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發(fā)表SCI或EI類英文文章的一些投稿經(jīng)驗發(fā)表SCI或EI類英文文章的一些投稿經(jīng)驗[轉(zhuǎn)載](20101126 14:19:14)英文投稿的一點經(jīng)驗【轉(zhuǎn)載】, 超出范圍的千萬別投,要不就是浪費時間。另外,每個雜志都有他們的具體格式要求,一定要按照他們的要求把論文寫好,免得浪費時間,前些時候,我的一個同事向一個著名的英文雜志投稿,由于格式問題,人家過兩個星期就退回來了,而且說了很多難聽的話,說投稿前首先就應該看清楚他們的格式要求;,特別是摘要,引言和結(jié)論部分,特別是摘要和結(jié)論不能重復,發(fā)現(xiàn)有很多論文這兩部分沒有差別, 個人認為, 摘要是引人入勝的“藥引子”,要留懸念。而結(jié)論是你論文得出的有證據(jù)的東西,要簡單明了(很多人寫了一大堆,把推測的結(jié)果都寫上,這種論文質(zhì)量很差)。另外,很多人認為數(shù)據(jù)越多, 發(fā)表的可能性越大,但經(jīng)過讀一些論文, 發(fā)現(xiàn)很多人的論文很爛, 感覺就是數(shù)據(jù)的簡單堆積,所以,論文的重點應該在觀點上,保證一篇論文一個新觀點,一定要找和你做研究內(nèi)容相近領域的專家作評閱人,最好是國外的,不是說國內(nèi)的不好,但就怕有人和你(或你老板)有過節(jié),而且國內(nèi)的很多所謂專家水平一般,且小心眼。 letter要簡單介紹你的工作的創(chuàng)新性,這樣便于論文的快速發(fā)表, 當然也應該客氣幾句,讓編輯感到心里舒服,主要是夸雜志好之類的話。有人寫coverletter,就是寫上題目、然后說很榮幸投稿之類地話,也有人干脆把摘要全寫上,這樣個人認為不好,一定用兩到三句話說明你論文“新”在哪,這個非常重要。,個人認為沒關系,必要的催信能夠讓人重視你的論文,一定要讓人感到,你的論文在這發(fā)不了,好多地方在等著發(fā)呢(但很多牛雜志,可不吃這套喲,人家不缺稿,嘿嘿).當然寫信的時候要客氣,說一些快速發(fā)表對于學術討論和促進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性之類的話。,就不投中文稿, 特別是不投中文雜志英文版, 好不容易憋了篇英文,還投到低水平的雜志,很不甘心。最重要的是國內(nèi)雜志要錢,而國外很多不要。自從國內(nèi)某雜志告訴我他們之所以收我很高的版面費是為了他們的生存時,我發(fā)誓包括以后我的學生就不再投中文雜志了(如果要投,對做材料的人,個人認為金屬學報不錯,目前收費低);, 按照審稿人的建議好好改你的論文, 只要堅持投稿, 就一定能夠被接收的, 如果論文被某雜志拒稿, 但不提倡降低雜志質(zhì)量再投(應該根據(jù)審稿人意見修改后找合適的雜志)。有人認為低影響因子的雜志一定中的幾率高, 我也這么認為,但一般低影響因子的雜志論文出稿比較慢!,是人都知道我們英語沒英國和美國人地道,但只要能表達清楚你要表達的意思就好了,而且等審稿人提出來時,一定要從頭到尾改一遍,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多次發(fā)論文后,你的英語寫作水平在一天天提高,拿兩年前的論文過來,自己都感覺寫得很爛。哈哈。(有好幾次,一些審稿人總說我英語不好,這肯定是母語為英語的審稿人,但回信中,我只能說俺英語不好,地球人都知道,但個人認為英語在科技論文里主要是能讓人懂我們的思想就夠了,而且我也沒有太多的錢去讓某些改論文的公司幫我做這些事)。再加兩封催稿信!英語不好,但意思表達到了。第一封,客氣點!Dear *** I submitted our latest work to your journal *** last want to know the review there are some reponses from the you please tell me the results so that I can deal with it as early as possible? Please understand me that fast publication of our work is important for appreciate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publication of the high quality thanks to you for your Regards Yours sincerely第二封, 很不客氣了,他們剛開始說他們的審稿周期很短,但近四個月了,也沒消息, .