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在下列情況下,乘數(shù)最大的是( ) B. 2. 如果經(jīng)常項目上出現(xiàn)赤字,( ) D. 出口小于進口3. 在總需求與總供給的短期均衡中,總需求減少會引起( ) D. 國民收入減少,價格水平下降4. 下列選項在中不是M1組成部分的是() C. 定期存款5. 在下列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中,哪一個最可能是成本推動通貨膨脹的原因?( ) C. 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漲6. 周期性失業(yè)是指( ) B. 由于勞動力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yè)7. 失業(yè)率是指( ) D. 失業(yè)人口占就業(yè)人口與失業(yè)人口之和的百分比8. 如果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大量購買政府債券,下面哪一種情況不可能發(fā)生( ) C. 儲蓄減少 9. 在以下情況中,乘數(shù)最大的是( ) C. 10. 下列人員哪類不屬于失業(yè)人員( ) B. 半日工11. 由于經(jīng)濟衰退而形成的失業(yè)屬于( ?。?C. 周期性失業(yè)12. 菲利普斯曲線的基本含義是( ) C. 失業(yè)率上升,通貨膨脹率下降13. 當國際收支赤字時,一般來說要使用調整策略( ) C. 增加出口 14. 總需求曲線( ) D. 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名義貨幣供給增加會右移15. 決定國際間資本流動的主要因素是各國的( ) B. 利率水平16. ,政府減少100萬元稅收將使國民收入增加( ) C. 400萬元 17. 在國民收入決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大于潛在收入則會出現(xiàn) ( ) B. 通脹缺口18. 一般情況下,居民消費傾向總是( ) B. 總是小于1 19. 引致消費取決于( ) D. 收入和邊際消費傾向20.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編制的原則( ) D. 復式記帳原理1. 假定擠出效應為零,政府同時增加100萬元的支出和稅收將使國民收入( ) B. 增加100萬元3. “擠出效應”會使總需求水平保持不變,因為( ) A.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刺激會因利率上升和投資下降所抵消4. 投資乘數(shù)( ) B. 投資引起收入增加量與投資增加量之間的比例5. 政府實行出口補貼,會使總供給曲線( ) C. 下移 6. 中央銀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 B. 公開市場業(yè)務8. 公式I+G+X > S+T+M說明( ) D. 總需求大于總供給9. 可以稱為溫和的通貨膨脹的情況是指( ?。? C. 在數(shù)年之內,通貨膨脹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10. 緊縮性貨幣政策的運用會導致( ) C. 減少貨幣供給量,提高利率 11. 邊際儲蓄傾向等于( ) C. 1邊際消費傾向 12. 中央銀行降低再貼現(xiàn)率的時候,商業(yè)銀行增加貼現(xiàn)的目的一般是( ) C. 增加貸款 13. 平均消費傾向與平均儲蓄傾向之和( ) B. 等于114. 如果商業(yè)銀行沒有保留超額存款準備金,在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時候,商業(yè)銀行的儲備( ) A. 變得不足15. 物價水平上升對總需求的影響可以表示為( ) A. 沿同一條總需求曲線向左上方移動16. 當經(jīng)濟中存在失業(yè)時,應該采取的財政政策工具是( ) A. 增加政府支出 17. 假設條件如下:GDP最初是均衡的;之后,政府增加了20億美元的對商品和服務的購買;稅收沒有增加;;;在新的均衡條件下沒有產生通貨膨脹,那么,新的GDP將( ) D. 上升4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