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公告 電子文獻類型標識 DB CP EB (4)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 對于非紙張型載體的電子文獻,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需在參考文獻類型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 。 (初版省略)。論文參考文獻及注釋格式 一、參考文獻格式: 1 參考文獻是對期刊論文引文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規(guī)范中采用GB7714推薦的順序編碼制格式著錄。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主要責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編”、“主編”、“合編”等責任說明。 。對于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建議采用單字母“Z”。表上以“參考文獻:”(左頂格)或“[參考文獻]”(居中)作為標識。 (1)引用專著例: 說明: (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號。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號。 (c)著作名如有副標題,則在書名號內(nèi)以破折號將標題與副標題隔開。 (e)出版地應(yīng)包括省、自治區(qū)及其下屬的市名,直轄市只注市名,如:。 說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與中間名(first name 和 middle name)均可用縮寫形式表示,如縮寫,須用英文縮寫符號(下圓點)。 韓鐵等:《戰(zhàn)后美國史,1945—1986》(劉緒貽、楊生茂主編),1989年版,第56頁。(b)第二例適用于既有編者,又有著者的著作。 吳展:《試論核裁軍的幾個問題》,載《美國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頁。 (b)第一例適用于編者未署名的文集。 《墨西哥股票市場動蕩》,1995年1月10日《人民日報》,第7版。 (d)報紙不注“頁”,而注“版”。 陳寶森:《美國經(jīng)濟與政府政策》,第435頁。具體格式如下: (1)專著類: Harold U. Faulkn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amp。括號后面加逗號,再注出引用資料所在的頁碼,頁碼后加句號表示注釋完畢。 連接。 (b)既有編者又有著者的著作,須將著者姓名置于書名前,編者姓名置于書名后,如:George Soule, Prosperity Decade: From War to Depression, 19171929 (eds. Henry David et al.,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1975), ,按著作類注釋處理。不必注編者、出版者和出版地。 Brothers Publishers, 1960), . ④Ibid., (意為與注釋③引書相同,頁碼不同) ⑤Ibid.(意為與注釋④引書及頁碼都相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