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都只為讓人提高速度,但是大家沒有停下來想一想到底要到哪兒去、到底要做什么。新學期伊始,正是我們拼搏的大好時機,希望我們都能在高速運轉時提防無目的的行動,警惕學習的“超速”,用真正有效的速度換來成功。瞧,我們的校園環(huán)境越來越美,同學們的精神風貌越來越好。綠意盎然的碧苑、雅致的文學長廓、詩情畫意的怡園等無不給人以美好的享受。美麗的校園歌聲蕩漾,快樂的孩子童心飛揚。努力吧,同學們!奮進吧,老師們!謝謝大家!第四篇:國旗下講話“懶老師”給我們上過課的老師可多了,但在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卻是我們稱之為“懶老師”的羅老師。而他呢?這組看一下,那組聽一聽,有時遇到較難的問題,也僅僅提示下了事。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訴了爸爸?!拔以趺匆蚕氩幻靼?,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訴了爸爸。你身邊肯定也有這么個性的老師。古人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為保證人們正常的生活,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從數據上看,從2014年9月份到12月份,共查出手機113部,其中一年級79部,二年級34部;對于違紀吸煙的共有51人,其中一年級24人,二年級27人;打架共六起,其中一年級4起,二年級2起,總共涉及近20人次。從一二年級對比來看,整體上一年級比二年級違紀問題嚴重,需要改善的地方較多。衛(wèi)生習慣差。文明禮貌、行為舉止方面不注重。對于違紀違規(guī)學生的處罰力度過輕,也就是學生的犯錯成本太小。從這個意義上說,自我管理既是一種自我完善,也是一種自我激勵,更是一種自我實現。注重學生的個人目標與班級、學校目標的內在統一,在實現整體目標的同時實現學生的個人追求。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另外,在這學期的最后一個多月,我提出以下注意事項:嚴禁出現打架現象。有這樣一所學校,他將遵守規(guī)則和自主管理做到了極至。這所學校的畢業(yè)生幾乎沒有次品,每年都成為各大公司招聘時競相爭搶的對象。我希望這些同學從今天開始覺醒,切實搞好自我管理,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制度范圍之內,做一個因你的存在而使周圍的人感到愉悅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和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在校園管理中,我們提出要營造“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教育者”的大環(huán)境,我們采用值周班級小紅帽管理、青年志愿者協調、學生會團委會督察的立體化管理模式,取消教師上最后一節(jié)晚自習,把時間留給學生,目的就是要同學們培養(yǎng)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發(fā)展的自主能力。美國詩人羅勃朗寧也說:“一個人一旦打響了征服自我的戰(zhàn)斗,他便是值得被稱道的人”?!泵课煌瑢W都要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記得李嘉誠先生曾經說過:“自我管理是一種靜態(tài)管理,是培養(yǎng)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識和經驗轉化為能力的催化劑。同學們試想一下我們自己,學校不讓帶手機你做到了嗎?學校不讓談戀愛你做到了嗎?學校不讓隨手亂扔垃圾你做到了嗎?就寢熄燈后不講話你做到了嗎?不要踐踏草坪你做到了嗎?打飯購物主動排隊你做到了嗎?每天認真做兩操你做到了嗎?每天按時完成作業(yè)你做到了嗎?等等。衛(wèi)生自己打掃,燈泡壞了自己安裝;窗戶玻璃破了主動換上。告誡每位同學,不要拿自己當試驗品,來考驗學校執(zhí)行力度的決心!古人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們常說“優(yōu)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當優(yōu)秀內化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你的一切自然就與眾不同了。當然,學校在強調自主管理的同時,仍會采取強硬的措施來處理那些違犯校規(guī)校紀的學生。這就是要你們培養(yǎng)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發(fā)展的自主能力。只有學生自己去管理自己、相互監(jiān)督,才是有效的管理。對于以上違紀違規(guī)及不良現象,我分析以下原因:同學們在思想上不夠重視校規(guī)校紀,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平時的行為會對自己有何不良影響。學生相互追逐打鬧現象較為嚴重。具體表現為聽課不專心、上課遲到,課堂期間睡覺、喝水、無所事事等。另外,其它違紀情況共11起,其中攜帶違禁物品有4起,曠課打牌1起,翻墻外出2起,談戀愛2起,在校園賣東西2起。這就是你們在校園中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只有嚴守規(guī)則,規(guī)則才能稱其為規(guī)則。此時,你想對他(她)說些什么?————————————————————————————————————————————————————————————————————————————————————————————————————?!皯欣蠋煛笔莻€什么樣的人?。用“~”在文中畫出“懶老師”自己怎么做的句子。時間長了,“懶老師”的外號自然就叫開了。在一二年級時,無論是教ɑ o e,還是教我們識字、寫字,他都非常認真細心,生怕教漏了一點兒,可是到了三四年級后,羅老師好像換了心似的,變得讓我們越來越不認識了。老師們、同學們,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燦爛鮮艷,我們的校園也會因我們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