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幾種常見的酸湖北省黃岡中學郭妮第一課時鹽酸【教學目的】1、掌握鹽酸的物理性質。2、掌握鹽酸的化學性質,能準確描述典型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和準確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3、初步認識用硝酸銀溶液檢驗鹽酸和可溶性的氯化物的反應原理?!窘虒W重點】1、鹽酸的化學性質。2、指示劑在酸、堿溶液里的顏色變化。【
2024-12-03 06:44
【摘要】《水的凈化》——教學設計宏潤中學白愛青【教學內容】水的凈化【教材分析】本課題從身邊的物質——水出發(fā),探討一直被關注的水的凈化問題。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討的激情。這部分內容將靜置沉淀、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聯(lián)系起來,其中過濾是初中化學中重要的實驗操作技能,也是本課題中重點學習的內容。本
2024-12-03 06:43
【摘要】化學新課標(KY)·九年級下冊第八章常見的酸、堿、鹽問題導學新知預習第八章常見的酸、堿、鹽一常用化肥及作用種類名稱及主要化學成分性狀主要功效氮肥碳酸氫銨(碳銨)______________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會受潮,
2024-11-29 07:39
【摘要】化學式練習化學式練習一氯化鈉氯化鋅氯化鎂氯化鈣氧化鈉氧化鎂氧化鋁氧化亞鐵氧化鐵硫化氫硫化鋅
2024-11-15 23:29
【摘要】1、說明構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幾種?2、它們是怎樣構成原子的?3、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三種,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質子和中子構成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核外電子圍繞原子核,在核外很大的空間內做高速運動,構成原子。因為原子核所帶的電量與核外電子的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因此整個原子不顯電性。課前復習:在原子中,
2024-11-30 09:00
【摘要】有機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H4CH3COOHC2H5OH甲烷醋酸酒精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燃料12-1:化石燃料一、三大化石燃料1、煤———工業(yè)的糧食
2024-12-08 09:21
【摘要】教案課程名稱初中化學教師姓名郭海霞授課班機授課內容課題3水的凈化授課時間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凈水,通過多種途徑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凈化。(2)知道純水與天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qū)別
2024-12-08 05:29
【摘要】第一節(jié)原子結構第1課時教案●教學目標,使學生懂得質量數(shù)和AZX的含義,掌握構成原子的粒子間的關系。2.,能畫出1~18、抽象思維能力、科學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的能力。5.●教學重點●教學難點1.2.●課時安排2●教學方法
2024-12-08 23:35
【摘要】水的化學變化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通過水的分解和化合,理解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的概念2)、理解原子的概念,并比較原子與分子的相似、相異和相互關系。用原子分子的觀點加深對化學變化的理解。3)、識記一些化學符號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引導、培養(yǎng)學生有目的地、全面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2)、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能力
2024-11-19 08:36
【摘要】第一章空氣之謎第一節(jié)空氣(2課時)一.知識教學點(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二.重、難、疑點及解決辦法:空氣的組成,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通過實驗推斷空氣的組成。: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的原理。:(1)采用講故事的形
【摘要】第二節(jié)氧氣的性質和用途(2課時)一.教學知識點。(碳,硫、磷、鐵、蠟燭在氧氣里的燃燒)。。二.重、難、疑點:(1)氧氣的化學性質。(2)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概念的建立。: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區(qū)別。:氧化反應的定義中為什么不包括
【摘要】第三節(jié)氧氣的制法(2課時)一.知識教學點。。、催化作用。。二.重、難、疑點:實驗室制取氧氣和收集氣體的操作方法。:催化劑,催化作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三.教學步驟(一)明確目標。。。。(二
2024-12-09 08:38
【摘要】“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你都認識哪些肥料?說說看:肥料化學肥料農家肥料:如廄肥、人糞尿、綠肥等。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料對比化學肥料和農家肥料的一些特點(1)農作物所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有哪些?哪三種元素需要量最大?(2)氮、磷、鉀肥分別有什么作用?
2025-05-06 12:14
【摘要】《師說》第一課時班級姓名【學習目標】第1段的文言現(xiàn)象(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第一段。【學習重難點】1、準確理解段落字詞意義,把握段落內容?!绢A習案】1、作者介紹韓愈,
2024-11-18 22:22
【摘要】《詩經氓》說課稿第一環(huán)節(jié):確定目標一、《課標》摘引:認同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學傳統(tǒng),體會其基本精神和豐富內涵,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用歷史的觀點理解古代文學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誦讀古典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二、《課標》分解分析:行為動詞:體會、理解、背誦核心概念
2024-11-19 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