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神奇的壓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圖11、一未裝滿橙汁的密閉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圖1A),然后反過來倒立在桌面上(如圖1B),兩次放置橙汁對杯底的壓強分別是pA和pB,則()A.pA>pBB.pA<pBC.pA=pBD.無法判斷2、下列事例(圖2)能減小壓強的是(
2025-04-04 02:07
【總結】1八年級下冊物理期中測試題班級姓名一.選擇題,你認為正確的是()A.電流表可以,電壓表不可以B.兩種電表都可以C.電流表不可以,電壓表可以D.兩種電表都不可以20Ω的定值電阻,若通過的電流是,那么電阻兩端的電壓
2025-01-07 20:26
【總結】期末復習第一單元(借物抒懷)?。?。?:《海燕》《白楊禮贊》《馬說》詠鳥詩:《聞雁》《池鶴》《迎燕》字詞聽寫1字詞聽寫1倦怠dài翡fěi翠懨懨yān楠nán木奇崛jué枯瘠jí骨gū朵
2024-11-30 04:25
【總結】電壓——課堂練習1、測量電路兩端電壓的儀表叫,電路中的符號是,要測量某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必須把它跟這部分電路起來,并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還要注意被測電壓不得超過它的。2、國際上用字母表示電壓,電壓的單位是
2024-11-11 01:51
【總結】RRP4圖電能練習題一.選擇題1.下列電器設備中,利用電流熱效應的是()B.電飯鍋D.電視機2.通過某用電器的電流強度是安,10分鐘內電流做的功是240焦,則用電器兩端電壓是()A.120伏B.60伏C.
2024-11-11 03:44
【總結】變阻器——課堂練習1、如下圖所示,用導線把電池、小燈泡和一段粗細均勻的電阻絲連接起來。當金屬夾從電阻絲上的某點,沿電阻絲向右移動的過程中,小燈泡亮度逐漸變暗。這表明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的有關。2、下圖是有4個接線柱的滑動變阻器,當AD端接入電路時,滑片P向右移動,接人電路中的阻值將(填“增大”、“減小
2024-11-12 06:19
【總結】八年級下物理教學計劃范文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為人教版(20xx)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材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發(fā)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
2024-12-03 22:20
【總結】提問:1、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2、怎樣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利用物體在單位時間里通過的路程——速度利用物體在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功率3、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請看下面的例題:例題1:電流通過電扇電動機,通過半小時,電流做功7202
2024-11-30 14:59
【總結】電流的磁場習題一、填充題1.電流具有磁效應,證明______和______之間是有聯系的。2.直線電流周圍的磁感應線在與導線______的平面上,它們是一些以導線上各點為圓心的______。3.直線電流的磁場中,磁感應線方向與______方向有關,當______反向時,磁感應線也反向。4.從磁感應線的分布可
【總結】第九章電功和電功率第二節(jié)電功率復習:電功公式:W=UIt單位:JKW·h(度)測量儀表:電能表(電度表)怎樣衡量電流做功的快慢:1.家用電飯鍋和燈泡,在通電時間相同時,哪一個電流做功更快些?2.若家用電飯鍋和燈泡,都要消耗1度電,那么哪一個消耗電能更快些?電飯
2024-11-26 19:42
【總結】第一篇:八年級物理復習計劃(下) 八年級物理下冊復習計劃 高寨學校任定波八年級物理下冊課程已經結束,距離期末考試還有四周的復習時間,在這四周的時間里第一周,第二周進行章節(jié)復習,第三周專題復習,第四...
2025-10-12 21:00
【總結】八年級物理(下)期末復習提綱第六章電壓電阻概念單位及其符號單位間的換算作用及符號電壓表使用方法接線柱使用應注意量程
2025-01-14 02:35
【總結】電功率專題練習一、填空1.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的過程,電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2.“PZ22040”的燈泡接在220伏的電路上工作小時消耗1度電,改接在110伏的電路是,功率為瓦,額定功率為瓦。3.甲燈標有“220V40W”,乙燈標有“
2024-11-11 01:52
【總結】第一篇:八年級下物理教學計劃 教師:潘木乃 一、教學環(huán)境 物理作為他們的一門新學科,有挑戰(zhàn)也有機遇!由于班級學生剛處于發(fā)育階段,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這給接受物理提供了個很好的前提;但...
2025-09-29 21:40
【總結】第六章電壓練習題(45分鐘,100分)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39分)______正電荷,電源負極有_____負電荷,在電源的正、負極間產生了________。________通過電路流向________與負極________中和;或者使電源負極________通過電路流向________與正極________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