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單元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知識點1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少年時代特別愛聽太平天國的故事,稱贊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1)背景:1894年,孫中山北上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變法自強等多項改革建議,遭到拒絕。他開始認識到
2025-06-20 16:34
【摘要】課程標準:1、說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對專制斗爭的史實,認識中國近代史上民主力量與專制勢力斗爭的歷史進步性和艱巨性。2、簡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基本內容,說明其對中國社會民主化進程的影響。學習目標1.清末新政的背景、目的、內容及影響。2.清政府實行預備立憲的目的、過程、結果、影響。3.了解辛亥革命的發(fā)展的
2024-11-17 20:03
【摘要】第22課孫中山的民主追求一、三民主義的思想淵源1.近代各種變法救國主張的失敗:“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興辦洋務、變法維新等的失敗,使孫中山認識到只有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才能抵御侵略、挽救危機。2.西方思想的影響:孫中山積極學習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豐富了民主革命思想,信奉進化論,欣賞美國亨利
2024-11-12 18:42
【摘要】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后改逸仙,曾用名:中山樵.孫中山你知道孫中山一生中的大事嗎?投身民主革命,創(chuàng)辦興中會等革命團體創(chuàng)建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推翻封建帝制與捍衛(wèi)共和制度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重新解釋三民主義(既新三民主義)一、“知難行易”
2024-11-10 08:48
2024-11-12 01:46
【摘要】1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2單元綜述:?鴉片戰(zhàn)爭改變了古老中國的歷史命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近八十年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貫穿著兩條主線:一是列強通過一次次侵略戰(zhàn)爭,強加給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擁有獨立主權的中國逐步淪為受外國支配的半殖民地國家;二是面對外來侵略,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在
2024-11-17 04:40
【摘要】必修(Ⅰ)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課標要求: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2、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3、概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史實,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4、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
2024-11-17 19:46
【摘要】第三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醞釀和爆發(fā)一、挽救專制統(tǒng)治的“預備立憲”1、清末“新政”的背景(1)八國聯(lián)軍侵華,《辛丑條約》簽訂,使民族危機、社會矛盾進一步加深。(2)清政府面臨的統(tǒng)治危機2、“新政”的目的對外取媚洋人,對內籠絡人心,以維持清廷的專制統(tǒng)治(一)清末“新政”3、主要舉措
2024-11-18 01:41
【摘要】考點3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主干系統(tǒng)整合要點史料探究考點即時演練命題視角透析最新考綱課程標準辛亥革命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概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史實,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新民主主義革命概述中國共
2025-02-21 22:43
【摘要】3、結果:激化了階級矛盾2、措施和客觀影響----有利于民族資’級的發(fā)展----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傳播。----有利于近代軍隊的建設一、清末新政(1901-1904)1、目的:①改革官制。②改革兵
2024-11-18 14:55
【摘要】第六單元第3課課程標準:1、說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對專制斗爭的史實,認識中國近代史上民主力量與專制勢力斗爭的歷史進步性和艱巨性。2、簡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基本內容,說明其對中國社會民主化進程的影響。學習目標1.清末新政的背景、目的、內容及影響。2.清政府實行預備立憲的目的、過程、結果、影響。
2024-11-17 11:30
【摘要】孫中山破陋習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到姐姐的笑臉,聽不到姐姐的歌聲?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呢?比較句子門……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深
2024-12-11 12:31
【摘要】第1課西方民主思想對中國的沖擊第六單元一、“中體西用”:“中學為體”是指要堅持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為治國之本;“西學為用”是指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教等為輔助手段;目的主要指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來維護封建統(tǒng)治和封建傳統(tǒng)文化。全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中體西用
【摘要】說教材本專題主要敘述了20世紀以來,在中華民族追求獨立和富強道路上,先進的中國人不斷尋求真理,創(chuàng)建適合中國國情的思想理論,并在實踐中完善發(fā)展的歷程。三民主義是這一歷程的第一個理論。說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新舊三民主義理論的過程、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2024-11-17 11:39
【摘要】第19課民國初年的社會與政局1.練習與測評l辛亥革命以前,受西學傳播的影響,傳人中國的新知識、新學問沖擊了封建倫理道德和傳統(tǒng)文化,逐漸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社會風氣。不少人自行移風易俗(如男子剪辮),以體現(xiàn)自己的革命意識和從新取向。民國成立后,南京臨時政府發(fā)布了一系列革除“舊染污俗”的政令,促成了社會習俗廣泛而深刻的變革
2024-12-02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