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登鸛雀樓教學要求1.學會6個生字。認識4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重點、難點。、背誦課文。課前準備本課生字卡片,朗讀課文錄音帶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提示課題同學們還記得黃河嗎?它是我國第二大河。從青海省流
2024-12-05 00:18
【摘要】朗讀古詩,識記作者(兩首詩的作者分別是_______、_______)再讀古詩,標畫字詞(聽范讀,朗讀,圈出生字,畫出新詞)查字典,認生字(查字典,學習課后“生字表”中的生字)杜甫賀知章,連一連。qiánzhuāngrùnjiǎn
2024-12-13 01:28
【摘要】31古詩兩首(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秦(qín)還(huán):回來。未還:沒有回來。學習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解詩意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意思:明月照耀著邊關(guān),自秦漢時
2025-11-08 10:31
【摘要】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政治抱負,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在這里指對兒孫們有個交代,相當于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么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陸游(1125-1210)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
2025-11-08 10:46
【摘要】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潔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歷代有志之士,謳歌梅、禮贊梅。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墨梅【古詩】硯硯臺yàn我能行王冕(
2025-11-09 20:06
【摘要】25古詩兩首(約659年—約744年)唐代著名詩人字季真,自號“四名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年輕的。小時候就以文詞知名,書法也很好,擅長草書和隸書性情爽直,豁達而健談。武則天證圣元年中進士,后官至秘書監(jiān)。他寫的詩清新通俗,《回鄉(xiāng)偶書》《詠柳》等都是膾炙人口,千古傳頌的不朽名篇。賀知章生字學習偶
2025-01-08 12:24
【摘要】15古詩兩首設計理念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了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促進學生發(fā)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朗讀、感悟詩,并大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學目標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大致理解詩句,想象詩句所描寫的
2024-12-09 02:04
【摘要】生字詞學習方法相關(guān)資料課文古詩新唱理解課文作業(yè)鸛雀樓舊址在山西省的永濟縣。因為經(jīng)常有一種形狀像鶴的鸛鳥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鸛雀樓。樓一共三層,在樓上可以望見雄偉的中條山和浩浩蕩蕩的黃河,是當?shù)氐拿麆?。唐代有位著名的詩人叫做王之渙,他登上這座鸛雀樓后感慨萬分,寫下了千古傳誦的詩章:《登鸛雀樓》。
2024-12-11 08:55
【摘要】小學二年級語文《登鸛雀樓》教案及教學反思 《登鸛雀樓》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體會”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
2024-12-07 04:22
【摘要】生字詞自學提示相關(guān)資料課文課堂練習理解課文作業(yè)學習目標北京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學習目標。、流利地朗讀古詩,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試著默寫古詩。首頁鸛雀樓舊址在山西省的永濟縣。因為經(jīng)常
2024-12-12 20:21
【摘要】葉紹翁:南宋詩人,是江湖派詩人,以七言絕句最佳,寫景抒情,字句精麗,長于白描。夜所見書夜書所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促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025-11-09 02:56
【摘要】23古詩兩首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董大名叫董庭蘭,因排行第一,所以稱董大。他是唐玄宗時代著名的琴手,在音樂上有很高的造詣
2025-11-08 10:30
【摘要】15古詩兩首望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古稱“云夢澤”??缦娑鮾墒?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fēng)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現(xiàn)水面被分割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洞庭湖的風光極為秀麗
【摘要】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登鸛雀樓朗讀|登鸛雀樓課文原文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精神;感受《登鸛雀樓》的曠遠意境和雄渾氣勢。 2、認識生字。學會新筆畫:豎折;學習鼻韻母和整...
2025-04-04 07:07
【摘要】人們常常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書有哪些所得呢?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觀點。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觀書有感》,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所收獲。朱熹,字元晦(1130~1200),是我國歷史上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生于尤溪縣。14歲時父病逝,寄
2025-11-08 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