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 流水侵蝕 B. 板塊擠壓 C. 冰川侵蝕 D. 地殼下陷 32.甲地氣候要素與同緯度大陸東岸差異明顯,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 洋流 ② 大氣環(huán)流 ③ 植被 ④ 太陽高度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讀 “ 地球圈層結(jié)構示意圖 ” ,回答 3334題。 ( 8分) ( 2) 甲處的地貌形態(tài)是,簡述該地貌的成因。 ( 4分) ( 4)簡析 C島嶼東部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原因。 當亞歐大陸受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控制時, D海域的大洋環(huán)流呈 _____時針流動,此時 A區(qū)域的氣候特征是 ___________。 39. “ 北極放大效應 ” 現(xiàn)象的形成機制是 A. 受高氣壓帶控制,晴朗天氣多 B. 極晝時間長,海水熱量收入多 C. 周邊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劇增 D. 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40.受 “ 北極放大效應 ” 的影響,下列北極地區(qū)的現(xiàn)象中,首現(xiàn)日期推遲的是 A. 苔原植物的花期 B. 沿海港口的封凍期 C. 北極鴨的北遷日期 D. 入海河流的汛期 二、綜合題(共 40分) 41.讀某地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讀下圖,回答 2830題。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內(nèi)部圈層中的 A. 地殼 B. 地幔 C. 外核 D. 內(nèi)核 下圖為我國某山間河谷某時段等溫面和等壓面分布剖面示意圖。 4.太陽處于“暴躁”時期時可能會對地球產(chǎn)生的影響是 A. 無線電長波通訊受干擾 B. 地表植被遭破壞 C. 衛(wèi)星導航失靈 D. 地球獲得穩(wěn)定的光和熱 5. 7波段太陽層析成像系統(tǒng)能夠預測太陽活動是因為通過它能 A. 精確觀測太陽 B. 分析太陽輻射 C. 推測活動規(guī)律 D. 探測溫度變化 讀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轉(zhuǎn)位置示意圖,回答 68題。據(jù)此完成 13題。 9.若陰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時為 A. 8時 B. 9時 C. 15時 D. 16時 10.若陰影部分為 11 月 20 日,非陰影部分為 11月 21日,甲地地方時為 C. 3時 D. 12時 讀“大氣熱力作用示意圖”,回答 1112題。 18.從所處半球和氣壓場分布狀況看,近地面屬于 A. 北半球、高氣壓 B. 北半球、低氣壓 C. 南半球、高氣壓 D. 南半球、低氣壓 19.關于該氣壓場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夏季出現(xiàn)在印度附近 B. 冬季切斷副熱帶高壓 C. 夏季切斷副極地低壓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