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單元綜合檢測題 (檢測時間: 90分鐘 滿分: 100分 ) 一、選擇題 ( 每小題 3 分,共 42 分 ) 1 .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氣體是 ( ) A .氮氣 B . 氧氣 C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氣體 2 .關于 “ 物質 —— 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 —— 所屬反應類型 ” 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 .木炭 —— 發(fā)出白光 —— 化合反應 B . 硫 —— 微弱淡藍色火焰 —— 化合反應 C .磷 —— 大量白霧 —— 氧化反應 D . 石蠟 —— 發(fā)出白光,瓶壁有水霧 —— 化合反應 A A 3 . 下 圖裝置常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對該實驗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 A .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 .燃燒匙中的紅磷可以換成細鐵絲 C .該實驗可說明 N2難溶于水 D .紅磷的量不足會導致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大于 1/ 5 C 3 .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 .該實驗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約占 1/ 5 B .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 C .實驗前一定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D .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火焰熄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 D 4 .下列食品包裝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敗的是 ( ) A .填充空氣 B . 填充氮氣 C .填充二氧化碳 D . 抽成真空 5 .著片等易碎食品的包裝中常充入氮氣用于防腐 ( 如圖所示 ) ,主要是因為氮氣 ( ) A .沒有顏色 B . 沒有氣味 C .化學性質穩(wěn)定 D . 不支持燃燒 A C 6 .倡導 “ 低碳 ” 生活,從一點一滴做起。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 .步行代車 B . 循環(huán)使用教科書 C .出門隨手關燈 D . 亂砍濫伐森林 7 .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實驗所用氧氣過程中 ( ) A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B .將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 C .收集滿氧氣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 D .收集氧氣時,觀察到導管口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便開始收集 D A 8 .常溫下試管中放入碘和鋁粉沒有什么變化,滴入幾滴水后,觀察到其劇烈反應,還形成一股美麗的紫色煙霧,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鋁+碘 ― →碘化鋁 ” ,則水的作用是 ( ) A .氧化作用 B . 提供熱量 C .催化作用 D . 分解作用 9 .進行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有以下四個步驟,其中一定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