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J U N E N A L S R C ? 研究證明,植物甾醇對機體某些癌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一定抑制作用,如乳腺癌、胃癌、腸癌等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作為抗癌物質 J U N E N A L S R C ? 乳腺癌: Awad等用含植物甾醇或膽甾醇的飼料飼養(yǎng)SCID小鼠 15D后,在小鼠靠近右側腹股溝的乳腺脂肪墊處接種腫瘤 ? 8周后,兩組動物體重和食物消耗量無差別,但植物甾醇組小鼠的腫瘤直徑僅為膽甾醇組的 67% (P ),癌癥的淋巴轉移和肺轉移也比膽甾醇組少 20 % ? 因此作者認為植物甾醇可延緩乳腺腫瘤的生長和擴散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作為抗癌物質 J U N E N A L S R C ? 另一項研究中,用體外培育的方法,把人類 MDAMB231乳腺癌細胞與 16mmol/L的 β谷甾醇溫育 3d和5d ? 與膽甾醇對照培養(yǎng)液相比,癌細胞的生長分別被抑制 66%和 80%,并且在這一濃度下,植物甾醇和膽甾醇均無細胞毒性 (以細胞乳酸脫氫酶的釋放為指標 ) ? Mellanen等根據(jù)一些體內外實驗的結果,認為植物甾醇的抗乳腺癌作用可能與其具有某些雌激素活性有關。 植物甾醇主要通過抑制膽固醇吸收的幾個階段而起到降血膽固醇效果,其過程是: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降低血清膽固醇 J U N E N A L S R C 膽固醇的吸收示意圖 J U N E N A L S R C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降低血清膽固醇 ? 為得出植物甾醇的最低有效劑量, Hallikianen等給 22名高血脂的成人分別服用 、 、 、? 結果發(fā)現(xiàn)各組血清的總膽固醇濃度下降幅度分別為 %、 %、 %和 %, LDL濃度則分別下降了 %、 %、 %和 % ? 除最低劑量組外,其它組的下降幅度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J U N E N A L S R C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降低血清膽固醇 ? 因此,研究者認為 就可以顯著降低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 植物甾醇的性質 J U N E N A L S R C 甾醇的天然存在形式 J U N E N A L S R C ? 甾醇在植物體內有 4種存在形式:游離態(tài)、甾醇酯 (脂肪酸酯和酚酸酯 )、甾基糖苷和?;藁擒? ? 游離甾醇和甾醇酯可溶于非極性溶劑如正己烷,而甾基糖苷和酰化甾基糖苷需要極性改性劑方可溶解 植物甾醇的性質 J U N E N A L S R C ? 大部分的植物甾醇是固體,如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它們的熔點分別是140℃ , 157176。植物甾醇 唐雪梅 J U N E N A L S R C 植物甾醇介紹內容 ? 植物甾醇的性質、分類和來源 ? 植物甾醇的吸收、代謝和分布 ?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 植物甾醇的研究進展與趨向 植物甾醇的性質、分類和來源 J U N E N A L S R C 植物甾醇的性質 植物甾醇 (phytosterol or plant sterol)是植物中的一種活性成分,在結構上與動物性甾醇如膽甾醇相似。 C~158176。 J U N E N A L S R C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降低血清膽固醇 ? 植物甾醇對于有家族性高脂血癥的兒童也有很好的降脂效果 ? Gylling等對 14名家族性高脂血癥的兒童進行的雙盲對照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食用含 3g谷甾醇的人造奶油 6周,兒童血液中總膽固醇、中等密度脂蛋白 (IDL)和 LDL分別降低了 11%、 26%和15%,且未發(fā)現(xiàn)其他副作用 J U N E N A L S R C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降低血清膽固醇 ? Becker等的研究也證明了嚴重家族性高脂血癥的兒童服用谷甾醇可明顯降低血脂水平,可能對降低其成年后心腦血管病有積極意義 J U N E N A L S R C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降低血清膽固醇 ? 植物甾醇對正常成人也有降脂作用 ? Sierksma等的雙盲對照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服用大豆甾醇 , 3周后可顯著降低血中 TC和 LDL,但不會引起血中其它脂溶性維生素如胡蘿卜素水平的下降。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作為抗癌物質 J U N E N A L S R C ? 結腸癌: Janezic等觀察了植物甾醇對小鼠結腸上皮細胞增殖的影響 ? 膽酸能顯著增加結腸上皮細胞增殖 ,而植物甾醇可顯著減少膽酸引起的細胞增殖,并且呈現(xiàn)出一定的劑量依賴性關系,它還可顯著降低細胞的有絲分裂指數(shù),但不表現(xiàn)劑量依賴關系 ? 植物甾醇的這一作用與其減少癌癥發(fā)生危險性的功能有關;其他動物實驗也證明飼料中 2%的植物甾醇可消除膽酸誘導的結腸細胞增殖 植物甾醇的主要功能 —作為抗癌物質 J U N E N A L S R C ? 在對抑制結腸癌機制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這一作用并不是通過蛋白激酶C來介導的 ? 可能與改變了細胞膜上的磷脂構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