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s s內物體的位移是10 cm Hz cm 【解析】 根據(jù)周期是完成一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 s,=25 Hz,、負極大值表示物體的振幅,所以振幅A=10 cm, s初位置是10 cm,末位置是0,根據(jù)位移的概念有s=10 cm,、C、D項正確. 【答案】 BCD ,O為平衡位置,BC間距離是10 cm運動時間是1 s,則( ) s,振幅是10 cm ,通過的路程是40 cm s,振子通過的路程是40 cm 【解析】 振子從是半次全振動,故周期 s=2 s.振幅A=OB=BC/2=5 A錯. . 經過一次全振動,振子通過的路程是4A,兩次全振動通過的路程是40 cm,故C正確. t=3 s即振子完成次全振動,路程是s=4A+2A=30 . 【答案】 C 3.(2011上海單科,5)兩個相同的單擺靜止于平衡位置,使擺球分別以水平初速、在豎直平面內做小角度擺動,它們的頻率與振幅分別為和則 ( ) A. B. C. D. 【解析】 單擺的頻率由擺長決定,擺長相等,則頻率相等,選項A、B錯誤。由機械能守恒可知,小球在平衡位置的速度越大,其振幅越大,選項C對D錯. 【答案】 C 6.( ☆ 選做題)(2011上海盧灣區(qū)二模,17)一根輕繩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點,在O點有一個能測量繩的拉力大小的力傳感器,讓小球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做簡諧振動,由傳感器測出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s s s s 【解析】 小球每次經過平衡位置(最低點)時,速度最大,拉力最大。從最低點開始一個周期經過三次最低點,由圖可知,周期應為4 s,選項B、C正確。重力勢能變化為增大、減小,變化周期為2 s,選項D錯誤. 【答案】 BC ,若擺球質量增加為原來的4倍,擺球經過平衡位置時速度減小為原來的1/2,則單擺振動的( ) 、振幅都不變 、振幅都改變 ,振幅改變 ,振幅不變 【解析】 由單擺周期公式T=2知周期只與l、g有關,與m和v無關,設單擺最低點與最高點高度差為h,最低點速度為v,mgh=. 質量改變后:4mgh′可知h′振幅改變,故選C. 【答案】 C 7.(2011上海楊浦區(qū)二模,5)如圖所示,一彈簧振子在B、C兩點間做機械振動,B、C間距為12 cm,O是平衡位置, s,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cm s Hz 振動 【解析】 振幅指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應為圖中OB或OC,即6 cm,選項A錯誤。周期應為一次全振動的時間,即 s,頻率f=1/T=1 Hz,選項B對C錯。振子從O點出發(fā)到再次回到O點且振動狀態(tài)相同的過程才是一次全振動,選項D錯誤. 【答案】 B 1.(2010重慶卷,14)一列簡諧波在兩時刻的波形如圖中實線和虛線所示,由圖可確定這列波的( ) 【解析】 只能確定波長,不知道時間差或波的傳播方向,因此無法確定波速、周期和頻率. 【答案】 C 4.(2012河北保定模擬,14)一列簡諧橫波以4 m/=0時的波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