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yùn)的重新發(fā)現(xiàn)、思索、把握和追求。 表面看來似乎是無恥地在貪圖享受 ,腐敗 ,墮落 ,其實(shí) ,恰恰相反 ,它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深刻地表現(xiàn)了對人生 ,生活的極力追求 ?!安蝗顼嬅罏ⅲ环w與素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為樂當(dāng)及時,何能待來茲 。 在《古詩十九首》中,充滿了中下層文人的追求情欲生活的氣息,對于榮譽(yù)、地位的庸俗渴望,把感官享受作為麻醉精神替代品的迷亂,對脆弱生命不能承擔(dān)愿望之輕的無奈,甚至對放蕩生活的追憶和沉醉。” [5]感傷的情調(diào)和享樂主義的思潮 ,正反映當(dāng)時文士對人生的珍惜和執(zhí)著 。他們意識到生命有限,要求在有限的時間 中珍惜自己的生命,及時行樂的種種表現(xiàn)中實(shí)際充滿著對生命的強(qiáng)烈眷戀和無可奈何的的心情,這應(yīng)被看作是覺醒時對人生價值追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漢末文人所以把生死問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從不同的角度,對生命,對死亡進(jìn)行剖析。 在《古詩十九首》 中,對生的短促是從對死的觀照中發(fā)現(xiàn)的。這種領(lǐng)悟和認(rèn)識,正是他們生命覺醒的確證,是他們對人的主體生活與生命追求的開始。在追求人生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是“生年不滿百”。在與死亡和永恒的抗衡中 ,詩人充滿了無力感 ,因?yàn)榍逍训乜吹搅松亩虝汉退赖挠篮?, “人生寄一世 ,奄忽若飆塵?!?(《生年不滿百》 ),“浩浩陰陽移 ,年命如朝露?!?(《驅(qū)車上東門》 ),“人生非金石 ,豈能長壽考 ?” (《回車駕言邁》 ) 這是人的生命意識的覺醒 ,對懸在頭頂?shù)乃劳龅慕箲]和恐懼 ,思考著短暫的個體生命和永恒的時間的對立。 生 離死別是人生中無法回避的主題,《古詩十九首》將這一主題揮發(fā)的淋漓盡致,德州學(xué)院 中文系 2020 屆 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 畢業(yè)論文 9 可以說,它是一種真正的表現(xiàn)生命主題的文學(xué) 。 正因?yàn)槿祟?“ 必然要死亡 ”, 才引發(fā)人們對長生的幻想 ; 對死亡的本能恐懼 ,導(dǎo)致了人類悲哀情緒的勃發(fā)。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死亡把無限變成了有限,它是生命無法逾越的大限,人生的意義也由此而生,因此人生意義的確立,往往是從思考死亡開始的,人們在思考“死”的過程中,會形成不同的價值觀和人生 哲學(xué),在《古詩十九首》之前,傳統(tǒng)的儒家對“死”是采取回避態(tài)度的。述而》)“ 未知生,焉知死 ? ”(《論語儒家重視生命過程中道德價值的實(shí)現(xiàn),強(qiáng)調(diào)道德價值要高于個體生命?!豆旁娛攀住分械氖咳藙t有著直面死亡的勇氣,并且思考著死亡 。 《古詩十九首》對死亡的思考,符合了社會心態(tài)的真實(shí)形態(tài)。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東漢末文人的低徊吟詠都是基于對“生命短促、人生無常”的痛切而清醒的認(rèn)識,生總是與死相對存在,正因?yàn)楦惺艿剿劳鲭S時在窺視自己,詩人們就加倍強(qiáng)烈的體會到生命的可貴、生活的美好。正因?yàn)槿绱?,《古詩十九首》關(guān)于死亡的詠嘆才那么驚心動魄、真 切感人。詩人們重視生命價值,積德州學(xué)院 中文系 2020 屆 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 畢業(yè)論文 10 極去體現(xiàn)生命價值,在對生命存在的珍惜中滲透一種對生命意識的深深憂患?!豆旁娛攀住窂?qiáng)烈而集中地表達(dá)生存與死亡的命題,面對人生觀、人生哲學(xué)、個體生命等問題作出了人生的抉擇,它對個體生命之死亡大限做出清醒而痛苦的體認(rèn),在冰冷的歷史中凸顯了脆弱的生命的存在。 四、小結(jié) 《 古詩十九首》是文人個體意識強(qiáng)化的體現(xiàn),是文人自我覺醒的開始。它以“千古五言之祖”之名反映了人性的崛起, 詩中文的覺醒、人的覺醒,是整個建安時期“文的自覺”、“人的自覺”的前奏 , [6]因而在文學(xué)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正如 鐘嶸的《詩品》贊頌 “ 文溫以麗,意悲而遠(yuǎn) ?? 驚心動魄,可謂一字千斤 ”。s concern for the individual value and thinking. Make contribution in the Psalms establish a business ambition, Life is short and the wailing of the impermanence of life and the 德州學(xué)院 中文系 2020 屆 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 畢業(yè)論文 11 awakening of self consciousness of life, so that people in the era of literary consciousness of Life Consciousness be strengthened, It shows the end of Han Dynasty and lower classes living conditions and mind of literati course, reveal their life and values 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reasons, in Chinese literature widened literature theme of life, so that individual life consciousness has bee a mon sense of the times, but also make pilot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ry. Key Words:《 Nieen Ancient Poems》 。 The state of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