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D項錯誤;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30cm處,在透鏡另一側距離透鏡16cm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②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該透鏡的焦距f一定滿足8cm<f<15cm④將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要使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光屏應靠近透鏡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答案】C【解析】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分析:①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30cm處,在透鏡另一側距離透鏡16cm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①錯誤;②照相機就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確;③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得:;像距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間,即,得:,;綜合以上條件得:,故③正確;④將近視鏡片,即凹透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由于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所以像將遠離凸透鏡,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光屏應遠離透鏡,故④錯誤;故選C.點睛: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是??荚嚨膬?nèi)容,應牢記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有些同學總是記不住,要下點功夫,可以結合成像光路圖進行練習、記憶.7.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某實驗小組所描繪的像距隨物 距變化的關系圖線如圖所示.圖線中 A、B、C 三點分別與蠟燭在光具座上移動過程中的三個位置相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蠟燭處于 AB 間某一位置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B.蠟燭處于 BC 間某一位置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C.將蠟燭從 C 移動到 B 的過程中,所成像逐漸增大D.將蠟燭從 B 移動到 A 的過程中,所成像逐漸減小【答案】C【解析】【分析】(1)根據(jù)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判斷凸透鏡的焦距.(2)根據(jù)物距和焦距,判斷凸透鏡成像情況: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3)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詳解】(1)由圖象知,此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所以凸透鏡的焦距:.(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實像.A、蠟燭處于AB間某一位置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選項錯誤.B、蠟燭處于BC間某一位置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選項錯誤.C、將蠟燭從C移動到B的過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實像.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選項正確.D、將蠟燭從B移動到A的過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實像.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選項錯誤.故選C.8.把蠟燭放在凸透鏡前30cm處,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實像,若把蠟燭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5 cm,并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虛像 D.倒立等大的實像【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時,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應是15cm,此時把蠟燭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5 cm,物距變?yōu)?5cm,物體處于二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的應用是照相機,故應選A.9.小華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將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另一側的光屏移動到距凸透鏡10厘米處時,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故選B。由此可知甲、乙、丙三個透鏡的焦距關系為( )A. B.C. D.【答案】B【解析】【詳解】在保持各凸透鏡跟燭焰距離相等的條件下,說明物距u相等,甲透鏡成放大、倒立的實像,說明,所以;乙透鏡成縮小、倒立的實像,說明,所以;丙透鏡成放大、正立的虛像,說明;所以。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恰好成 一個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了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機B.若將蠟燭遠離凸透鏡,則應將光屏靠近凸透鏡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漸變大C.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會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倒立、縮小的像D.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放在 45 cm 刻度線處,適當移動光屏也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答案】C【解析】【詳解】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