***I am sorry to make you in takes too long for reviewing my manuscript(***)which was submitted to Journal “***”.Generally, only about two months are necessary for the reviewing process on my usual submissions to other , I decide to withdraw this am sorry to make this understand my condition because the rapid publication of my work is important for me and our hope that I have chance to get a rapid publication in this Journal in you for your attention and kind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from:對于我們工科的學生,要想寫出論文來,必須有充足的數(shù)據(jù)及結(jié)論作為支撐,這里所說的數(shù)據(jù)不一定要很多,主要看你這些數(shù)據(jù)是否可以證明你論文中的結(jié)論。在寫論文時,不要把實驗數(shù)據(jù)或圖表往論文上面一放,只有描述而沒有解釋,這是編輯或?qū)徃迦俗畈幌肟吹降奈恼?,如果論文屬于這一類,評論信中多半會說這樣的論文為實驗報告,其實編輯和審稿人他們有時也想知道你是如何做出來的,為什么,也在學習。在做實驗前,就要考慮寫論文了,不要等到作了很多試驗,到頭來全是:無用!那就慘了。我的經(jīng)驗就是,在試驗前,你要考慮為什么要做這試驗(實驗背景及目的),怎么來做(實驗步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猜測可能會得到什么樣的結(jié)果(結(jié)論),通過這樣考慮之后,一篇論文的結(jié)構(gòu)基本上出來了,就等著看結(jié)果到底如何了,如果和自己猜想的一樣,自然可以寫論文按照預先設好的步驟。一旦結(jié)果不一樣,那就要恭喜你了,因為其中有很多東西需要你更深入的研究,可能還會有更大地創(chuàng)新內(nèi)容。對于寫文章,文筆也相當重要,有很好的數(shù)據(jù)結(jié)論但是表達不清楚也不行,應為編輯和審稿人必須為他們的雜志前途著想,他們想讓更多的人來讀他們的雜志從而提高影響力,所以表達必須很清楚,能夠讓專業(yè)人士和相關學科的人都能夠看明白你的論文意思。如果你的文筆不是很好,那就先看一看和你論文類似的文章,檔次越高越好,看看別人如何表達的,相似的地方可以模仿。在論文經(jīng)過自己幾次修改后,放他一兩天,再回過頭來看看,如果自己覺得沒有問題,那就給自己課題組有經(jīng)驗的老師或同學看看,看他們給你提出的意見(自己要判斷是否可取了)。選擇期刊很重要,要不然你投出去后,好消息的就幾天退回,懷消息就是幾個月退回說不符合雜志范圍。選擇期刊要根據(jù)自己論文的內(nèi)容,是否和期刊的作者指南相符,此時你最好選者幾個不同檔次的期刊,從高到低排列,預備被退稿。選擇好期刊后,嚴格按照期刊的投稿要求對論文進行排版,否則你的論文會被編輯退回(這樣的論文不在少數(shù)),然后大膽地投出去,不管它中不中。等待,特別是第一篇,等待是一個難熬的日子,總是希望投稿后很快就能夠收到消息,我曾經(jīng)也經(jīng)歷過,這也是一個成長過程。收到消息有三種情況,一、接收,恭喜!二、拒絕,不要氣餒,你可以認為編輯或?qū)徃迦瞬蛔R貨,當然要認真看拒絕信,看編輯或?qū)徃迦私o你的評論,這就是你論文向能夠發(fā)表前進了一步(一定要堅持,成為“拒無霸”就差不多了),修改后投向預先選好的檔次低一點的雜志,命中率就提高了。三、修改后再看,這就是一種無定性條件,這種情況一定要認真對待,認真修改,有條件叫有經(jīng)驗的老師幫助。如果你的論文曾經(jīng)被一個期刊發(fā)表過,接下來所作的工作繼續(xù)投向這個期刊,命中率就大多了。我寫出來我的經(jīng)驗,僅供大家參考,結(jié)合自己的情況進行處理。有的影響因子(IF)很高,50/60。比《Science》和《Nature》的還要高??赡苡幸幌略颍?)排名靠前的,一般都是綜述類期刊被引用率當然高。多為一些學會的年度報告什么的,大多是一些綜述性文章,一年也就一期,一期也就幾十篇。2)“綜合類”的排名一般比“專業(yè)類”的高。3)有些“不要錢”的比要錢的高,像《Science》和《Nature》上的文章一般30美元/一篇。而很多其他國家、政府和其他機構(gòu)給于經(jīng)濟支持的都不要錢。但并不是說要錢的都不是好文章。是不是只看影響因子高的?個人認為肯定不是,上面說了?!熬C合類”的一般比“專業(yè)類”的IF高。所以,即使你投的專業(yè)類的IF沒有綜合的高,但是這個綜合類的雜志在“業(yè)內(nèi)”人士心中比較高。所以可以選擇你所做領域的“權威級”刊物。發(fā)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能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你的工作,所有一定要發(fā)到跟你的研究方向最吻合的雜志。,文風很自由.,你只要沒有什么太大的語法錯誤,一般審稿人都不會說什么.對語言要求最苛刻的就是英國德國,就算要版面費,好像學校有規(guī)定可以報銷,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投。不要因為版面費的問題而顧慮。并不說要版面費的都是差的雜志,但有的可以申請減免。!每個雜志都要他的側(cè)重點和內(nèi)容要求。比如:有的相似的兩種雜志,有的側(cè)重“理論”像美國的《PHYTOPATHOLOGY》,而有的側(cè)重于“應用”和其他方面。如《PLANT DIS》。