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士研究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內(nèi)容及指導方式由導師組和研究生本人商定。研究生要不定期參加校、院、所舉行的學術活動。第四學期56月份結(jié)合中期考核對學位論文的進展情況進行檢查。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若需要在其工作崗位進行論文實驗,必須事先征得導師同意,其實驗結(jié)果須附有實驗工作所在單位證明,表明確系該生本人的工作成果。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時間安排在第六學期,按國家和學校有關規(guī)定進行。每位導師必須在牽頭導師的組織下,開列研究生必讀書目,所列書目必須是本專業(yè)研究領域的權威著作。在研究生教育中,導師要嚴格要求研究生,拓寬其知識面,完善其知識結(jié)構,樹立治學宗旨,打破學術門戶,真正將研究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祖國建設人才。在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五、六月份要進行中期考核,對其政治思想、課程學習、科研和教學能力等各個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面的、綜合性的測評。個人學習計劃一式三份,分別由院、指導小組和研究生本人保存。教學要求:要求學生系統(tǒng)掌握世界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主要事件和較為重要的歷史著作(包括經(jīng)典史學著作和近人研究論著),了解并初步掌握較為重要的史學研究方法,熟悉世界史學科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認識世界歷史發(fā)展進程的復雜性、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有更為深入的了解。適用專業(yè):世界史、中國史、考古學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吳于厪、齊世榮主編:《世界史》(共六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4. (美)本特利等著:《簡明新全球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8.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全球通史》(上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12. (美)拉費伯爾著:《美國、俄國和冷戰(zhàn)》,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版。系統(tǒng)講述20世紀以來學界在中國歷史的各個領域取得的重大創(chuàng)獲,探討通用于各個史學研究領域的一般史學理論與方法,以及不同史學研究領域的具體的史學理論與方法,梳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脈絡,探討中國歷史的基本框架。3.《歷史研究》編輯部:《歷史研究五十年論文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7.王鍾翰:《清史十六講》,中華書局2009年版。11.漆 俠:《遼宋西夏金代通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史華慈:《國外毛澤東研究譯叢使研究生掌握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運用這些基本方法從事歷史研究。內(nèi)容簡介:歷史學的基本問題,即歷史、歷史學的本體論、歷史學的學科特征、作為個體和群體的歷史學家、史料的種類和特點;歷史認識論問題,即歷史認識主體的特征、歷史認識客體的特征、歷史解釋的理論與方法;歷史研究法,即歷史資料的辨析、歷史研究的邏輯方法、比較研究法、計量史學的方法、心理史學的方法、其他史學研究法。3.湯因比等著,張文杰編:《歷史的話語——現(xiàn)代西方歷史哲學譯文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7.李振宏:《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11.卡爾?貝克爾:《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內(nèi)容簡介:以唯物主義歷史觀為指導,以西方史學本身為研究對象,以總結(jié)與評價西方史學的發(fā)展進程為宗旨,研究西方史學發(fā)生與發(fā)展的歷史,研究人們(主要是歷代史學家)對歷史發(fā)展的客觀進程所作出的各種思考,從而在西方歷史學發(fā)展的長河中,疏鑿源流,抉隱鉤沉,辯證因果,探求原委,以尋取西方史學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2.喬治4.何兆武、陳啟能主編:《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8.伊格爾斯:《二十世紀的歷史學——從科學的客觀性到后現(xiàn)代的挑戰(zhàn)》,何兆武譯,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12.姜芃主編:《西方史學的理論和流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具體如下:掌握歷史學基本術語的英文表達法;掌握歷史學基本英文術語的漢語對譯;掌握用英文表達的世界史宏觀結(jié)構與研究動態(tài);能夠閱讀并理解具有一定深度的英文材料或論著。2.高芳英、范菊華:《史學專業(yè)英語》,群言出版社,2008年版?!妒澜缥拿魇贰氛n程介紹課程名稱:世界文明史課程代碼:12_115035英文名稱:The History of World Civilization學分:2總學時:36教學目的:本課程采用專題講述方式,使學生了解世界文明的產(chǎn)生、發(fā)展概況及不同特點,使學生懂得世界文明演變的基本過程,從文明的歷史發(fā)展中,更深刻地認識世界文明的走向。適用專業(yè):世界史考核方式:課程論文選用教材:(美):《世界文明史》,上下卷,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3.(英)阿諾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