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學目標: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掌握矢量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2.能夠運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力三角形定則解決力的合成與分解問題。3.進一步熟悉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處理力學問題的基本技能。教學重點: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教學難點:受力分析教學方法:講練結合,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過程:
2024-12-09 01:53
【摘要】F1F2F一、合力一個物體受到幾個力共同作用時,可以求出這樣一個力,這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跟原來幾個力的共同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原來的幾個力叫做分力。二、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求幾個力的合力的過程叫做力的合成。2、力的合成的方法(1)兩個力的方向相同F(xiàn)的作用效果與F1、F2的作用效果相
2024-11-22 00:06
【摘要】項目內(nèi)容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掌握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規(guī)律。2、初步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求解共點力的合力;能從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與分力的概念。3、會用作圖法求解兩個共點力的合力;并能判斷其合力隨夾角的變化情況,掌握合力的變化范圍,會用直角三角形知識求合力。(二)過程與方法1、能夠通過實驗演示歸納出互成角度的兩個
2025-06-07 23:27
【摘要】戴老師資料 重力力的合成 一、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因此它們都具有重力,包括空氣和天上的浮云。要是物體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2024-11-19 05:19
【摘要】力的合成同步練習1.關于兩個大小不變的共點力與其合力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合力大小隨著兩力夾角的增大而增大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C.兩分力夾角小于180°時,合力隨夾角的減小而增大D.合力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E.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個分力F.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F1也可能等于F2G
2024-11-29 08:51
【摘要】一、單選題,雙臂平行,使身體懸空,當兩手之間的距離增大時,單杠對手臂的力T及它們的合力F的大小變化情況為A、T增大,F(xiàn)不變B、T增大,F(xiàn)增大C、T增大,F(xiàn)減小D、T減小,F(xiàn)不變,F(xiàn)1=8N,F(xiàn)2=10N,當F2由10N逐漸減小到零的過程中,這兩個力的合力的大小變化是A、逐
2024-11-29 08:30
【摘要】第三章第四節(jié)《力的合成》同步檢測(含答案及詳細解析)基礎夯實1.(成都航天中學09-10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用兩根繩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靜止,逐漸增大兩繩之間的夾角,則在增大夾角的過程中,兩繩對重物拉力的合力將()A.不變B.減小C.增大D.先減小后增大答案:A2.物體受兩個共點力
2024-12-03 10:02
【摘要】☆☆☆“四學”教學模式之物理科教學設計☆☆☆機械能守恒定律—鄭維剛、武士元課尾導學【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機械能,知道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2、會正確推導物體在光滑曲面上運動過程中的機械能守恒,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nèi)容,知道它的含義和適用條件.3、學會在具體的問題中判定物體的機械能是否守恒.4、初步學
2024-12-03 04:15
【摘要】第一章直線運動(一)運動的概述機械運動: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也就是物體的位置的移動隨時間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簡稱為運動。熱運動:物體內(nèi)所有分子的不規(guī)則運動叫做熱運動。為了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和描述它的運動,要選擇另外的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參考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也稱參考系。一個物體一旦被選為參考
2024-12-09 10:11
【摘要】班級:組別:姓名:組內(nèi)評價:教師評價:滑動摩擦力【學習目標】1.知道滑動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認識滑動摩擦的規(guī)律.知道動摩擦因數(shù)與相互接觸的物體的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會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2.能運用
2024-11-29 05:21
【摘要】力的合成?教材分析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的基礎和工具,理解力的合成需要掌握一種方法,,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找出合力與分力之間的關系,:由于兩個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物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形變量或者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跟一個力作用在這個物體上時,,可以在初步的矢量合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可以先進行在一條直線上力的合成,然后再進行互成角度力的合成。對于共點力的教學,重點在于利用演示實驗和生活實例,
2025-06-08 00:02
【摘要】力的合成一、教材分析本節(jié)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1)第3章第4節(jié)。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習力的圖示、重力、彈力、摩擦力等相關力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力的合成。教材首先借助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提水桶方式,運用等效替代的觀點定性分析了合力與分力的關系,然后啟發(fā)學生結合實驗來進一步探究合力與分力的定量關系——讓學生切身體會合力與分力之間的量值關系,不再是簡單的代數(shù)
2025-06-07 23:37
【摘要】第四節(jié)力的合成與分解1.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和分力的概念.2.能夠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確定分力的方向.3.會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解決力的合成與分解問題.一、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1.定則: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之間的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這就是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2.作
2025-11-09 02:06
【摘要】力學單位制(學案)一、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單位制,什么是基本單位,什么是導出單位2.知道力學中的三個基本單位3.認識單位制在物理計算中的作用二、課前預習1、物理學的關系式確定了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同時,也確定了物理量的間的關系。2、只要選定幾個物理量的單位,就能夠利用
2024-12-09 10:04
【摘要】第1節(jié)行星的運動【學習目標】1.認識橢圓2.了解人類對天體運行的研究歷史3.理解開普勒三定律【自主學習】,太陽、月球及其他星體均繞靜止不動的運動,后經(jīng)人們觀察是錯誤的。2、日心說認為太陽是,地球和其他星體都繞運動,實際上,太陽并非宇宙中心。
2024-12-09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