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可接受的標準比較。 ? 防錯:使用者能很容易地 (太容易? )改正已知測量程序的錯誤嗎?數(shù)據(jù)登錄、設備的誤用、防錯、錯誤預防。 ? 數(shù)據(jù)管理 :怎樣管理測量過程輸出的數(shù)據(jù)?人工、用計算器處理、匯總方法、匯總頻率、評審方法、評審頻率、顧客要求、內部要求。 ? 改進方法:經過一段時間誰將改進測量過程?工程師、生產、維護、質量人員?使用什么樣的評估方法?是否有一個系統(tǒng)確定改進? ? 長期穩(wěn)定性:評定方法、形式、頻率及長期研究的需要。 ? 樣品必須從過程中選取并 代表其整個工作范圍 。 27 取樣的代表性 不具代表性的取法 28 取樣的代表性 具代表性的取法 29 ? 儀器的分辨力應允許至少 直接讀取特性的預期過程變差的十分之一,例如特性的變差為 ,儀器應能讀取 。 ? 基準內部:質量、級別、磨損 ? 方法內部:在設置、技術、零位調整、夾持、夾緊、點密度的變差 ? 評價人內部:技術、職位、缺乏經驗、操作技能或培訓、感覺、疲勞。 為所有作業(yè)者執(zhí)行多次量測所得之變異平均值。Rc 0 0 0 0 0 Pc=Xp Rp=ABC37 重復性( Repeatability) 由上表可先計算 Ra, Rb, Rc, 再計算其平均值 Ra, Rb, Rc如上表所示。 ? 儀器之間:同樣的零件、操作者、和環(huán)境,使用儀器 A,B,C等的均值差 ? 標準之間:測量過程中不同的設定標準的平均影響 ? 方法之間:改變點密度,手動與自動系統(tǒng)相比,零點調整、夾持或夾緊方法等導致的均值差 ? 評價人 (操作者 )之間:評價人A,B,C等的訓練、技術、技能和經驗不同導致的均值差。 ? 違背研究中的假定 ? 儀器設計或方法缺乏穩(wěn)健性 ? 操作者訓練效果 ? 應用 ─零件尺寸、位置、觀察誤差 (易讀性、視差 ) 42 再 現(xiàn)性 ( Reproducibility) 作業(yè)者 b 作業(yè)者 a 作業(yè)者 c 再 現(xiàn)性 43 再 現(xiàn)性 ( Reproducibility) 例 2(同例 1):亦是三位作業(yè)者 10個零件分別量測 ,每個零件量測兩次 ,如下表 :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1 1 1 1 2 1 1 1 Ra 0 0 0 0 Xa=1 1 1 2 Rb 0 0 Xb=1 1 2 1 Rc 0 0 0 0 0 Xc=ABC 已知 K2=, TV=, EV=, n=10, r=2 44 再 現(xiàn)性( Reproducibility) 由上表 我們 可先計算個人每次量測 10個零件之平均值 ,再計算兩次總平均值 Xa,Xb,Xc如上表所示 . ∴ XDIFF=XaXb== (EV2 /nr) (XDIFF K2)2 ∴ AV = = ( )2- ( 2) = %AV=100(AV/TV) =100() =% 45 偏 移 (Bias) 46 偏倚 (Bias) 基準值 觀測平均值 偏倚 偏倚: 是測量結果的 觀測平均值 與 基準值 的 差值 。 53 穩(wěn)定性 (Stability) 。 作業(yè)者量測 5個不同零件 ,其真值分別為, ,每個零件量測 12次 ,如下頁所示 : 59 線性誤差的可能原因 ? 儀器需要校準,需減少校準時間間隔; ? 儀器、設備或夾緊裝置磨損; ? 缺乏維護 — 通風、動力、液壓、腐蝕、清潔; ? 基準磨損或已損壞; ? 校準不當或調整基準使用不當; ? 儀器質量差; — 設計或一致性不好; ? 儀器設計或方法缺乏穩(wěn)定性; ? 應用了錯誤的量具; ? 不同的測量方法 — 設置、安裝、夾緊、技術; ? 量具或零件隨零件尺寸變化、變形; ? 環(huán)境影響 — 溫度、濕度、震動、清潔度; ? 其它 — 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勞、讀錯。但經分析顯示,所有全距均在管制狀態(tài)下(亦即在 UCLR及 LCLR之間)。 67 1. 將第 2及 3行的最大數(shù)值減最小數(shù)值,將結果記錄在第 5行,第 8行及第 1 1 13行的作法相同,而將其結果分別記錄入第 10行及第 15行(表 1)。 75 量具再現(xiàn)性與再生性之比較 再現(xiàn)性>再生性 ( 1)量測儀器需加以保養(yǎng) ( 2)產品之變異出現(xiàn)異常 ( 3)量具之夾緊或定位 (OFFSET)不一致 再生性>再現(xiàn)性 ( 1)量具之校正未落實 ( 2)作業(yè)者對量具使用不熟 ( 3)可能需要輔助儀器協(xié)助作業(yè)者使用量具 76 量具再現(xiàn)性與再生性之判讀 數(shù)值< 10% 表示該量具系統(tǒng)可接受 10% <數(shù)值 < 30% 表示該量具系統(tǒng)可接受或不接受,決定于該量具系統(tǒng)之重要性,修理所需之費用等因素。 79 A 評價 人 B 評價 人 N o. 1 2 1 2 1 G G G G 2 G G G G 3 NG G G G 4 NG NG NG NG 5 G G G G 6 G G G G 7 NG NG NG NG 8 NG NG G G 9 G G G G 10 G G G G 11 G G G G 12 G G G G 13 G NG G G 14 G G G G 15 G G G G 16 G G G G 17 G G G G 18 G G G G 19 G G G G 20 G G G G ?一個典型的用于計數(shù)型量具研究小樣法的表格如下: 80 謝謝大家! 81 謝謝觀看 /歡迎下載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 。 77 計數(shù)型量具小樣法實務指南 計數(shù)型量具就是把各個零件與某些指定限值作比較 ,如果滿足要求則接受該零件 . 如果不滿足要求 ,則拒收 .計數(shù)型量具不象計量型量具它不能指示一個零件有多麼好或壞 , 它只指示該零件還接受還拒收 . 小樣法研究是通過選擇 20個零件進行的 .由兩位評價以一種能防止評價人奇偏倚的方式兩次測試所有零件 .在選取的 20個零件中 ,一些零件會或許低于或高于規(guī)范限值 如果所有的測量結果 (每個零件四次 )一致則接受該量具 ,否則應該改進或重新評價該測量具 .如果改進該量具 ,則不能被接受 ,並且要找到一個可接受的替代測量系統(tǒng) . 78 何謂計數(shù)型量具 ? 就是把各個零件與某些指定限值相比較,如果滿足限值則接受該零件,否則拒收。 74 RR分析注意事項 執(zhí)行分析人員 ( 1)資料搜集:須為 操作該量具人員 ( 2)分析人員:該 量具之校正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