其次還有格式,每個雜志都它自己的格式(包括圖表什么樣,圖片什么樣),要看清楚投稿須知。:a)是不是國外的雜志都是SCI,這點肯定不是,有很多人見到一篇英文的文章就以為是SCI,還有寫雜志的中文版是被SCI收錄的。有人把《Science》雜志認為是SCI。有人拿本重大學報上的問我影響因子是多少?我真的無法回答。好像我國某個部門好像也在給個雜志算什么影響因子,都是時候把我都搞暈了。好像各個學報在國內(nèi)是有個什么影響因子。對于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b)SCI是不是高不可攀。這個各個專業(yè)、各個學科差距確實很大,有的就非常好發(fā)這個沒辦法。只怪我們選錯行了。就我這個方向來說沒有那么難。一般高水平的文章需要有些創(chuàng)新。最好是方法學的創(chuàng)新,但是方法學的創(chuàng)新沒有那么容易。一般可以改進一下。其次,中國是一個大國,別人要發(fā)文章一般要看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也需要中國的研究現(xiàn)狀,就需要我們的論文發(fā)出去。所以,如果你沒法進行方法學的創(chuàng)新那就在實驗材料上占優(yōu)勢,中國這么大的地方,很可能別人收集的實驗材料沒有你齊全,所以你再材料上就有了優(yōu)勢,就做了別人沒有做過的工作,就極有可能發(fā)高水平的論文。,你如何講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講的趣味昂然.一定要把自己的賣點突出來。所以大家如果覺得自己的工作做的不錯都可以試試往好的雜志投。大膽投稿的好處不管你寫的好不好(當然不能太差,錯誤一大堆),一定要大膽的投稿。老外審稿都是非常認真的,一般你打一些小的拼寫錯位都會幫你指出來。需要補做那些實驗,還有很多好的建議。他們會一一給你指出來。所以即使你的論文沒有被接收,也會得到大量的修改和建議。這樣你的就可以接著補做實驗,而且文章也變得更好了。說不定論文就上了一個新的層次,可以投更高水平的雜志。當然,有很多人不愿意補做實驗,或者做實驗不劃算,趕時間畢業(yè),混文憑......就把自己的論文降一個檔次。投在了較低的刊物上。感覺不可取。如何安排寫論文的時間。一般SCI從提交稿件到審結(jié)束大概要1~2個月,所以一般大多數(shù)人都是做完實驗之后再寫的,而我們剛開始寫英文的論文時很慢,一般要一兩個月,這樣周期就長了。所以我們可以一般做實驗一般寫論文。因為論文有的部分是固定的,一旦你的實驗技術路線出來了你的材料與方法,前面的引言中的國外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背景,所用的方法部分,都可以寫了,然后出來一個什么結(jié)果就可以像“填空“一樣往里面加,最后討論,摘要,編排格式?!鹤⒁狻唬赫撐牡挠懻摬糠趾苤匾灰f空話。平時做實驗室就要留心,多想想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問題應該怎么解釋。參考文獻。如果你參考的文章很多,到時候可能找你的論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可能都要一個月,而又不能胡亂寫,老外是很看重這個的,他通常會抽取一篇你的參考文獻,看看你是不是引用的上面的,有沒有引用錯誤等等。所以在你讀文先的時候,可以做讀書筆記,把好的,你認為有用的部分摘抄下來或者用電腦粘貼復制下來,注好是那篇文章、那些作者。這樣就會節(jié)約很多時間。『注意』:不要亂寫參考文獻,只要引用的都要要注明,沒有引用的不要往里面寫。把有價值的東西做好“讀書筆記”,節(jié)約寫論文中編排參考文獻的時間?!鹤⒁狻唬篴 參考文獻最好有1/3甚至1/2以上是近5年內(nèi)的文獻,這樣的論文會讓人感覺有水平些。b 其次,最好找一手的文獻,不要那種二手的文獻。對于審稿人提出的問題,要認真回答,你可以不同意他的看法,但要注意措辭,做到“不卑不亢”!就行,把你的觀點論據(jù)陳述好。,說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并討論透徹。再就是格式上要些清楚::......Q:......A:......A:......要一目了然,讓評審看的舒服。不要吧所有的問題混在一塊回答。自己看的都煩,不知道回答的是哪個。下面幾樓還有本人收集的一些資料,大家共享下。(由于來源比較雜,各個網(wǎng)絡沒法列出出處,見諒)*補充:對于選雜志確實比較困難,首先要選“對口的雜志”,對于影響因子暫不提。雜志從接受手稿到發(fā)表的周期很重要。很多你做的工作別人也在同時進行著。很可能你的工作先完成的,而你投的雜志周期很長,別人后完成的,但是投的雜志周期很短,可能會先于你的發(fā)表。這就很郁悶的。所以選雜志要注意周期。至于怎么選確實很困難。首先:你可以看看發(fā)表的論文從接收到正式出版要多少時間。其次:那就是問問投過那些雜志的人??梢詥栂潞湍阕鱿嗨茖嶒?,并且投過你感興趣的那些雜志的師兄師姐們。也可以在網(wǎng)上求助和搜集信息??傊x擇雜志是很很復雜的事情,要綜合考慮。,首先:不要一味地貶低別人的論文的價值,不要動不動就拿自己的“優(yōu)點”與他人的“缺點”比。要對別人的工作做“客觀的評價”。其次:忌諱用最高級,什么最先進、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