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體積守恒教學目標: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知識與技能:在不計損耗的情況下,獲得體積的守恒性經驗。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動手建立量的守恒,即體積守恒性的經驗。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教學重難點:理解量的守恒。教學過程: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一、引入階段1.游戲引入:捏橡皮泥游戲
2024-11-19 14:06
【總結】四年級第二學期數(shù)學期終綜合卷班級姓名學號成績計算部分(48%)一、直接寫出得數(shù)(8%)+=÷10=444×25=1087+1013-=2-=×100=+(-)=(
2024-11-28 12:53
【總結】第二學期四年級數(shù)學期終綜合卷班級姓名學號得分一、計算部分1.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shù)(1)+=(2)-=(3)5+6-1=1111(4)10×=(5)÷100=(6)17×
2024-11-15 10:30
【總結】數(shù)射線(千)教學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千以內數(shù)在數(shù)射線上不同的定位、定序。2.讀出數(shù)射線上所在位置上字母所表示的數(shù)。3.會找一個數(shù)的左、右鄰數(shù)和該數(shù)相鄰的整十數(shù)。過程與方法:1.會進行數(shù)的大小比較,總結比較大小的方法。2.進到、退到相鄰的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總結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2024-11-18 19:26
【總結】(滬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連乘、連除(一)連乘1.工人叔叔裝了3箱奶粉,一共有幾聽?這道題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需要什么信息?你是怎么想的?2.填空:(1)4×2×9(2)5×6×2=□×9
2024-11-28 12:56
【總結】一、填空。1.數(shù)學書大約重200()2.一袋食鹽重500()3.一袋洗衣粉重2()4.電梯可載重1000()5.一塊香皂重125()6.一蝴蝶重2()7.()是2020近似數(shù)8.1000是()的近似數(shù)9.表示物體的長短,可以用()或(
【總結】東南西北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引導學生識別東、西、南、北及其表示的方法。2.知道走一個路段的含義。能力目標:1.根據路線圖,能夠知道目的地。2.根據目的地,畫出路線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教學重、難點:識別東南西北各方向。21世紀教育
2024-11-19 14:09
【總結】應用題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正確掌握三位數(shù)加、減、乘加應用題的解題方法。2.熟練掌握三位數(shù)加、減、乘加混合運算。3.會將答案用回到生活實際中去檢驗。能力目標:1.通過搜集、整理信息,會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并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2.在問題解決中訓練思維,發(fā)展解決應用題的能力。情感目標:通過具體
【總結】二年級第二學期復習卷班級()姓名()計算部分一.計算11’250-120=26÷6=5×6÷5×6=159+236=5×6-3=15×5-9×
【總結】數(shù)射線(千)教學目標:1.能把千以內數(shù)在數(shù)射線上定位,定序。2.能讀出數(shù)射線上字母所表示的數(shù)。3.能正確找出一個數(shù)的鄰數(shù)。教學重、難點:將原有的知識遷移到千以內數(shù)上。教學準備:多媒體(或投影片),數(shù)射線。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一、復習
2024-11-19 14:10
【總結】角教學目標:1.能夠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2.知道角的大小只與它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而與所畫的它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能力及合作意識。教學重、難點: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1.觀察圖片,找“角”。(簡單介紹有關改革開放給上海帶來的巨大變化。)
2024-11-28 03:50
【總結】小學二年級(下)數(shù)學期末試題姓名_______成績_______得分一、填空。(23分)1、五千三百零八寫作(),2046讀作()。2、用
2024-11-11 09:09
【總結】輕與重教學目標:1.通過看、掂或借助工具的方法進行輕與重的比較。2.通過觀察、驗證等學習活動,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3.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提倡合作的精神,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重點:知道并會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輕與重的比較,能用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結果。教學難點:在運用工具比較時,培養(yǎng)同學們動手的能力。教學準備:21世紀教育
【總結】東南西北教學目標:1.學生能對東南西北4個方位進行識別,會用東南西北來描述圖上物體所在方向。2.認識表示東南西北的4種符號,并會運用符號記錄行走路線。3.能進行簡單的路線描繪,感受“東南西北”方向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重、難點:1.用東南西北來描述圖上物體所在方向。2.用東南西北4個符號描繪行走路線。教具準備:
【總結】輕與重【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并比較物體的輕與重。2.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并進行比較。[能力目標]通過生活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游戲、實踐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教學重點】通過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得出物體的輕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