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2課時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探索【學習目標】了解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產生過程,明確不同階段黨對市場經濟的認識,正確理解黨對市場經濟問題的探索,支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一、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1.我國的改革首先從______開始,以____________為主的經濟責任制的實施,促進了我國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2024-12-08 23:59
【總結】訓練2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探索一、選擇題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我國農業(yè)集體經濟的一次偉大變革,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個變革主要是指()A.經營管理方式上的
2024-12-03 08:42
【總結】專題綜合檢測(1)通過引用史料,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列寧的新經濟政策進行正確評判。(2)結合毛澤東同志的《論十大關系》的相關內容,分析對農村改革的指導意義。(3)結合《論十大關系》的相關闡述,分析對于今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啟示。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
2024-11-29 22:07
【總結】第三講社會主義本質論?一、社會主義建設的首要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指出:“我們干革命幾十年,搞社會主義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只有四五十元,農村的大多數地區(qū)仍處于貧困狀態(tài)。這叫什么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DV3P10-11)鄧小平指出:?“寧肯要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的
2024-11-18 00:24
【總結】第二框斯大林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探索【考查清單】考查知識點對應題號啟發(fā)蘇聯經濟建設1斯大林對社會主義經濟規(guī)律的認識2、7斯大林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認識3、5、6、8、9、10斯大林對計劃與贏利之間關系的認識4A級基礎達標1.衛(wèi)國戰(zhàn)爭結束后,蘇聯用四年零三個月的時間提前完
2024-12-03 08:39
【總結】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探索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經濟,配置資源有兩種手段()A.行政命令和計劃調節(jié)B.計劃調節(jié)和市場調節(jié)C.計劃經濟和商品經濟D.計劃為主,市場為輔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資源配置的兩種手段。計劃和市場調節(jié)都屬于資源配置的手段。答案
2024-12-05 06:49
【總結】一九七九年和一九九二年的中國分別迎來了什么樣的春天?一、歷史性的跨越(鄧小平南巡講話1992年春;中共十四大)——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1、背景(1)國際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谷(2)國內政治經濟低谷——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信仰危機、國企困頓2、跨越的標志
2024-11-18 11:41
【總結】專題整合1.列寧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探索。新經濟政策關于市場與社會主義關系的主要觀點主要內容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以自由貿易代替貿易國有化和實物配給制;發(fā)展國家資本主義①在新經濟政策實施以前,列寧把商品貨幣看作社會主義社會的對立物。主張消滅市場經濟,消滅商品生產,并為消滅貨幣做好準備
2024-11-17 05:05
【總結】專題四、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初期探索25.斯大林對社會主義經濟規(guī)律的認識斯大林指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guī)律的特點和要求——用在基礎上使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
2024-12-08 09:34
【總結】1、什么是經濟發(fā)展模式和國情?如何認識中國的國情?經濟發(fā)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及其生產力要素增長機制、運行原則的特殊類型。國情:一個國家不同于其他國家的經濟、社會、文化、民族、地理、歷史和時代條件。如何認識:從經濟發(fā)展角度:發(fā)達國家是富有國—我國是貧窮國。從社會發(fā)展角度:發(fā)達國家是理性社會—我國是倫理社會。思維方式:隧道式轉變?yōu)榱Ⅲw式,兩分法轉變?yōu)槿?/span>
2025-06-07 21:16
【總結】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習題及答案導論一、簡述題1、簡單比較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分析方法。(1)西方經濟學——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在資源稀缺性前提下,研究一個社會是如何配置稀缺資源的。主要涉及人們如何作出決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體經濟如何運行等問題。遵循的是個體主義成本收益分析方法。(2)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從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出發(fā),認為經濟學研究對象是特定生產方式之下的社
2025-06-23 06:11
【總結】?1、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曲折而輝煌的歷程?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1982年9月,十二大“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有計劃的商品經濟”?1987年10月,十三大“國家調節(jié)市場,市場引導企業(yè)”。一、背景材料?1992年10
2024-11-18 11:40
【總結】第5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課標要求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認識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意義。1993-2020計劃經濟時期的各種票證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80年代的布票為什么當時要用這些票證??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于“一五計劃”末期,隨著三大改造的順利進行,逐漸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
【總結】第2課時斯大林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探索【學習目標】比較斯大林與列寧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探索成果,評析斯大林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理論,提高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初期探索的辯證分析能力。一、蘇聯經濟建設與五十年代初的爭論1.蘇聯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從1925年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先實現了__________,
【總結】【課堂新坐標】(教師用書)2021-2021學年高中政治專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探索課后知能檢測新人教版選修2一、選擇題1.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能夠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是因為()A.促進了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B.做到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相結合C.它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