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林覺民,(1886——1911),字意洞,號抖飛,福建閩侯人,生活在“逼地腥云、滿街狼犬”的清末,早年就志存高遠,立志反清革命,19歲結(jié)婚,20歲留學(xué)日本,參加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同盟會,1911年4月27日參加廣州起義失敗,成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這封信是他在廣州起義前三天,
2025-06-12 22:40
【總結(jié)】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戰(zhàn)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鄭國莆田(今河南鄭州)人?!读凶印?道家學(xué)派經(jīng)典著作之一,相傳為戰(zhàn)國時鄭人列御寇所作,實已散軼,今本為東晉張湛所集?!读凶印愤@部書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又帶有神話色
2025-06-14 21:36
【總結(jié)】?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國當代作家,生于陜北一個世代農(nóng)民家庭,1988年完成《平凡的世界》,作品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xiàn)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xiāng)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由此獲得茅盾文學(xué)獎,后因肝病早逝,享年42歲?!镀椒驳氖澜纭窂?982年開始構(gòu)思,到1988
2025-06-21 00:50
【總結(jié)】魯迅魯迅(1881-1936),我國偉大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本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開始用“魯迅”筆名創(chuàng)作,發(fā)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36年病逝于上海。作者簡介在初中我們學(xué)過他的作品有:
2025-06-20 22:33
【總結(jié)】蛇者說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xùn)|(今山西永濟)人。與韓愈共同倡導(dǎo)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世稱柳河?xùn)|或柳柳州。著有《柳河?xùn)|集》?!恫渡哒哒f》寫于作者在被貶永州時,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課文
2025-06-21 04:33
2025-06-21 04:12
【總結(jié)】作者簡介莊子,名周(約公元前369年-約前286年)戰(zhàn)國時哲學(xué)家,散文家,宋國蒙人。曾任蒙漆園吏,但不久辭去?!妒酚洝飞险f,“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可莊周并未接受,“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莊周一生貧困,他身居陋巷,
2025-06-20 19:44
2025-06-20 22:38
【總結(jié)】周國平?周國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哲學(xué)系,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哲學(xué)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xué)術(shù)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xué)》隨感集《人與永恒》詩集《憂傷的情欲》
2025-06-12 22:04
2025-06-20 18:57
【總結(jié)】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1988年,77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的宣言中說到:“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中國的孔子那里尋找智慧。從中國的孔子那里尋找智慧,就要從《論語》里面去尋找智慧。由此可見,孔子是一位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影響深遠的文化巨人
2024-12-13 18:53
【總結(jié)】鄧拓(1912—1966),原名鄧子健,筆名叫馬南邨、鄧云特,福建閩侯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當代杰出的新聞工作者、政論家、歷史學(xué)家、詩人和雜文家,他還是一位書畫收藏家。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證和論據(jù)。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
2025-06-20 20:51
【總結(jié)】23《孟子》二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025-06-21 04:47
【總結(jié)】《韓非子》韓非(約前280─前233),原系韓國貴族?!妒酚洝氛f他"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他和李斯同出于荀況門下,李斯自以為不如他。韓非見韓國之勢日益削弱,曾向韓王建議變法圖強,未被采納。后奮力著書,傳到秦國,受到秦始皇賞識,發(fā)兵攻韓,索取韓非。韓王遣韓非使秦,被留秦國,尚未見用,遭李斯、姚賈的嫉
2025-06-21 02:10
2025-06-20 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