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祛風濕藥同學們好!祛風濕藥掌握祛風濕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和各類藥物的性能特點。掌握藥物獨活、威靈仙、川烏、蘄蛇、秦艽、桑寄生6味。其它藥物熟悉和了解。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用的異同點。了解防己有木防己、漢防己;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白花蛇有蘄蛇、金錢白花蛇不同品
2025-01-20 13:12
【總結】祛風濕清熱藥性能功效本類藥物多辛苦寒,入肝脾腎經(jīng),辛散苦泄寒清,故多具有祛風勝濕,通絡止痛,清熱消腫等作用。適應范圍適用于風濕熱痹,關節(jié)紅腫熱痛諸癥。但經(jīng)配伍溫經(jīng)散寒藥,亦可用于風寒濕痹。秦艽來源:為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莖秦艽或小秦艽的根
2024-10-16 20:00
【總結】祛風濕強筋骨藥性能功效本類藥物多苦甘溫,入肝腎經(jīng),苦燥,甘溫補益,故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等作用適應范圍主要用于風濕日久累及肝腎所致的腰膝酸軟無力、疼痛等風濕痹證。亦可用于腎虛腰痛、骨痿及中風后遺半身不遂等證。五加皮來源:為五加科落葉小灌木植物細柱五加的根皮,
2024-10-16 06:20
【總結】第四節(jié)清熱涼血藥一、含義:凡能清熱涼血,以治療營血分熱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清熱涼血藥。本節(jié)藥物: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藥性特點:藥性多寒涼,歸心、肝經(jīng),走血分,以清熱涼血為主要作用,兼有滋陰、止血、
2024-10-16 13:45
【總結】平肝息風藥學習要求:概念:凡以平肝潛陽或息風止痙為主,治療肝陽上亢或肝風內動病證的藥物,稱之。功效與適應證平抑肝陽藥——平肝、鎮(zhèn)肝,主治肝陽上亢,頭暈目眩平肝息風藥
2024-10-19 17:14
【總結】中藥基礎知識第一節(jié)配伍含義:根據(jù)藥物性能和臨床治療的需要,將兩種以上的中藥一起使用的方法?;九湮椋簭碾p無配伍用藥角度,論述藥物簡單配伍后性效變化規(guī)律。①單行:單位藥,無須配伍。②相需:兩種以上功效相似的藥同用互相促進增強療效。③相使:有共
2025-05-25 23:27
【總結】利水化濕類方藥 研究思路與方法 榮向路 第一頁,共四十頁。 利水化濕藥分類 芳香化濕藥 藥性:辛香溫燥,兼苦味 歸經(jīng):脾、胃 常用方藥:藿香、厚樸、蒼術、砂仁 藿香正氣散、平胃散、不...
2025-09-24 16:30
【總結】第八章中藥基礎知識?中藥的性能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jīng)、有毒無毒?中藥的配伍與使用?中藥的采收、加工、產(chǎn)地資源?中藥炮制?中藥鑒別方法(中藥的性狀)對人體的作用如何辨認第一節(jié)中藥的性能概說中醫(yī)認為,任何疾病的發(fā)
2025-01-04 02:44
【總結】第五節(jié)清虛熱藥清虛熱藥性能特點:本類藥物藥性寒涼,主入陰分,以清虛熱、退骨蒸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陰虛內熱所致的骨蒸潮熱及溫病后期,傷陰劫液所致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等虛熱證。常配清熱涼血藥和清熱養(yǎng)陰藥同用,以達標本兼治之效。清虛熱藥
2024-12-08 10:48
【總結】中藥學中藥學知識中藥學第一章中藥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fā)展?中藥,是指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認識和應用的藥物,也是人們對我國傳統(tǒng)藥物的總稱。中藥的認識和使用是以中醫(yī)學理論為基礎,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中藥學中藥學
2025-08-04 23:57
【總結】瀉下藥瀉下藥含義能引起腹瀉,或潤滑大腸,促進排便的藥物。性能功效質重沉降,歸大腸經(jīng)。瀉下通便,清熱瀉火,逐水退腫適應范圍里實證。如大便秘結,胃腸積滯,實熱內結及水腫停飲等。瀉下藥分類攻下藥、潤下藥和峻下逐水藥配伍方法里實兼表邪者——配解表藥兼正虛者
2024-10-16 13:08
2024-12-29 08:00
【總結】中藥學MateriaMedica【中藥】 中藥是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藥物。Chinesemateriamedica第一章 中藥的性能概說 中藥的性能是藥性理論的核心,是用中醫(yī)藥理論對中藥作用的性質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毒性等。四氣四氣即寒、熱
2025-03-01 11:32
【總結】中藥知識培訓,,中藥傳承,你我共同的責任!,,課件內容,一、目前國內中藥飲片的狀況1、國內中藥飲片質量問題2、國家對中藥飲片的關注二、中藥基礎知識三、道地藥材(概念和性能),近年來,我國中藥材種植的面...
2024-11-22 00:00
【總結】中藥調劑基礎知識(一)中藥調劑的基本知識處方:凡載有藥品名稱、數(shù)量等內容和制備任何一種藥劑的書面文件。處方格式:處方前記、處方正文、處方后記處方意義:技術意義、經(jīng)濟意義、法律意義處方管理制度:
2024-11-03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