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L 單元 烴的衍生物 目錄 L 單元 烴的衍生物 ....................................................................................................... 1 L1 鹵代烴 ...................................................................................................................... 1 L2 乙醇 醇類 ............................................................................................................... 3 L3 苯酚 ....................................................................................................................... 13 L4 乙醛 醛類 ............................................................................................................. 15 L5 乙酸 羧酸 ............................................................................................................. 22 L6 酯 油脂 .............................................................................................................. 28 L7 烴的衍生物綜合 .................................................................................................... 36 L1 鹵代烴 【題文】(化學卷 2020 屆天津一中高三上學期零月月考( )) 20. 下列實驗方案中 ,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知識點】化學實驗操作 C3 L1 H5 【答案解析】 D 解析: A、沒有酸化,故 A 錯誤; B、 加入稀硫酸后,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能將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而干擾實驗,所 以不能實現(xiàn)實驗目的,故 B錯誤 ; C、應該加入淀粉 KI,故 C 錯誤; D.溶解度大的物質(zhì)能向溶解度小的物質(zhì)轉(zhuǎn)化,將FeCl3溶液加入 Mg( OH) 2懸濁液中,振蕩,可觀察到沉淀由白色變?yōu)榧t褐色,說明 Fe( OH)3的溶解度小于 Mg( OH) 2,所以能實現(xiàn)實驗目的,故 D正確; 【思路點撥】 本題考查了實驗方案評價,明確實驗原理是解本題關鍵,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來分析解答,易錯選項是 AB,注意:用硝酸銀檢驗溴離子時要先中和過量的堿,為易錯點. 2 【題文】(化學卷 2020 屆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試卷( )) 7.下列方法或操作正確且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序號 實驗目的 方法及操作 ① 比較水和乙醇中羥基氫的活潑性強弱 用金屬鈉分別與水和乙醇反應 ② 欲證明 CH2=CHCHO 中含有碳碳雙鍵 滴入 KMnO4酸性溶液,看紫紅色是否褪去 ③ 證明蛋白質(zhì)在某些無機鹽溶液作用下發(fā)生變性 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銅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餾水中 ④ 檢驗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將少量溴乙烷與 NaOH 溶液混合共熱,充分反應并冷卻后,向溶液中加稀 HNO3 酸化,再滴加 AgNO3溶液 ⑤ 判斷不同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大小 比 較不同反應的反應熱數(shù)據(jù)的大小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知識點】化學實驗操作 實驗鑒別 L1 L4 M4 【答案解析】 C 解析: 水 比 乙醇中羥基氫的活潑性強 ,和 Na 反應現(xiàn)象是浮游溶響紅,而乙醇與 Na反應現(xiàn)象相反,故①正確;醛基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故②錯誤;蛋白質(zhì)鹽析可逆,故③正確;溴乙烷中的溴不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的,故需要用水解或消去反應將 Br原子變成離子在進行檢驗,先加入稀硝酸進行酸化去除雜質(zhì),在滴加硝酸銀看是否有黃色沉淀生成,故④正確;反應速率與反應熱無關,故⑤錯誤;所以正確的 是①③④選擇 C 【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課本上一些常見的化學實驗操作及實驗現(xiàn)象,因而平時學習是應更多關注基礎知識。 【題文】(化學卷 2020 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學校新高三起點調(diào)研考試( ))實驗室里用乙醇和濃硫酸反應生成乙烯,乙烯再與溴反應制 1, 2 一二溴乙烷。在制備過程中部分乙醇被濃硫酸氧化產(chǎn)生 CO SO2,并進而與 B 幾反應生成 HBr 等酸性氣體。 已知: CH3CH2OH濃 H2S O41 7 0 ℃CH2= CH2 ↑ + H2O (1)用下列儀器,以上述三種物質(zhì)為原料制備 1, 2 一二溴乙烷。如果氣體流向為從左到右, 正確的連接順序是 (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 ): B 經(jīng) A①插人 A 中, D 接 A②; A③ 接 接 接 接 。 3 (2)裝置 C 的作用是 。 (3)裝置 F 中盛有 10 % Na0H 溶液的作用是 。 (4)在反應管 E 中進行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處理上述實驗后三頸燒瓶中廢液的正確方法 是 。 【知識點】化學實驗 J1 L1 L2 【答案解析】 解析:( 1) C 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直接連接在反應容器上,先除雜 F,在加成 E,最后尾氣吸收 G ( 2) C 容器可防倒吸,作為安全瓶 ( 3)在制備過程中部分乙醇被濃硫酸氧化產(chǎn)生 CO SO2,兩者都可以和 NaOH 反應 ( 4)加成反應有上無下,沒有條件 ( 5)廢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防止污染水源 【思路點撥】本題主 要考查了乙醇消去、乙烯加成為主體的化學實驗操作題,題型較為基礎,難度中等。 L2 乙醇 醇類 【題文】(理綜卷 2020 屆河北省唐山市高三 9 月模擬考試( )) 38.【化學 ——選修 4 5 有機化學基礎】( 15 分) 芳香族化合物 A,分子式為 C9H9OCl,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D 為含有八元環(huán)的芳香族化合物。 A 與其它物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如下圖所示: ( 1) A 的結構簡式為 。 ( 2) A→ E 的反應條件為 ; C→ D 的反應類型 為 。 ( 3)寫出 B→ C 第 ①步的反應方程式 。 ( 4) B 的一種同系物 F(分子式為 C8H8O2)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則含有 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寫出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 4 個峰的一種結構簡式 。 ( 5) 已知: 由甲苯及其它 必要物質(zhì)經(jīng)如下步驟也可合成 B: 反應 I 的試劑及條件為 :反應 IV 所用物質(zhì)的名稱為 ; 反應 III 的化學方程式為 。 【知識點】 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zhì) L2 L4 L6 【答案解析】 ( 1)C H C H 2 C H OC l( 2 分) ( 2)氫氧化鈉醇溶液 加熱( 2 分) 酯化(取代)反應( 1 分) ( 3)( 2 分) C H C H 2 C H OO H + 2 C u ( O H )2 △ C H C H 2 C O O N aO H + C u2 O ↓ + 3 H 2 O+ N a O H Cu2O+3H2O 5 ( 4) 10( 2 分) C H 3 C O O H C H 3 O O C H C O O C H 3 O O C H 3任 寫 一 種 ( 2 分) ( 5) Cl2 光照 ( 1 分) 乙醛( 1 分) C H 2 O H + O 2C u△ 2 +C H O 2 H 2 O( 2 分) 解析 : (1)根據(jù)框圖中給出的結構逆向推斷, E含碳碳雙鍵, E 由 A 通過消去反應形成,結合 D 為含有八元環(huán)的芳香族化合物 ,即可得到 A 的結構:C H C H 2 C H OC l。 ( 2) A→ E 的反應 是氯原子的消去,所以反應 條件為 氫氧化鈉醇溶液 、 加 熱 。根據(jù) D 為含有八元環(huán)的芳香族化合物 , C→ D 的反應 是 2 個 C 分子發(fā)生酯化反應,通過形成 2 個酯基得到八元環(huán) ,所以 類型為 酯化(取代)反應 。 ( 3) 醛基能夠被新制氫氧化銅氧化得到羧基: C H C H 2 C H OO H + 2 C u ( O H )2 △ C H C H 2 C O O N aO H + C u2 O ↓ + 3 H 2 O+ N a O H ( 4) B 的一種同系物 F 包含羧酸和酯,共 10 種, 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 4 個峰的結構簡式 如答案。 ( 5) 甲基上的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類似甲烷的氯代反應,反應物是氯氣,條件是 光照。 ( 6) 根據(jù)信息醛與醛加成得到羥基醛,所以 IV 所用物質(zhì)的名稱為 乙醛 , 反應 III 從醇類得到醛類需要催化氧化完成, 化學方程式為 : C H 2 O H2 + O 2C u△ 2 +C H O 2 H 2 O。 【思路點撥】 本題考查了 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zhì),突出了官能團間的轉(zhuǎn)化,關鍵是理解課本上的代表物的性質(zhì),熟練書寫常見方程式。 【題文】(理綜卷 2020 屆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中學高三 8 月月考( )) 30.( 16 分)丙烯酸乙酯(化合物 Ⅳ )是制備塑料、樹脂等高聚物的重要中間體,可由下面路線合成: C H 2 = C H C H O C H 2 = C H C O O H S O C l 2 C H 2 = C H C C lO C H 3 C H 2 O H C H 2 = C H C O O C H 2 C H 3C r O 3反 應 ①反 應 ② 反 應 ③ Ⅰ Ⅱ Ⅲ Ⅳ OOCCH3 6 ( 1) 化合物 Ⅳ 的分子式 為 , 1 mol 化合物 Ⅳ 完全燃燒消耗 O2為 mol。 ( 2) 化合物 Ⅱ 能使溴水褪色,其反 應方程式為 。 ( 3)反應 ②屬于 反應,化合物 Ⅰ 可以由化合物 Ⅴ (分子式為 C3H6O)催化氧化得到,則化合物 Ⅴ →Ⅰ 的反應方程式為 。 ( 4)化合物 Ⅵ 是化合物 Ⅳ 的同分異構體, Ⅵ 含有碳碳雙鍵并能與 NaHCO3 溶液反應放出氣體,其 核磁共振氫譜峰面積之比為 1: 1: 6,則化合物 Ⅵ 的結構簡式為 。 ( 5)一定條件下, 化合物 CH3HO 也可與化合物 Ⅲ 發(fā)生類似反應 ③的反應,則得到的產(chǎn)物的結構簡式為 。 【知識點】 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zhì) L2 L4 L7 【答案解析】 (1)C5H8O2 ; 6; (2)CH2=CHCOOH+Br2→ CH2BrCHBrCOOH (3)取代 2CH2=CHCH2OH+O2Cu??2CH2=CHCHO+2H2O (4) (5) 解析: ( 1) 化合物 Ⅳ 的一個分子有 5 個碳原子、 8 個氫原子、 2 個氧原子, 分子式 為 C5H8O2,1 mol 化合物 Ⅳ 完全燃燒消耗 O2為 :( 5+21) =6mol。 ( 2) 化合物 Ⅱ 的分子結構中含碳碳雙鍵,與 溴水 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