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植物化學(xué)分類學(xué)方面進(jìn)一步確認(rèn)該分類的合理性。云南黃果冷杉作為中國的特有樹種,我們的化學(xué)成分研究工作對(duì)其分類學(xué)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xué)意義。第一章 冷杉化學(xué)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jìn)展 化學(xué)成分研究對(duì)冷杉屬植物的化學(xué)成分研究始于 20 世紀(jì) 40 年代,從冷杉屬植物中已分離鑒定了大約 277 個(gè)化合物,化合物的類型主要為萜類,尤其是三萜。此外還包括黃酮,木脂素以及少數(shù)酚類、甾體、脂肪酸和脂肪醇等。而最新研究表明,香豆素、降二萜也廣泛存在于冷杉中,進(jìn)一步豐富了冷杉中化合物的種類。2008 年至今,文獻(xiàn)又相繼報(bào)導(dǎo)從冷杉中分離鑒定了大約100個(gè)化合物,其中不乏骨架新穎的倍半萜、黃酮[1]。 三萜類 三萜是冷杉中的一類主要成分。從冷杉中分離得到的三萜主要有兩類:羊毛脂甾烷型(lanostane)和環(huán)阿爾廷烷型(cycloartane)。而近兩年分離得到的三萜也都屬于這兩種類型,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從秦嶺冷杉和庫頁冷杉種分離得到的三萜多為側(cè)鏈為內(nèi)酯環(huán)的三萜。到目前為止,已報(bào)道的三萜約有88個(gè)[2]。 二萜類 此前報(bào)導(dǎo)的二萜主要是松香烷型二萜(abietane)和勞單烷型二萜(labdane),Kaneko等人還報(bào)道過從日本冷杉中得到的一個(gè)海松烷型二萜(pimarane)。最近兩年發(fā)現(xiàn)的二萜類化合物主要來自于長(zhǎng)苞冷杉和秦嶺冷杉。 降二萜類 降二萜類化合物是楊獻(xiàn)文等人首次從冷杉植物中分離得到的類型,此類化合物主要以松香烷型居多,其中又以降三碳(C15, 16, 17)的podocarpenes居多,其次是降一碳(C16或C18)松香烷化合物。此外還有降二碳(C14, 15)的勞丹烷型二萜[3]。 倍半萜類 到目前為止,倍半萜是分離得到的骨架類型最多的一類化合物,而這類化合物主要是揮發(fā)性成分。目前報(bào)道的倍半萜多為從主要類型有鏈狀型(acyclic),吉碼烷型(germacrane),蛇麻烷型(humulane),雪松烷型(himachalane),愈創(chuàng)木烷型(guaiane, dodecane),沒藥烷型(bisabolane),桉烷型(eudesmane),杜松烷型(cadinane)。但是近兩年報(bào)導(dǎo)的該類成分并不多。冷杉屬植物分離得到的黃酮類化合物主要含黃酮,黃酮醇,查爾酮及其苷,主要來源于A. amabilis,A. pindrow。此外還首次發(fā)現(xiàn)C4C4相連的雙黃烷醇abiesanol A[9]?;衔?46是從冷杉屬植物中分離得到的53個(gè)黃酮類化合物。113為雙黃烷醇類(diflavanols),1431是黃酮及黃酮苷類(flavones);3234為黃酮醇類(flavonols); 3541是二氫黃酮類(flavanones);4247為二氫黃酮醇及其苷類(flavanonols);4850是黃烷3醇類(flavan3ols);5153為查爾酮類(chalcones)。 R1 R2 4 H OH 5 OH H 6 OH OHR1 R2 R31 H OH H2 OH H H3 H OH OH R1 R2 7 H OH 8 OH H 9 H H 10 OH OH11 R=αOH12 R=βOH 18 R=H19 R= TPC TPC= 17 R= R1 R2 26 TPC CPC 27 CPC CPC 28 CPC TPC TPC= CPC= R1 R2 R320 H TPC H21 H H TPC22 TPC H TPC23 H TPC TPC24 H H caffeoylTPC= R1 R2 R3 R4 R5 R625 H H H H H H29 OMe H H OMe CH3 H30 OMe H H OMe CH3 OMe31 Glc OMe OMe OH H OH32 OH OH OH OH H H33 OH H H H H H34 OH OH H H H H R1 R240 H H41 OH H42 H OH43 OH OHR1 R2 R337 Glc O H H38 OH Glc H39 H OMe CH3R1 R2 R344 H H Glc 4745 H Glc H46 OH Glc H R1 R2 R348 OH βO H OH49 H βO H OH50 H αO H OH R1 R2 R351 H OMe OH52 CH3 OH OH53 H OH OMeTable 1 Flavonoids from Abies speciesNo.Compound class and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