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第10章浮力單元測試一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一個物體重為4N,然后將該物體浸沒在水中,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yōu)?N,則該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7NB.4NC.3ND.1N2、形狀不同的鐵塊和鉛塊,浸沒在水中不同的深處,如果受到的浮力相等,則可以判斷它們的(
2024-11-15 14:53
【總結(jié)】第七章力單元測試題(二)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在實驗室里,常用的測量力的工具是:()A.停表B.彈簧測力計C.天平D.溫度計2.端午節(jié)賽龍舟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習(xí)俗。小麗和她的同學(xué)一起在公園人工湖上舉行龍舟比賽,使龍舟向前行駛的力的施力物體是:()A.船槳B.湖
2024-11-29 05:23
【總結(jié)】八年級物理簡單機械專題練習(xí)練習(xí)1.如圖所示,用豎直向上的力F勻速拉動較長的杠桿,,拉力大小為8N,。人做的有用功為 J,該杠桿的機械效率為 ,此杠桿屬于 ?。ㄟx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練習(xí)2.如圖所示,杠桿AB在豎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將一物體緩慢勻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體時采集的信息:OA/mOB/m物重G/NA端上升的高度h/mB端下降的距
2025-04-04 02:14
【總結(jié)】龍溪中學(xué)2020-2020八年級物理(下)第一學(xué)月檢測題班級姓名考號一選擇(33分)1.如圖1所示,電壓表用來測L2兩端電壓的電路是()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024-11-15 01:28
【總結(jié)】最新簡單機械單元測試題含答案(word) 一、簡單機械選擇題 1.如圖所示甲、乙兩套裝置所用滑輪質(zhì)量均相等,用它們分別將所掛重物在相等時間內(nèi)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豎直向上...
2025-04-02 03:26
【總結(jié)】專題七簡單機械作圖簡單機械作圖主要有畫力或力臂、畫最小力、畫滑輪組繞線等。是中考的高頻題之一。畫力臂的方法技巧??谠E:“一找點,二畫線,三作垂線段,四標長和短”。步驟方法一找點首先在杠桿的示意圖上,確定支點O二畫線用虛線畫出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的延長線三作垂線段從支點O
2025-06-12 13:39
【總結(jié)】北京市王平中學(xué)2018年初二物理簡單機械綜合檢測1.如圖所示,質(zhì)量不計的一塊長木板AB可繞O點無摩擦轉(zhuǎn)動,且OA=1m,OB=3m。在A端掛一個配重P,體重為400N的小濤站在B點時,P對地面的壓力為300N,當(dāng)小濤走到距O點
2025-04-04 02:15
2025-06-12 12:48
【總結(jié)】本章整合
2025-06-17 21:53
2025-06-18 12:26
【總結(jié)】八年級物理第十二章復(fù)習(xí)課一、簡單機械1.杠桿的五要素①支點O、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②圖示杠桿的力臂杠桿例:畫出圖中力F對支點O的力臂l。FOl例一塊截面積為矩形ABCD的均勻金屬塊重
2025-03-12 13:41
【總結(jié)】2017—2018學(xué)年度下學(xué)期八年級物理單元檢測(六)姓名班級分數(shù)一、單項選擇題:1.如圖1所示,利用了動滑輪的是()圖12.杠桿在生產(chǎn)生活中普遍使用。圖2所示的工具在使用過程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圖2,如果
2025-06-26 08:39
【總結(jié)】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第五節(jié)《其他簡單機械》導(dǎo)學(xué)案【學(xué)習(xí)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定滑輪、動滑輪。2.知道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3.會根據(jù)要求使用和組裝滑輪組。過程與方法1.經(jīng)歷探究定滑輪、動滑輪工作特點的過程,進一步掌握用觀察、對比來研究問題的方法。2.經(jīng)歷組裝滑輪組的過程,學(xué)會按要求組裝滑輪組的方
2024-12-09 09:53
【總結(jié)】第2節(jié) 滑輪一、定滑輪二、動滑輪三、滑輪組: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的裝置。:既可以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輪組提起重物時,動滑輪上有幾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提起物體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喗M的特點滑輪組省力的多少取決于吊著動滑輪的繩子的段數(shù),而跨過定滑輪的繩子,包
2025-06-12 12:36
【總結(jié)】第1節(jié) 杠桿一、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如圖所示)(1)支點(O):杠桿可以繞著轉(zhuǎn)動的固定點。(2)動力(F1):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3)阻力(F2):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4)動力臂(l1):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5)阻力臂(l2):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二、杠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