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3微型電子計算機天啟M2200 ICP/17′彩顯/256M/40G15,聯(lián)想(北京)有限公司74顯示器788DF17寸11,三星公司75顯微鏡SB100B雙目 10*100522,北京泰克儀器有限公司76顯微鏡XSP212103單目 10*100602,南京江南光學JNDEC77顯微鏡XSP35單目 10*1001221,江西鳳凰光學儀器廠78顯微鏡XSPc202雙目 10*10012,不清79顯微鏡(體視)XTS45體視 目鏡10倍33,北京福凱80顯微鏡(倒置)CKS31目鏡10X*物鏡20136,德國奧林巴斯81顯微鏡(電視)XSZCTV10*10039,北京泰克儀器有限公司82顯微鏡(電視)XSP15B雙目 16X*100X19,江西鳳凰光學儀器有限公司83顯微鏡(體視)XTT體視 目鏡25倍22,上海勤奮84顯微鏡(體視)無雙目 10*412,上海85顯微鏡(體視)XTT20體視 目鏡20倍13,北京泰克儀器有限公司86消毒鍋YQZSG41280*11,上海醫(yī)用核子儀器廠87消毒鍋YQZSG46280S*21,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88消毒鍋YXQLS50SI50L27,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89消毒鍋YXQLS50SII50L17,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90消化爐KDN08*64,上海新嘉91旋轉蒸發(fā)器RE52AAA主機轉速0150轉/分84,上海嘉鵬科技有限公司92搖床(恒溫)HQ45Z 500LM*940r\min300r\min177。生物工程專業(yè)現(xiàn)有實驗室8個,包括細胞工程實驗室,酶工程實驗室,發(fā)酵工程與生化工藝實驗室,基因工程與細胞生物實驗室,微生物及免疫學實驗室;生化與生物技術實驗室、食用菌栽培學實驗室以及普通生物學實驗室等。使含綜合性、設計性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的課程達到實驗課程總數(shù)的80%以上; 三是建設基礎實驗平臺和一批開放性實驗室。團隊教師異緣率高,90%的教師畢業(yè)于不同高校,專業(yè)特長涉及微生物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植物、動物生物技術,基因工程,酶工程和應用微生物學等各個相關領域(見表41生物工程專業(yè)核心課程、專業(yè)課程教師一覽表)。目前,學校有教職員工1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7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83人。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序號成果(獲獎項目、論文、專著)名稱獲獎名稱、等級或鑒定單位,發(fā)表刊物,出版單位,時間本人署名次序 1The effect of Cd on mycorrhizal development and enzyme activity of Glomus mosseae and Glomus intraradices in Astragalus sinicus LChemosphere 2009,75: 894–899通訊作者 2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mediated uptake of nutrient element by Chinese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L.) grown in lanthanum spiked soilBiol Fertil Soils 2009, 45: 675678通訊作者 3Highyield spore production from Bacillus licheniformis by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Biotechnol. Lett., 2008, 30:295297.通訊作者 4Keygenes involved in heavymetal resistance inPseudomonasputida CD2FEMS Microbiol Lett. 2007, 267: 17–22通訊作者 5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mediated uptake of lanthanum in Chinese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L.)Chemosphere 2007, 68:1548 – 1555通訊作者目前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序號項 目 名 稱項目來源起訖時間科研經(jīng)費本人承擔任 務1叢枝菌根真菌與宿主植物相互作用的相關基因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9201130萬元主持2叢枝菌根真菌和水稻內(nèi)生菌與宿主植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礎農(nóng)業(yè)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08201030萬元主持3抗蟲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子項目)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20092010100萬元主持4VA菌根真菌競爭性及其在宿主根內(nèi)相互作用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3200518萬元主持5VA菌根真菌25S核糖體基因分析和分子探針的設計與應用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200320056萬元主持6MYCORRHIZA TECHNOLOGY FOR STAPLE FOOD CROP PRODUCTION IN SMALL – SCAL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CHINA (MYCHINTEC)歐盟第五框架項目EU INCODEV PROJECT2000 2004118萬元主持7水稻內(nèi)生菌對水稻生長的影響和應用前景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9201118萬元參加表 32生物工程專業(yè)教學研究與成果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入選規(guī)劃或獲獎情況微生物學趙斌 陳雯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國家級“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微生物學實驗趙斌 何紹江科學出版社2002年面向21世紀教材微生物學吳柏春熊元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國家級“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生物工程概論胡耀星李云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國家級“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生物化學吳柏春周念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國家級“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植物細胞工程周吉源、周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免疫學余柏林、方浩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微生物學實驗吳柏春熊元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生物工程概論利容千譚新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國家級“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發(fā)酵工程黃方一葉斌等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校級科技成果獎二等獎發(fā)酵工程實驗指導(講義)譚新國葉斌等校內(nèi)印刷2004年發(fā)酵工程與設備實驗(講義)黃方一程愛芳校內(nèi)印刷2007年表 33生物工程專業(yè)教學成果獲獎情況項目名稱獎勵名稱獎勵級別時間植物生產(chǎn)類各專業(yè)《微生物學》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研究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0年微生物學教學改革和系列教材建設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9年《微生物學》第五版全國優(yōu)秀教材獎一等獎2002年植物生產(chǎn)類各專業(yè)《微生物學》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研究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0年微生物學教學改革與實踐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2年表 34生物工程專業(yè)省部級以上教學改革建設項目項目名稱經(jīng)費/萬元項目來源起止時間微生物學教學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教研項目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7~2009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項目國家教育部基金委2007~2009教學研究課題:農(nóng)科院校微生物學立體化教材建設湖北省教育廳2006~2008湖北省生物學重點(培育)學科培植計劃湖北省教育廳2009~2012微生物學實驗(科學出版社)獲校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微生物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教育部 財政部2008~2010微生物學課程被列為“國家理科基地創(chuàng)名牌課程項目”教育部2008~2010生物工程——湖北省品牌專業(yè)建設項目湖北省教育廳2009~2012湖北省優(yōu)質(zhì)課程——《微生物學》湖北省教育廳2002湖北省精品課程——《微生物學》湖北省教育廳2003國家精品課程——《微生物生物學》10教育部200國際化專業(yè)師資隊伍(1)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現(xiàn)狀高層次人才的擁有量,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決定著學校未來的發(fā)展,學校確立了以“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的”戰(zhàn)略方針,對高層次人才“求賢若渴”。出版專著(譯著等)0 部。學生完成四年本科培養(yǎng)方案規(guī)定的各類學分、總學分和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符合本科畢業(yè)條件,學校可在第八學期授予本科畢業(yè)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并在畢業(yè)證書上注明“錢學森實驗班”。從大三開始,部分專業(yè)課程,實行漢語、英語“雙語教學”。要求學生盡可能參與專業(yè)教師的課題研究、自主課題和創(chuàng)新實驗及各類學科競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