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次學習我有了以下幾點認識。一、明確目標我們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的首位。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聽眾,學生自由練習很少,口語、聽力非常差。有準備的討論交流,才可能是高質量的交流。一個教師對時間如何分配,直接反映這個教師的教學觀。在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后,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模仿、會話、口、筆頭操練、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僅表現(xiàn)在學生的個體之間的差異,還表現(xiàn)在獨特的精神世界和興趣特長,這種獨特性是人的個性完善的內(nèi)在資源。創(chuàng)造性運用教材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要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能力,但更應注重基礎。那種完全以聽說能力代替所謂的語言能力的說法我覺得是不太合理的。第四篇:學習《英語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學習《英語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論文類別 心得體會單 位 石嘴山市惠農(nóng)區(qū)燕子墩中心小學 姓 名 陸曉榮 聯(lián)系電話 ***學習《英語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我又一次學習了《英語新課程標準》,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xiàn)有基礎、學習潛能、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的客觀現(xiàn)實。這一目標的確定,將英語課程從僅僅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提高到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使學生既有較強的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個性品格,從而為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边@就要求我們英語老師要掌握一定的課堂和課外教學藝術,開展集趣味、知識、娛樂、教育于一體的英語活動,能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如“I am hungry。學完單詞后,老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在教學中,我會努力營造出民主的教學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的環(huán)境,開放的活動空間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氣氛中學好英語。還可以將孩子們帶入童話的宮殿,一起感受“魔法”的無窮魅力。然后將單詞與句型對話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大膽地創(chuàng)造,有的學生能設計出各種情景對話,如:魔棒在空中晃動,然后指著學生說:“Monkey, monkey, you’re a monkey.”學生們說:“Monkey, monkey, I’m a brown monkey.”老師說:“Oh, Miss monkey, you are very beautiful!”四、注重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建立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應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習結果。過去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認真地講,學生靜靜地聽,強調(diào)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經(jīng)過再次學習《英語新課程標準》,我認識到新理念下的英語課課堂較之傳統(tǒng)課堂的一個重要區(qū)別就是“活”,課堂充滿了生命力,呈現(xiàn)出了生氣勃勃的精神狀態(tài),思維活躍,情理交融,師生互動,興趣盎然。所以教師的評價語應豐富多彩,真誠激勵?!边@就要求我們英語老師要自覺加強中外文化修養(yǎng),拓展知識面。對于英語課程來說,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語言運用的真實性和語言材料是否豐富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有力保證。在我以后的英語教學中,我將充分運用新課標中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滲透新課標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這五個方面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小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機械地講解,把他們純粹當成知識的容納器填鴨式地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壓法、詞匯,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nèi)绾卧谡n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這些條件”。其次增加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教師應該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fā)言的機會外,特別是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