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主要用于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如果極限與配合選用不當(dāng),將會影響機器的使用性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由 Xmin查軸的基本偏差表便可得到軸的基本偏差代號。根據(jù)孔的基本偏差 EI=Xmin查取孔的基本偏差代號。如果驗算結(jié)果不符合設(shè)計要求,可采用更換基本偏差代號或變動孔、軸公差等級的方法來改變極限間隙或極限過盈的大小,直至所選用的配合符合實際要求為止。 63 ( 3 ( 4)查孔的基本偏差代號。經(jīng)驗算可得 m a x m a x19 μ m , 1 5 μ mXY??? ? ? ?符合設(shè)計要求,所以選取的配合代號為 φ 30H7/k6。 m inm a xE S e i 20 μ mE I e s 54 μ mYY? ? ? ?? ? ? ?68 配合公差為 f m i n m a x 34 μ mT Y Y? ? ?工藝人員可根據(jù)孔、軸公差數(shù)值和極限偏差數(shù)值選擇加工設(shè)備,制定工藝過程。軸的基本偏差為下極限偏差,其值為 D m a xe i ( 2 1 2 0 ) μ m1 μ mTX? ? ? ? ? ?查軸的基本偏差數(shù)值表可取軸的基本偏差代號為 k(其值為2 μm)。 ? ?f m i n m a x 2 6 ( 6 3 ) 3 7 μ mT Y Y? ? ? ? ? ? ? ?( 2)查表確定孔、軸的公差等級。按計算出的 ES值查孔的基本偏差表,即可獲 當(dāng)取近似代號時,所遵守的原則與基孔制相同。由圖 124可知,軸的基本偏差均為 ei=ES- Xmax=TD- Xmax(也可直接計算軸的上極限偏差 es=|Ymax|和下極限偏差ei=TD- Xmax,根據(jù)基本偏差的概念選取)。如果在公差表中找不到兩個相鄰或相同等級且公差之和恰為配合公差的孔、軸公差等級,則可通過計算確定孔、軸的公差等級,計算公式為 f m a x m i n m i n m a x m a x m a xT X X Y Y X Y? ? ? ? ? ?D d fI T I T T??54 3)確定基準制 4)由極限間隙 (或極限過盈 ) ( 1 ①間隙配合軸的基本偏差為上極限偏差 es,且為負值,其公差帶在零線以下,如圖 122所示。 52 幾乎所有機器中的零件連接都少不了孔、軸結(jié)合的形式,這種結(jié)合的意義不僅在于把零件組裝到一起,更重要的是要保證機器的正常工作。為了明確而統(tǒng)一地處理這類尺寸的公差要求問題,國家標準 GB/T 1804—2022中規(guī)定了線性尺寸一般公差的等級和極限偏差。 47 在常用尺寸段, GB/T 1801— 2022規(guī)定了一般、常用和優(yōu)先孔公差帶 105種,其中帶方框的 44 種為常用公差帶,帶圈的 13種為優(yōu)先公差帶,如圖 118所示;一般、常用和優(yōu)先軸公差帶 119種,其中帶方框的 59種為常用公差帶,帶圈的 13種為優(yōu)先公差帶,如圖 119所示。與齒輪孔相配合的軸,其配合部分的尺寸精度由齒輪的精度等級所決定。在500 mm 時,孔的公差等級比軸要低一級;在公稱尺寸大于 500 mm時,孔、軸的公差等級相同。這種 ( 3)標準件的外表面與其他零件的內(nèi)表面配合時,也要采用基軸制,如軸承外圈與機座孔的配合應(yīng)采用基軸制。如圖 116所示,活塞連桿機構(gòu)中,活塞銷需要同時與活塞和連桿形成不同的配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基準制的目的是獲得一系列不同配合性質(zhì)的配合,以滿足零件配合需要,又不致使實際選用的零件極限尺寸數(shù)目繁雜,以便于制造,從而獲得良好的技術(shù)效果和經(jīng)濟效益。