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渡 27 2 45176。 b 177。 37 三、主要尺寸要直接注出 ★ 所謂主要尺寸是指零件的性能尺寸和影響零件在機器中工作精度、裝配精度等的尺寸 ★ 非主要尺寸指非配合的直徑、長度、外輪廓尺寸等 38 裝配圖 不合理 合理 ★ 主要尺寸直接注出保證加工時達到設計要求,避免尺寸之間的換算 39 四、避免注成封閉的尺寸鏈 b c d e b c d 長度方向的尺寸 b、 c、 e 、 d 首尾相接,構成一個封閉的尺寸鏈。 注寫 Ra時,只寫數值 。 注意: ① 當標注上限值或上限值與下限值時,允 許實測值中有 16%的測值超差。 ★ 當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 求時,對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種,代(符) 號,可統一注在圖紙的右上角。 允許實際尺寸的最小值。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 標準公差 基本尺寸 + — 0 0 標準公差 60 基本偏差系列 R S T P C D EF FG CD E H Y A B G JS K M N U V X Z ZA ZB ZC F 基本尺寸 零線 0 + 孔 J 0 + r a fg d ef cd b h js j k m n p s t u x z za zb zc g e c f v y 基本尺寸 零線 0 軸 0 *孔和軸基本偏差代號各有 28種,用字母或字母組合表示 *孔的基本偏差代號用大寫字母,軸的用小寫 *該圖的公差帶不封口 61 ⒋ 配合類別 配合:基本尺寸相同時,相互結合的孔和軸的公差帶之間的關系。 例如: 基孔制間隙配合 基孔制過渡配合 ?30 H8 f7 ?40 H7 n6 軸 軸套 箱體 ?30 H8 f7 ?40 H7 n6 67 底座 滑輪 銷軸 開口銷 采用基軸制時,分母為基準軸代號 h及公差等級。 71 ⑶ 在基本尺寸后,注出基本偏差代號、公差 等級及上、下偏差值,偏差值要加上括號。 表達和結構分析: 先看主視圖,再看其他視圖,了解各視 圖的名稱投影關系、采用的表達方法和內容,以形體分析法為主、線面分析法為輔,想象出整個零件的形狀。零件上對設計所要求重要 85 必須直接注出,其他尺寸可按加工順序、測量方便或形體分析進行標注。 必須正確地選擇尺寸標準。 形狀公差是指單一要素的形狀對其理想要素形狀允許的變動全量。 ?30 + 0 ?30 數值直觀,用萬能量具檢測方便。 基準軸的基本偏差代號為“ h”。 ⑵ 基本偏差 用以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的位置。 允許零件實際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 ★ 符號的尖端 必須從材料 外指向表面。 51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的表面 , Ra的 上限 值為 ?m,加工方法為銑制。 60176。 ) d177。 c 177。 或 60 176。 14 ⑴ 分析形體、結構 ⑵ 選擇主視圖 軸線水平放置 符合加工位置 采用全剖視圖 ⑶ 選擇其它視圖 用左視圖表達孔 槽的分布情況 15 3. 箱體類零件 作用: 箱體類零件一般是機器的主體,起容納、支承、定位、密封和保護等作用,多為鑄件。 7 典型零件的視圖選擇 正確 零件各部分的結構、形狀及其相對位置表達完全且唯一確定 完整 視圖之間的投影關系及表達方法要正確 清晰 所畫圖形要清晰易懂 一、零件圖視圖選擇的基本原則 8 主視圖的選擇 ▲ 形狀特征原則 主視圖應能充分反映零件的結構形狀 ▲ 加工位置原則 主視圖應盡量表示零件在加工時所處位置 ▲ 工作位置原則 主視圖應盡量表示零件在機器上的工作位置或安裝位置 ※ 零件主視圖應根據零件的工作位置、安裝位置或加工位置,選擇最能反映零件結構形狀特征的視圖作為主視圖 。 5 A — AM121.5-6h 技 術要求1 、齒輪在粗加工后進行調質處理2 0 0 ~ 2 5 0 H B S 。 標題欄用于填寫零件的名稱 、 數量 、 材料 、 比例 、 圖號及設計 、 繪圖人員的簽名等 。 1. 軸 (套 )類零件 軸套類零件結構的主體部分大多是同軸回轉體,常帶有鍵槽、軸肩、螺蚊及退刀槽或砂輪越程槽等結構。要有基本視圖,并適當配以剖視、斷面圖等表達方法才能完整、清晰地表達它們的內外結構形狀 16 A — A B — B2 M 6 6 H 深 1 2孔 深 1 5分析結構,確定表達方案 選擇主視圖 選擇其它視圖 17 4. 叉架類零件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