【摘要】揚中市新壩中學《伶官傳序》導學案[目標展示]1、積累文言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名言名句。2、理清全文思路,分析論證結構。3、理解文章的含義,把握作者總結的歷史教訓。[導學過程]一、解題(一)作者簡介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
2025-06-09 23:26
【摘要】蘇武傳練習----投稿人:郭祥云1、找出通假字并解釋(1)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2)不顧恩義,畔主背親(3)與旃毛并咽之(4)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5)空自苦亡人之地(6)信義安所見乎?(7)法令亡常(8)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10)武父子亡功德
2024-11-15 13:22
【摘要】第一篇:《張衡傳》導學案(教師版)修改 《張衡傳》教案(第一課時) 一、確定目標(2分鐘) 從中國歷史博物館里陳列的候風地動儀模型和郭沫若在張衡基碑上的題詞說起。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里陳列著候風地動...
2024-10-25 14:12
【摘要】第一篇:《大鐵椎傳》導學案教師版 內黃一中分校2013級高二語文組導學案 課型:新授課 序號:27 主備人:崔曉紅 復備:高曉英 姓名: 班級: 時間:2015年 月 日 第三段...
2024-10-25 14:23
【摘要】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呼蘭河傳》導學案3(含答案) 《呼蘭河傳》學案 一、學習目標 1、品味作品關于童年生活的描寫,體會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 2、反復誦讀有關片段,學習...
2025-04-05 12:05
【摘要】第一篇:《蘇武傳》原文及翻譯(原創(chuàng)) 《蘇武傳》原文及原創(chuàng)翻譯 原文: 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
2024-10-20 20:58
【摘要】第一篇:《蘇武傳》知識點總結 蘇武傳 一、知識要點 1、《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敘了自漢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29年的史實。《漢書》體例上全承《史記》,只是改...
2024-10-28 20:18
【摘要】《蘇武傳》練習一基礎知識:(1)班固,東漢著名的,《漢書》開創(chuàng)了“包舉一代”的體例,是繼《史記》之后又一部歷史與文學巨著。文學史上,司馬遷與班固并稱。(2)“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記》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它的前四史是、、和。(3)班固又是東漢最著名
2025-06-28 16:07
【摘要】蘇武傳《漢書》漳州一中黃安娜李娜顛峰之作——《蘇武牧羊》春草年年綠綠了千年牧歌悠悠唱唱遍草原有一支歌也唱了千年奶奶唱給爸爸爸爸唱給我我唱在心間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
2024-11-17 20:06
【摘要】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蘇武傳》課后練習指導 1、課文可分為幾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文章大致分為三部分,按時間順序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 1、2段,介紹了蘇武...
2025-04-15 00:28
【摘要】第一篇:《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案(學生版) 《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案 三維目標: 1、通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體會文章設事明理的方法。 2、積累文言詞句,翻譯時重點詞句落實。 教學重點、難...
2024-11-05 06:58
【摘要】教案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四《蘇武傳》設計 《蘇武傳》是《漢書》中極富代表性的人物傳記。蘇武牧羊的故事在中國能夠說家喻戶曉,妨礙極為深廣,而蘇武也成了忠貞和民族氣節(jié)的意味。下面一起來學習人教版高二語文必...
2025-01-25 06:47
【摘要】《水滸傳》閱讀專題復習導學案教學目標:1、明確考綱要求,明確考查重點與基本題型。2、探究解題思路,訓練解題方法。教學重點:1、整體把握《水滸傳》:情節(jié)(內容),核心人物,作品主題,基本寫法特點。2、探討《水滸傳》中人物語言、行為與性格的關系。教學難點:通過人物語言、動作或活動環(huán)境等來分析人物性格。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教具:PPT教學課時:1課時
2025-05-12 00:11
【摘要】《張衡傳》導學案復習目標:。2.文言詞句知識的歸納整理和遷移運用。文史、文化常識。復習指導:第一節(jié)復習文本,第二節(jié)完成學案復習內容:一、基本知識、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⑴衡少善屬文(屬:)⑵而無驕尚之情(驕尚:)⑶公車特征拜郎中(拜:)⑷衡不慕當世(當世:)⑸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無征:)
2025-06-07 23:36
【摘要】五柳先生傳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知識,重點掌握“晏如、蕭然、會意、汲汲、戚戚”的詞義,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3.熟讀、背誦全文。能力目標1.指導學生重視誦讀,培養(yǎng)對文言文的語感,提高朗讀背誦能力,力求
2024-12-03 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