零件圖上的標注如圖114( a)、( b)所示。即 n n 1E S e i+I T I TΔΔ ??? ?????36 特殊規(guī)則僅適用于公稱尺寸大于 3 mm、標準公差等級小于或等于 IT8的孔的基本偏差 K、 M、 N和標準公差等級小于或等于 IT7的孔的基本偏差 P~ZC。換算的原則是:在孔和軸為同一公差或孔比軸低一級的配合條件下,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和按基軸制形成的配合,兩者的配合性質(zhì)相同,即兩種基準制的同名配合應(yīng)得到相同的配合性質(zhì)。而軸的基本偏差中, a~ h位于零線下方,其基本偏差為上極限偏差 es; k~ zc位于零線上方,其基本偏差為下極限偏差 ei;同樣, js位于零線中間,是雙向?qū)ΨQ偏差,其基本偏差為上極限偏差 es或下極限偏差 ei H和 h的基本偏差為零,符合基孔制和基軸制中的基準件偏差,故 H代表基孔制的基準孔, h代表基軸制的基準軸。標準公差因子 I的計算公式為 例 14 試求公稱尺寸為 φ 30 mm時 IT7級的標準公差數(shù)值?;?27 圖 112 基準制配合 公差配合標準的基本知識 公稱尺寸不大于 500 mm的零件在產(chǎn)品中應(yīng)用最廣,因此,這一尺寸段稱為常用尺寸段。 解 ( 1)畫出孔、軸公差帶圖,如圖 110( a ( 2)計算極限過盈、平均過盈和配合公差。 20 配合公差是指間隙或過盈的允許變動量,用 Tf表示。即使把孔做得最小,把軸做得最大,裝配后仍具有一定的間隙 (包括最小極限間隙等于零 )。 公差的大小即公差值的大小,它是指沿垂直于零線方向度量的公差帶寬度。 尺寸公差是上極限尺寸與下極限尺寸之差,或上極限偏差與下極 孔和軸的公差分別用 TD和 Td表示??子?E表示,軸用 e 尺寸偏差分為極限偏差和實際偏差。 用兩點法測量的目的在于排除形狀誤差對測量結(jié)果的影響。 孔和軸 公差配合的基本術(shù)語及定義 6 圖 11 孔、軸和長度 有關(guān)尺寸的定義 尺寸是指用特定單位表示線性尺寸值的數(shù)值。 為了保證零件的互換性便于設(shè)計、制造、檢測與維修,需要對零件的尺寸公差與它們之間的配合實行標準化。尺寸誤差必須限制在尺寸公差帶之內(nèi),而尺寸公差帶的大小和位置是否合格又直接取決于尺寸公差的大小。 長度是指由單一尺寸確定的既非孔又非軸的那部分,如圖 11( c)所示 。由于零件存在著形狀誤差,所以不同部位的實際尺寸不盡相同,故往往把它稱為局部實際尺寸。 9 有關(guān)偏差、公差的定義 尺寸偏差簡稱為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實際尺寸、極限尺寸)減去其公稱尺寸所得的代數(shù)差。實際偏差若介于上極限偏差與下極限偏差之間,則該尺寸合格。國家標準把用以確定公差帶相對零線位置的上極限偏差或下極限偏差稱為基本偏差,它往往是離零線近的或位于零線的那個偏差。 15 1)間隙配合 間隙配合是指具有間隙(包括最小極限間隙等于零)的配合。 圖 17 過渡配合 19 這類配合沒有最小極限間隙和最小極限過盈,只有最大極限間隙 Xmax和最大極限過盈 Ymax,其計算公 m a x m a x m inm a x m in m a xm a x m a xa v a vE S e iE I e s()2X D dY D dXYXY??? ? ? ??? ? ? ? ??????最大極限間隙和最大極限過盈的平均值為正時,表示平均間隙 Xav;為負時,表示平均過盈 Yav。 圖 19 例 11圖 23 例 12 計算 mm孔與 mm軸配合的極限過盈、平均過盈和配合公差,并畫出孔、軸公差帶圖和配合公差帶圖。 基軸制的軸稱為基準軸,它的基本偏差為上極限偏差 es,偏差值為 基孔制和基軸制中兩個基準件的公差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