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七步詩【三國·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子是為了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中哭泣。我們本來是同胞兄弟,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鳥鳴澗【唐】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2025-03-24 02:20
【總結】六年級古詩詞大賽題庫一、描寫春天: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2、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5、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7、日
2025-04-16 03:35
【總結】第一篇:小學六年級古詩詞運用練習題 小學六年級古詩詞運用練習題 1、若是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應該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若是好朋友分離,依依惜別,我們可以說(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2024-11-19 00:47
【總結】第一篇: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試題 《古詩詞背誦》練習題 一、默寫《七步詩》,并填空: 1、這首詩里寫到了()種事物,分別是()()。 2、這首詩里有幾個表示動作的詞,請分別找出來,并作解釋: ...
2024-10-14 01:25
【總結】第一篇:人教版小學一至六年級古詩 人教版小學一至六年級古詩 一年級 《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
2024-10-08 21:06
【總結】第一篇:小學一至六年級古詩大全 長春版小學語文(一至六年級)全部古詩詞匯總 一年級上冊古詩 【宋】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024-10-08 23:57
【總結】古詩詞知識競賽題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漢樂府·長歌行》。(1)悲傷(2)傷悲(3)憂傷2.晏殊的《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1)似曾相識鳥歸來(2)似曾相識雁歸來(3)似曾相識燕歸來3.《七步詩》的作者是()。(1)曹植(2)曹丕(3)曹操4.“但使龍城飛將在,
2024-11-15 09:14
【總結】《古詩詞背誦》導學案【學習目標】1、根據(jù)拼音和工具書,熟讀10首古詩詞。2、根據(jù)注釋和其他工具書,大致了解10首古詩詞的意思,體會作者情感。3、背誦古詩詞。【學習重點】會背誦古詩,并了解詩的大致意思。【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一、先背誦默寫《七步詩》,再完成下面的練習題:
2025-04-16 22:17
【總結】六年級古詩詞練習題學校年班姓名成績一、請與古人對詩句。1、東邊日出西邊雨,。2、,飛入尋常百姓家。3、九曲黃河萬里沙,。4、
【總結】古詩詞背誦序號:時間:第一板塊一、充分自學⒈根據(jù)拼音和工具書,讀熟10首古詩詞。⒉根據(jù)注釋和其他工具書,大致了解10首古詩詞的意思。⒊背誦古詩詞。二、交流展示⒈同桌或小組展示背誦成果,可用比賽的方式,也可用考試的方式(比如:看圖吟相應的詩詞)。⒉全班交流10首古詩詞的大意。教師相機檢查學生對下面句子或詞的理解:
2025-04-02 00:42
【總結】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背誦》練習題一、???默寫《七步詩》,并填空:1、這首詩里寫到了( )種事物,分別是()
2025-01-14 08:35
【總結】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表現(xiàn)了作者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不滿與厭惡。)嘗:嘗試。持:用來。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2025-06-19 12:38
【總結】第一篇: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測試卷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測試卷 班級姓名 一、古詩詞文學常識填空(每格1分,共20分) 1、唐代大詩人中,被后人尊稱為“詩仙”的是;“詩圣”是;“小李”...
2024-10-10 19:59
【總結】第一篇:一至六年必背古詩詞(最終版) 一年: 1、《詠鵝》 2、《春曉》 3、《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 4、《山行》 5、《古朗月行》 6、《贈汪倫》 7、《絕句》(遲日江山麗) 8、...
2024-11-15 12:17
【總結】第一篇:一到六年級古詩詞匯集(模版) 人教課標版一到六年級日積月累集錦第四冊: (寫景對聯(lián))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
2024-11-18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