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甫詩五首》教師版教學目標:1、了解詩人杜甫;背誦《月夜》、《哀江頭》、《蜀相》、《又呈吳郎》、《登岳陽樓》。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月夜》的學習,能夠找出詩歌中的詩眼并進行分析;會分析《哀江頭》一詩中運用的對比、襯托、用典的寫法;了解《蜀相》一詩中所運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理清《又呈吳郎》一詩的思路;感受《登岳陽樓》中“坼
2024-11-18 23:07
【摘要】11詠物詩四首課時訓練11詠物詩四首一、夯基訓練。詠物詩在內(nèi)容上以為描寫對象,抓住其著意描摹,往往由物到,由實到,寫出其精神品格。詠物詩在藝術(shù)手法上最突出的是,具體常用等。賞析時要重點把握和。答案:某一物特征人虛
2024-12-08 03:35
【摘要】導(dǎo)入新課?我們學習了西方經(jīng)典戲劇《哈姆萊特》,了解了什么是戲劇沖突,莎士比亞為我們展示了那個時代,人文主義思想家在現(xiàn)實社會面前處處碰壁的悲劇結(jié)局。今天通過學習現(xiàn)代作家老舍先生的話劇《茶館》,看一看在清末戊戌維新運動失敗之秋,社會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茶館老舍著學習目標?。??
2024-11-19 14:10
【摘要】心術(shù)蘇洵心術(shù):1、居心。如“心術(shù)不正”2、心計、計謀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北宋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據(jù)說27歲才發(fā)憤讀書,經(jīng)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遂通六經(jīng)、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shù)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帶領(lǐng)兒子蘇軾
2024-11-17 10:38
【摘要】語文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1廣東教育出版社全國優(yōu)秀出版社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蝶戀花望海潮?起源于南北朝,興起于隋唐,盛行于宋。詞是一種詩體,又稱“長短句”、“詩余”等。?詞牌是一首詞
2024-11-19 18:12
【摘要】詠史詩三首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2024-11-19 14:16
【摘要】張若虛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與賀之章、張旭、包融齊名。被譽為吳中四士。曾任兗州兵曹。他在詩風上厭惡六朝以來的空洞艷體,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遠意境。一生只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就是因為《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該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自古以來,
2024-11-19 14:13
【摘要】即景抒情詩四首即景抒情詩:借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等景物的描寫來抒發(fā)詩人的主觀情感的詩作。詩人在詩中不是直接抒發(fā)情感,而是移情于景物,融情于景,將自己的感情轉(zhuǎn)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帶上感情色彩。鑒賞要點: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進而感受情景交融的意境。仿句?李太白思念遠方友人時,他深情地吟唱道:“我寄愁心與明
【摘要】杜甫詩五首?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你能從杜甫的這段詩詞中發(fā)現(xiàn)他的一些什么樣的情感呢?你了解他真實的心態(tài)和思想嗎?你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嗎?知人論世1、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陽人。
【摘要】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人。青年時代漫游各地。33歲遇李白,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長安,困頓十載,居少陵,自稱少陵野老。安史亂起,落入叛軍之手,后脫逃,任左拾遺。被貶后投嚴武,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嚴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帶,窮困潦倒,病痛纏身,于770年冬死于赴岳州
【摘要】漫步宋詞17愛國詞四首鷓鴣天建康上元作趙鼎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ㄅ?,月流輝,水精宮殿五云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趙鼎(1085—1147),字元鎮(zhèn),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
2024-11-19 18:07
【摘要】蘇武牧羊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曙嬔?,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坐塞上時聞笳聲入耳痛心酸。轉(zhuǎn)眼北風吹,雁群漢關(guān)飛。白發(fā)娘,盼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jié)定不虧。終教匈奴驚心碎膽共服漢德威。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
2024-11-19 14:15
【摘要】語文傳記選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9第三單元古風余韻17徐霞客傳基礎(chǔ)知識①江陰梧塍(chénɡ)里人也②既上,煹(ɡ?u)煙為信③每思飏(yánɡ)去④凌絕壁,冒叢箐(qìnɡ)⑤懸度綆汲(ɡěnɡj
2024-11-19 14:14
【摘要】第四單元第21課馬致遠散曲二首詩文導(dǎo)讀預(yù)習檢測探究與點撥欄目鏈接1.走近作者馬致遠(約1250—1321),名不詳,字致遠,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元憲宗、元世祖時期,有建功立業(yè)的抱負,曾奔走求仕。成宗時期參加“元貞書會”,
【摘要】第四單元第23課山水風光散曲二首詩文導(dǎo)讀預(yù)習檢測探究與點撥欄目鏈接1.走近作者喬吉(約1275—1345),字夢符,號笙鶴翁、惺惺道人。一生無意仕進,以“江湖狀元”自居,既是隱士,也是浪子,倚紅偎翠,蘊藉風流,博學多能,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