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專題二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含成語)1.[2022省卷,3]找出畫線詞語中使用錯誤的一個,寫在橫線上,并換一個意思相近的正確的詞語。(2分)萬頃大山經過大自然億萬斯年的雕琢,現(xiàn)出奇妙的景觀:有的如巍峨城堡,有的似一柱擎天,有的如金剛羅列,有的像侍女玉立,有的似猛虎凝神,有的若鷹隼展翅……景觀神奇變幻。這就是
2025-06-17 17:01
【總結】專題一 漢字書法傳承析命題·考易1.(2022·山西1題)中國書法歷經演變而產生不同的字體,如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請賞讀這幅書法作品,說出其字體,并用楷體將“少年易老學難成”的下一句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在田字格內。(2分)?????字體隸書試真題·練易??
2025-06-15 12:12
【總結】貴州常考標點符號的用法和區(qū)別一、頓號、逗號和分號名稱用法說明例句頓號(、)的停頓。正方形是四邊相等、四角均為直角的四邊形。間。他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辯解著。式,宜用頓號。今天下午,初中一、二年級的學生要進行籃球比賽。
2025-06-20 18:52
【總結】專題三 字音、字形及詞語的理解與運用析命題·考易1.(2022·山西3題)(改編)[畫說“初心”]“初心”是一個美好的詞匯,它關乎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請積極參與“學語文·悟初心”主題活動,完成下列各項任務。試真題·練易 為使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組展示了以上材料。細心的
2025-06-21 05:58
【總結】專題四病句辨析與修改1.(2022廣州,4,3分)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關鍵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夠實現(xiàn)。,中國出境游的公民素質明顯加強,境外受訪者多表示中國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T2航站樓已經全面啟用,這是建設廣州國際航空港的一項重大舉措。26公里,是由香港特區(qū)政府出資并委托港鐵公司建設和規(guī)劃的。
2025-06-26 22:38
【總結】專題二 詞語運用【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理解和運用常見成語的能力。A項,寬宏大量:形容人度量大。使用正確。B項,開卷有益:讀書總有好處。使用正確。C項,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使用正確。D項,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節(jié)奏。比喻雙方很容易一致。不符合句中“幾輪艱難談判”的語境。中考真題縱覽【答
2025-06-18 20:20
2025-06-18 20:16
【總結】專題六 名著閱讀析命題·考易1.(2022·山西5題)(改編)同學們以“細品數(shù)朵‘朝花’·感悟魯迅初心”為主題,繪制了下面的思維導圖,分享他們閱讀《朝花夕拾》的體驗。請你調動閱讀積累,在圖中①②③處填寫相應內容。(3分)試真題·練易答:①《父親的病》?、?示例)父親要求“我”在看五猖
2025-06-20 17:45
【總結】專題四語言綜合運用A組2022—2022年安徽中考題組五年中考1.(2022安徽,4)學校開展“親近經典”讀書活動,請你參加。(12分)[我閱讀我朗誦](1)小明在朗誦葉賽寧的《夜》時,遇到一些困難,請你幫助解決。河水悄悄流入夢鄉(xiāng),幽暗的松林失去喧響。夜鶯的歌聲沉寂了,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2025-06-20 21:23
【總結】專題二詞語積累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詞語積累的考查,已多年未單獨列項;直到2022年中考才以選擇題的形式納入考查,分值為3分。預計,2022年中考將繼續(xù)以此形式進行考查。同學們在平常學習時,要重視對課內外詞語及其意義的積累,并要學會判斷其在不同語境中運用是否恰當。[學生用書P16]中考對成語的考查,主要涉及下述四個方面
2025-06-21 07:07
【總結】專題四語言的運用A組2022—2022年河南中考題組五年中考1.(2022河南,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4分)丁香花香得濃烈,桂花香得甜潤,蘭花香得清幽,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花朵中有一種油細胞,里面藏著芳香油,①,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揮發(fā)的香味會吸引昆蟲前來傳授花
2025-06-21 06:57
【總結】專題五句子銜接與排序結合語境,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排列順序恰當?shù)囊豁検?3分)()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_______①一定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②那么,他的人生軌跡不會美好;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即使身處逆境、四面楚歌;④如果一個人的心總是被灰
【總結】專題三病句辨析與修改1.(2022河北,3)觀察下面四張圖片,回答后面的問題。(2分)?圖片四中的句子有語病,請?zhí)岢鲂薷囊庖?。修改意?
2025-06-20 19:31
【總結】專題八古詩文默寫1.[2022省卷,6]古詩文默寫。(共7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2)綠樹村邊合,______________。(孟浩然《過故人莊》)(3)__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_。(蘇軾《江城子&
2025-06-21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