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一、選擇題(11·日照)7.沿海地區(qū)與內(nèi)陸地區(qū)相比晝夜溫差較小,其主要原因是海水比沙石具有較大的A.比熱容B.內(nèi)能C.密度D.熱量答案:A(11·蘭州)10.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zhì)量相同的物質(zhì)甲和水加熱,它們的溫度隨加熱時間
2024-12-02 23:28
【總結】第2節(jié)同種生物的差異性一、選擇題1.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他們屬于()A.一個物種B.兩個物種C.三個物種D.不同物種2.小明家的貓生下一窩小貓,每只小貓的毛色都不相同,這種現(xiàn)象可以說明()[A.不同種的生物是有差異的B.小貓與貓媽媽是不同種的貓C.
2024-12-02 23:30
【總結】第七章生物多樣性第1節(jié)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一、選擇題1.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石是()A.生物的多樣性B.某種生物的數(shù)量C.生物的個體大小D.生物的繁殖能力2.地球上的生物物種約有()A.50多萬種
【總結】第3節(jié)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檔案(一)一、選擇題1.常用的長度單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2.下列單位換算過程中正確的是()A.=×1000毫米=3
2024-11-15 14:16
【總結】走進科學第1節(jié)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一、選擇題1.小王很喜歡《科學》課程。要進入奇妙的科學世界,下列說法和知識不正確的是()A.從探究身邊的問題著手B.留心觀察,認真思考C.書本上的知識肯定是對的D.學習前人積累的科學知識2.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自然現(xiàn)象的是(
2024-11-15 00:45
【總結】第9課科學技術【學習提示】學習本課,主要從歷法、數(shù)學和物理學三個方面去把握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臘的科技成就。歷法方面,主要是掌握古代埃及的太陽歷是迄今所知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太陽歷,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嘏c中國古代的歷法相聯(lián)系;數(shù)學方面,主要是掌握幾何學鼻祖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是世界上最早的公理化數(shù)學名著;物理學方面,主要掌握阿基米德是古希臘最負盛名的
【總結】人體的呼吸一、復習目標:1、了解呼吸道的組成和功能、呼吸頻率、肺活量。掌握肺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呼吸運動原理。2、理解氣體交換的原理,掌握呼吸的四個過程。驗證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3、了解呼吸系統(tǒng)的衛(wèi)生保鍵知識,了解煤氣中毒及預防措施。4、通過測量胸圍差及資料分析,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動手實驗的能力。二、復習過程
【總結】五、機械能水平預測(60分鐘)雙基型★,都能使汽車的動能發(fā)生變化.在下列幾種情況中,關于汽車的動能的說法正確的是().(A)質(zhì)量不變,速度增大到原來的2倍,汽車的動能變?yōu)樵瓉淼?倍(B)速度不變,質(zhì)量增大到原來的2倍,汽車的動能變?yōu)樵瓉淼?倍(C)質(zhì)量減半,速度增大到原來的4倍,汽車的動能不變
2024-11-16 15:20
【總結】第20課青銅鑄鼎同步測試基礎識記一、選擇題人類學會鑄造的第一種合金器皿,其元素有()①鉛②錫③鐵④銅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不正確的是()二.填空題,其工藝技術處于當時______。,不僅
2024-11-15 22:56
【總結】第2課原始農(nóng)耕文化同步測試基礎識記一、選擇題()或半定居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B.學會了種旱地作物養(yǎng)家畜和種植莊稼D.這些先民生活的地方氣候比較溫暖()水稻D
【總結】第12課東漢的盛衰同步測試基礎識記一.選擇題1.東漢建都于:()A.咸陽B.長安C.洛陽2.史稱公元25年劉秀所建政權為“東漢”的原因是:
2024-11-30 22:00
【總結】第6課商鞅變法與社會革新同步測試基礎識記一、選擇題1.春秋時期,最先成為霸主的是()A.齊桓公B.宋襄公C.楚莊王D.秦穆公2.在下列諸侯國中,既屬“春秋五霸”,又是
2024-12-02 23:43
【總結】BACD與數(shù)學交朋友課時3同步測試一、積累整合1、從A地到B地有兩條路,第一條從A地直接到B地,第二條從A地經(jīng)過C,D到B地,兩條路相比()答案:A2、A、B兩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16,B、C兩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21,那么C–A=.
2024-11-30 02:23
【總結】第4節(jié)生物資源及其合理利用一、選擇題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生物資源的是()A.糧食B.中藥C.食鹽D.花卉2.下列做服裝的原料中,來自于植物的是()A.綢緞
【總結】物質(zhì)的變化和性質(zhì)第一節(jié)物質(zhì)由微粒構成(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初步建立探究物質(zhì)構成的基本觀點和意識2.知道物質(zhì)由原子、分子或離子等微粒構成3.知道原子由原子核與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成,質(zhì)子和中子由夸克構成。教學重點:物質(zhì)由原子、分子和離子構成教學難點:對三種微粒的認識及原子的構教學過程: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