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力達全站儀KTS-400系列工程測量提手豎盤蓄電池及鎖緊桿橫軸光學對中器顯示屏操作鍵盤水平制動、微動基座鎖緊鈕圓水準器長水準管望遠鏡制動、微動數(shù)據(jù)通訊接口粗瞄器盤左盤右F1-
2025-05-03 08:10
【摘要】高職高專自編教材全站儀實訓指導書(供測繪、道橋、建工專業(yè)使用)測繪工程系編寫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序言電子全站儀是一種可以同時進行角度測量和距離測量,由機械、光學、電子元件組合而成的測量儀器。由于只要一次安置,儀器便可以完成在該測站上所有的測量工作,故被稱為“全站儀”目前電子全站儀已廣泛用于控制測量、細
2025-06-19 22:16
【摘要】(2)照準棱鏡,按測量(F1),顯示儀器至棱鏡間的平距HD——SET(設置)?! LM-1(A-B,A-C):即測量A-B,A-C,A-D,…和MLM-2(A-B,B-C):即測量A-B,B-C,C-D,…?! ?、完整曲線上點的坐標計算 6、在地面上任取2個點,為A和B,在B點架全站儀,學日語~~笑死我了?。?!,后視地
2025-06-30 02:21
【摘要】武漢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題目全站儀配合RTK在施工放樣中的應用研究學院名稱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yè)班級測繪工程2001-2班學生姓名@@@QQQQ@@學
2025-04-11 22:29
2025-01-18 21:07
【摘要】第一篇:全站儀控制測量實習報告 全站儀測量實習報告 目錄 一、前言...................................................................
2025-09-24 19:09
【摘要】 第1頁共6頁 全站儀實訓總結 全站型電子速測儀簡稱全站儀,它是一種可以同時進行角度 (水平角、豎直角)測量、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和數(shù) 據(jù)處理,由機械、光學、電子元件組合而成的測量儀...
2025-08-26 04:32
【摘要】......全站儀的操作和使用操作鍵按鍵名稱功能ANG角度測量鍵進入角度測量模式距離測量鍵進入距離測量模式坐標測量鍵進入坐標測量模式(上移鍵)坐標放樣鍵進入坐標放樣模式(下移鍵
2025-08-03 11:04
【摘要】全站儀實訓報告專業(yè):工程測量技術班級:1102班5組教導老師:崔學習小組成員:曹學習耿小柯學習李小李學習李嘻嘻日期:20121212一,實習目的:理論需要實踐來證明,實習是工程測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除驗證課堂
2025-03-23 03:06
【摘要】全站儀及其使用全站儀及其使用§1全站儀概述全站儀(totalstation)是由電子測角、光電測距、微型機及其軟件組合而成的智能型光電測量儀器,其結構如圖5-1所示。世界上第一臺商品化的全站儀是1968年西德OPTON公司生產的RegElda14。全站儀的基本功能是測量水平角、豎直角和斜距,借助于機內固化的軟件,可以
2025-08-23 12:17
【摘要】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操作方法水準儀及其使用方法 高程測量是測繪地形圖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筑施工也必須量測地面高程,利用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是精密測量高程的主要方法?! ∫弧⑺疁蕛x器組合: 二、操作要點: 在未知兩點間,擺開三腳架,從儀器箱取出水準儀安放在三腳架上,利用三個機座螺絲調平,使圓氣泡居中,跟著調平管水準器。水平制動手
2025-08-05 08:19
【摘要】開機前需要準備的是,去下載數(shù)據(jù)通訊軟件,解壓安裝后為這三個文件,下面是儀器開始設站(儀器整平對中),開始測量,確認測量模式開機后,點擊“配置”→“觀測條件”→“測距模式”,確認它的植為斜距,按“ESC”退至選擇工程文件夾選擇“內存”→“文件操作”→“文件選取”→用“左右方向鍵”選擇將今天測量的內容放到那個工作夾里去,這里有JOB1到JOB10個文件夾供
2025-07-24 21:05
【摘要】2021屆工程測量技術專業(yè)畢業(yè)設計論文題目:工程測量及全站儀的應用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班級測量5093學生姓名指導教師設計(論文)題目橋梁的整體施工組織及規(guī)劃組織主要研究內容[1]
2024-12-07 09:09
【摘要】天津歐波TJOP全站儀維修手冊1(天津歐波)通遼經緯測繪天津歐波TJOP
2025-10-10 08:43
【摘要】全站儀坐標測設實習全站儀坐標測設基本原理運用全站儀坐標測量的功能,首先根據(jù)在儀器中設置測站點坐標,后視方位角,在地面的任意位置測量一個點的坐標值,計算其與所需測設的設計坐標的差值:根據(jù)儀器顯示值,指揮移動前視棱鏡的位置,重新測量獲取新的坐標差值,重復移動棱鏡與測
2025-05-12 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