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y into another country’s national currency. Foreign exchange means foreign currency and includes: all deposits, credits and balances payable in any foreign currency, and drafts, traveler’s cheque, letters of credit and bills of exchange, expressed or drawn in local currency but payable in any currency. any instrument payable, at the option of the drawee or any other party thereto, either in local currency or in foreign currency or partly in one and partly in other. 如果作動詞解釋,“匯”是指貨幣資金在地域之間的移動,“兌”是指用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行為或活動。然而,電子支票的支付需要收款人將其銀行賬號和支票路徑序碼通知付款人。Electronic paymentsElectronic payments are made without the use of paper by way of a variety of electronic devices.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electronic payments, including direct deposit, direct debit, electronic bill presentment and payment (EBPP). Electronic payments can also be made by credit, debit, or storedvalue cards and online banking transactions. Although credit card and direct deposit payments have been available for some time, more recent methods such as EBPP, paying bills by telephone, or using an ebanking site are growing in popularity.電子商務的迅猛發(fā)展促使傳統(tǒng)支付手段電子化,走向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通訊網(wǎng)和數(shù)字電視網(wǎng)。(一)電子貨幣概述電子貨幣(electronic money),又稱電子通貨、數(shù)字現(xiàn)金、數(shù)碼通貨、電子現(xiàn)金等。10年后在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則明確指出:“……信息空間是人們和銀行打交道的地方。2.第二條例第二條例(編號:974/98),全稱是《1998年5月3日有關于歐元導入的理事會第974/98條例》(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074/98 of 3 May 1998 on the Introduction of Euro)。banknoteThe seven banknote denominations have a mon design in all countries, whilst the eight denominations of coins include different national designs on one side and a single European design on the other. There are seven different denominations in the current euro banknote series, ranging from the €5 to the €500 note. The designs of the notes are the same throughout the euro area and feature windows and gateways (on the front) and bridges (on the reverse) from different periods in Europe39。 根據(jù)歐盟理事會1998年12月31日頒布的第2866/98條例,1歐元=;=;=;=。,通常是由兩個字母的國家代碼加上某種貨幣的第一個字母構成。s name is always ISO.)制訂了一套三位字母的符號體系,用來表示各國的貨幣。但由于其只是一種記帳單位,不是真正的貨幣,使用時必須先換成其它貨幣,不能直接使用于貿(mào)易或非貿(mào)易的支付。布雷頓森林體系垮臺以后,在國際上出現(xiàn)了多種國際貨幣,如瑞士法郎、日元、英鎊等大多是非法定的事實上的國際貨幣。國際共同貨幣的概念產(chǎn)生于國家和地區(qū)之間商業(yè)來往的需要,也是國際貨幣合作最早的形式,如古代地中海地區(qū)和中世紀歐洲城邦之間的貨幣協(xié)約,都是從國際條約的形式確立了某種貨幣合作關系。 (四)貨幣的國際法概念從國際法的觀點,貨幣是國家或地區(qū)之間通用的交換媒介,對于促進通商貿(mào)易及政治經(jīng)濟聯(lián)系起著重要作用,貨幣關系是最早的國際關系。第二、確定鑄幣權的歸屬,通常由民間鑄造、地方鑄造,最后歸中央政權統(tǒng)一鑄造,成為國家貨幣主權的基礎。因此,當他人基于不當?shù)美蛘呋诓环ㄐ袨檎加胸泿藕螅謱⒇泿胖Ц队诘谌?,這時他是在行使貨幣所有權和處分權,第三人接受貨幣就享有了對貨幣的所有權。因此,說貨幣是消費物,是指所有人在使用時就喪失了對該貨幣的支配權,而不是貨幣本身的消失。對貨幣合法占有,就推定為對貨幣的所有,不存在對其它物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情況。 第二、貨幣是種類物。國家的本位貨幣是國家法定作為價格標準的貨幣,其主要特點是:(1)國家規(guī)定它是在國內(nèi)用作計價、結算的唯一合法的貨幣單位;(2)具有無限法償?shù)男Я?,在國?nèi)可以通用無阻,任何人不得拒絕接受;(3)國家有權確定或調(diào)整本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任何人都不得加以改變。貨幣是“在發(fā)行國境內(nèi)充當普通的交易手段,由發(fā)行機構發(fā)行并依記帳單位的基準對其定值的所有動產(chǎn)。在商品社會中,貨幣起著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職能作用 參見郭研主編:《金融市場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頁。編號:時間:2021年x月x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頁碼:第21頁 共21頁第一章 國際貨幣與外匯法律問題第一節(jié) 貨幣法律制度一、貨幣的法律原理貨幣(Currency)是一種或一組用于物資交換的工具。從貝、布帛、牲畜等自然物貨幣到制造物貨幣、貴金屬貨幣,最后到電子貨幣,世界各地的貨幣,大體上都經(jīng)過這個發(fā)展序列。 (一)貨幣的一般法律定義 從法律角度來認識貨幣的特性,對于正確處理貨幣關系,維護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經(jīng)濟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常包括金屬貨幣、紙幣和輔幣。貨幣屬于物的一種類型,作為一種在流通中重復使用的物,貨幣屬于動產(chǎn)的范疇。該特征使對貨幣的所有權和占有權是合一的。貨幣作為典型的消費物,在使用時并不喪失形態(tài),而只是改變了所有權人。貨幣自交付時起,其所有權即轉移,而不論引起貨幣所有權轉移的原因是因為清償債務等合法行為,還是由于原所有人的過失支付或者是他人不法行為而獲得對貨幣的占有。貨幣的法律概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法律使貨幣定型,規(guī)定貨幣的成份、重量、規(guī)模、價值和統(tǒng)一貨幣的各種形態(tài)。在國家權力范圍之外,不能用強制手段使貨幣的法定價值得到承認。國家之間確認金銀的世界貨幣職能及其比值的協(xié)議是早期的國際貨幣法規(guī),如金銀本位制下,拉丁美洲貨幣同盟曾確定了金銀比價和成員國鑄幣互相流通,要求按照1803年法國貨幣法規(guī)定的法郎標準鑄造相同成色、份量的貨幣。1944年聯(lián)合國《國際貨幣基金協(xié)定》規(guī)定了黃金和美元的同等地位,作為各國貨幣定值的標準,成為法定的國際貨幣,用條約形式保證美元發(fā)揮世界貨幣的職能。會員國在發(fā)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它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作國際儲備。 二、貨幣的國際標準化與ISO 4217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would have different abbreviation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IOS in English, OIN in French for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normalisation).It was decided at the outset to use a word derived from the Greek isos, meaning equal. Therefore, whatever the country, whatever the language, the short form of the organization39。ISO4217標準所定義的貨幣代碼,除少數(shù)例外之外 少數(shù)例外如歐元EURO,被標示為EUR,盧布被標示為RUB,而不是料想中的RUR。 1998年5月2日,歐盟委員會在布魯塞爾宣布,歐盟成員國中的11個成員國—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搭乘歐元“頭班車”。歐元由七種不同面值的紙幣(banknote)與相關的鑄幣(coin)組成。該條例主要規(guī)定歐元以1:1的比例取代原來的歐洲貨幣單位,并對合同的連續(xù)性、匯率的確定作出規(guī)定。吉布森(Willam Gibson)在1984年出版的《信息狂》(Neuromancer)中提出“信息空間”(cyberspace)的概念。 電子貨幣從實驗室脫穎而出走向市場至今已將近20年,對國際金融法律制度的發(fā)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應引起我們的關注。電子貨幣的確用于電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然而并非所有用于電子支付的手段都是電子貨幣。另外,電子支票也繼電腦銀行(PC Banking)和網(wǎng)上銀行(Internet Banking)之后出現(xiàn)。 一、外匯 (一)外匯的法律含義外匯,簡稱“外國匯兌”(foreign exchange)。作為一種對外支付手段和具有融通性質(zhì)的債權,外匯是為適應國際商品流通和勞務交換的需要而發(fā)展起來的。所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所下的定義只適用于一國官方所持有的外匯儲備。(2)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jù)、銀行存款憑證。 很顯然,這個規(guī)定是建立在廣義的外匯定義基礎之上的,是完全符合實際情況的。 外匯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特征: 第一、外匯是以外幣計值(或表示)的,可用作對外支付的金融資產(chǎn)。 第二、外匯必須具有可靠的物質(zhì)償付的保證,并能為各國所普遍接受。為了清償由于對外經(jīng)濟交易而產(chǎn)生的國際債權、債務關系:為了在國與國之間進行某種形式的單方面轉移(如經(jīng)濟援助、無償捐贈和僑民匯款等),被各國普遍接受為外匯的貨幣必須是能夠不受限制地按一定的比例兌換成別的國家的貨幣及其它形式的支付手段。根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xié)定》第8條規(guī)定,自由兌換是指對國際性經(jīng)常項目,包括貿(mào)易和非貿(mào)易的支付不加限制,不采取差別性的多種匯率,在另一會員國要求下,隨時有義務換回對方經(jīng)常項目所積累的本國貨幣。這類貨幣基本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xié)定》第14條規(guī)定的成員國貨幣。2.按外匯來源和用途分類(1)貿(mào)易外匯。另外,還有公派和民間出國的旅差費等支出的外匯。所以,每一個國家都規(guī)定本國貨幣對其它國家貨幣的匯率。direct quotation Quotes using a country39。國際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都采用直接標價法,美國長期以來采用直接標價法,但從1978年9月1日起,除對英鎊等個別貨幣繼續(xù)使用直接標價法外,改用間接標價法公布匯價,以便以國際外匯市場上對美元的標價一致起來。indirect quotationQuotes using a country39。 3.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來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在這個制度下,匯率變化幅度很小,基本上為固定,故稱固定匯率。一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匯率,依據(jù)外匯市場的供求變化而自由漲落,稱為浮動匯率。外匯市場的形成是國際商品交換和國際信貸的內(nèi)在要求,它的出現(xiàn)是國際經(jīng)濟交往的必然結果。bear39。這類辦理外匯業(yè)務的銀行有專營或兼營外匯業(yè)務的本國商業(yè)銀行、外國銀行設在本國的分支行或代辦處、其它兼辦外匯業(yè)務的金融機構。(3)中央銀行。通常,把上述種種外匯買賣關系、簡單地分為銀行和顧客之間的外匯買賣關系和銀行與銀行之間的外匯買賣關系。外匯交易量最大的貨幣見下表。exchange rate regimeThe exchange rate regime is the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