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 緒論 第二節(jié) 抗彎強度 第三節(jié) 規(guī)范強度計算公式 第四節(jié) 梁的整體穩(wěn)定計算 第五節(jié) 焊接組合梁的局部穩(wěn)定和加勁肋設(shè)計 第六節(jié) 薄板屈曲后強度 第七節(jié) 考慮腹板屈曲后強度的梁設(shè)計 第八節(jié) 型鋼梁的截面設(shè)計 第九節(jié) 焊接組合梁的截面設(shè)計 第十節(jié) 梁的拼接 第五章 受彎構(gòu)件 ? 概念: 承受橫向荷載,樓蓋梁、吊車梁、檁條、橋梁等; ? 分類: 第一節(jié) 緒 論 實腹式 格構(gòu)式: 當跨度超過 40m時,最好采用格構(gòu)桁架 型鋼截面: 加工方便、制造簡單、成本低; 組合截面: 型鋼沒法滿足強度和剛度要求時; ? 梁格: 縱橫交錯的主次梁組成的平面體系 ( 1)簡式梁格:單一主梁 ( 2)普通梁格:分主、次梁 ( 3)復(fù)式梁格:分主梁及橫、縱次梁 ? 梁板共同作用: ( 1)共同工作:組合樓板 ( 2)不共同工作:一般的鋼筋混凝土樓板 第一節(jié) 緒 論 第二節(jié) 抗彎強度 ? 截面 正應(yīng)力 發(fā)展三個階段: ( 1) 彈性 階段:承受動力荷載 ( 2) 彈塑性 階段:靜力荷載或者間接動荷載 ( 3) 塑性 階段: ? 截面彈塑性階段抗彎承載力: ? 矩形截面: (1)彈性階段: (2)塑性階段: (3)彈塑性階段 : ? 截面形狀系數(shù): ? ? ? ?000/e p e pepyyyA A A Ay y e p y e pAAfyM y dA y f dA y dA y f dAyyf y dA y dA f I y W f W Wy???? ? ? ?????????? ? ? ? ? ?????????? ? ? ???20 / 2 , / 6 , 0 ,e n p y n yy h W b h W W M W f? ? ? ? ?20 0 , / 4 , 0 ,p p n e p p n yy W b h W W M W f? ? ? ? ?y py pM M M??/f p nS M M?y y f yM M S M???y n yM M W f?????部分截面發(fā)展塑性( 1/4截面, a=h/8)為極限狀態(tài): 式中: γ 為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按 P172,表 。 有兩種情況下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取 γ = ; 第三節(jié) 規(guī)范采用強度計算公式 一、彎曲正應(yīng)力 ()()( ) ( )xyxyx y x n y nM fW? ???二、抗剪強度 VwxftIVS ???? 方法: 剪力流 理論分析,假定沿薄壁 厚度方向 均勻分布; wt:S(1) 當計算腹板上任一點豎向剪應(yīng)力時:為計算剪應(yīng)力處以上或以下毛截面對中和軸 x的面積矩; (2) 當計算翼緣上任一點的水平剪應(yīng)力時:以左或右毛截面對中和軸 x的面積矩; 為計算剪應(yīng)力處截面厚度; 三、腹板局部壓應(yīng)力 flt Fzwc ????移動集中吊車輪壓 固定集中荷載(支座反力) 式中 F —— 集中荷載,對動力荷載應(yīng)乘以動力系數(shù); ? —— 集中荷載增大系數(shù),對重級工作制吊車輪壓, ? = 1 . 3 5 ;對其它荷載,? = 1 . 0 ; l z —— 集中荷 載在腹板計算高度處的假定分布長度,對跨中集中荷載,l z = a +5 h y +2 h R ;梁端支反力, l z = a + 2 . 5 h y + a 1 ; a —— 集中荷載沿跨度方向的支承長度,對吊車輪壓,無資料時可取 5 0 m m ; h y —— 自梁頂至腹板計算高度處的距離; h R —— 軌道高度,梁頂無軌道時取 h R =0 ; a 1 —— 梁端至支座板外邊緣的距離,取值不得大于 h y 。 當計算不能滿足時,對承受固定集中荷載處或支座處,可通過設(shè)置橫向加勁肋予以加強,也可修改截面尺寸;當承受移動集中荷載時,則只能修改截面尺寸。 式中 F —— 集中荷載,對動力荷載應(yīng)乘以動力系數(shù); ? —— 集中荷載增大系數(shù),對重級工作制吊車輪壓, ? = 1 . 3 5 ;對其它荷載,? = 1 . 0 ; l z —— 集中荷 載在腹板計算高度處的假定分布長度,對跨中集中荷載,l z = a +5 h y +2 h R ;梁端支反力, l z = a + 2 . 5 h y + a 1 ; a —— 集中荷載沿跨度方向的支承長度,對吊車輪壓,無資料時可取 5 0 m m ; h y —— 自梁頂至腹板計算高度處的距離; h R —— 軌道高度,梁頂無軌道時取 h R =0 ; a 1 —— 梁端至支座板外邊緣的距離,取值不得大于 h y 。 當計算不能滿足時,對承受固定集中荷載處或支座處,可通過設(shè)置橫向加勁肋予以加強,也可修改截面尺寸;當承受移動集中荷載時,則只能修改截面尺寸。 ( 2 ) 梁的剪應(yīng)力 在橫向荷載作用下,梁在受彎的同時又承受剪力。 對于工字形截面和槽形截面,其最大剪應(yīng)力在腹板上,其計算公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