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赤壁【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走近作者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折戟
2025-06-19 12:04
【總結】24.詩詞五首1.給加點字注音。(12分)結廬.()車馬喧.()東籬.()烽.火()搔.更短()簪.()角.聲()燕脂.()提攜.()折戟.()嗟
2025-06-20 17:00
【總結】周亞夫軍細柳?[漢]司馬遷?《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司馬遷,字子長,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他年輕時漫游全國各地,豐富了閱歷,了解了社會。漢武帝元封三年,其父司馬談去世,他繼任太史令,開始廣泛閱讀史料,著手《史記》的寫作。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漢將李陵辯護被捕下獄,受到宮刑。出獄后,滿懷悲憤,以極大的毅
2025-06-18 14:20
【總結】春望作者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朝代唐評價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稱為“詩圣”作品風格以古體詩、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為主;詩作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被稱為“詩史”代表作品《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及“三吏”(《新安吏
2025-06-15 01:06
【總結】24詩詞五首,體會情感,背誦詩篇。,了解詩的藝術特色。學習目標飲酒(其五)【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詩人、辭賦家。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走近作者陶淵明現存的作品,大都寫于歸隱之后,有詩一百六十多首,辭賦散
2025-06-21 05:09
【總結】春望作者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朝代唐評價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稱為“詩圣”作品風格以古體詩、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為主;詩作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被稱為“詩史”代表作品《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
2025-06-19 12:14
【總結】24詩詞五首第六單元文本背誦名句理解默寫自測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賞析:“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閑適
2025-06-20 06:49
【總結】課堂·導入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自號五柳先生,東晉文學家,潯陽柴桑人。29歲時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歸隱。后陸續(xù)做過鎮(zhèn)軍參軍、建威參軍等小官,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41歲再出為彭澤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以田園生活為題材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是田園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詩風平淡自然,極受后人推
2025-06-20 20:34
【總結】24詩詞五首第一課時基礎達標1.找出各組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并在橫線上加以改正。(1)結廬.(lú)悠.然(yōu)搔.更短(shāo)(2)燕.凝(yàn)金鱗.(lín)
2025-06-20 20:44
【總結】古詩詞默寫第24課詩詞五首古詩詞默寫一、飲酒(其五)(陶淵明)古詩詞默寫文本背誦名句理解默寫自測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進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賞析:此句中“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進離世俗后心靈的自得、閑適、
2025-06-12 00:31
【總結】白日依山盡,孤帆遠影碧空盡,馨香盈滿袖,……詩歌是我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她言簡卻意蘊綿長,她字字璣珠,她以最簡潔的語言,營造最豐富的意境,表達最貼切的情感。黃河入海流。唯見長江天際流。路遠莫致之。方法指導:;、讀通大意、讀懂主題。
2025-06-21 06:05
【總結】12唐詩五首第一課時情境導入中國是詩的國度,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博大精深,有很多傳世佳作,它們內涵深刻,意存高遠,包含許多哲理。學習一點古詩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強修養(yǎng),豐富想象。唐詩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集大成者,達到了后人難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國詩歌史上的最高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唐詩五首》,隨著詩人的生花妙筆,走進他們的
2025-06-19 02:48
2025-06-19 04:31
【總結】一、定向導學賣炭翁一、定向導學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唐著名詩人,自號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因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后改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寫,詩歌應該為了反映現實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白居易留給后人的詩近三千
2025-06-20 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