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氣的受熱過程》教學設計B鹽池縣高級中學趙玲霞【課標要求】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窘虒W目標】1、使學生記住大氣受熱的完整過程: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太陽輻射到達地表和地表把熱量傳給大氣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以及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這兩個作用。2、學生要能夠自選或運用給定的圖表準確而完整地解釋“大氣的受熱過程”。3、學生要能夠運用這部分知識
2024-07-18 17:43
【摘要】第三章大氣的垂直分層和大氣受熱過程第3課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zhì)運動和能量交換必修Ⅰ考點1大氣溫室效應的原理由上圖可知,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太陽暖大地”除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長較短的紫外線,水汽和二
2025-01-13 05:02
【摘要】大氣環(huán)境第三節(jié)二、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三、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四、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五、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一、大氣的垂直分層P43活動:,對流層和平流層的氣溫分別是怎樣變化的?,對流層與人類的關系最為密切?平流層適合于飛機飛行?氣溫(℃)高度(
2025-07-16 23:31
【摘要】1、隨高度的上升,對流層和平流層的氣溫分別是怎么變化的?對流層—氣溫隨海拔增高而降低;平流層—氣溫隨海拔增高而增加。2、為什么說對流層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因為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3、為什么平流層適合于飛機的飛行?因為該層以平流運動為主有利于高空飛行高層大氣特點:氣溫先隨高度遞減后
2025-07-16 05:53
【摘要】1大氣受熱過程原理考點熱度★★★☆☆大氣的受熱過程(1)兩個來源①地球大氣受熱能量的根本A太陽輻射。②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B地面輻射。(2)兩大過程①地面增溫: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夠透過大氣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溫。②大氣增溫:地面被加熱,并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向大氣傳遞熱量。(3)兩大作用①削弱作用:大氣層中的水汽、云層、塵埃等對太陽輻射的吸
2024-09-14 23:22
【摘要】微專題: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及運用【例題剖析】下圖是30°N,32°E附近某區(qū)域的航拍影像,其中深色部分為耕地和居民區(qū),淺色部分為沙漠區(qū)。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1.導致該區(qū)域景觀差異的主導因素是A.地形B.氣溫C.降水D.河流2.白天耕地和居民區(qū)氣溫低于沙漠區(qū)的原因主要是A.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B.大氣逆輻射弱C.地
2025-05-12 01:54
【摘要】大氣的受熱過程及大氣運動練習題一、選擇題 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據(jù)此回答1~2題。1.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測試 ( )。 A.溫室效應 B.熱力環(huán)流 C.海陸熱力差異 D.風的形成2.下列地理現(xiàn)象的成因與該實驗原理相同的是 ( )。 解析 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沙石的晝夜溫差遠大于水,體現(xiàn)出了海陸(下
2024-09-15 04:56
【摘要】思考:月球晝夜溫差為什么比地球大?——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與人類的關系:包圍地球的空氣稱為大氣。大氣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類的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我們生活在大氣底部,大氣的狀態(tài)和變化,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發(fā)展,人類對大氣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
2025-07-18 10:33
【摘要】2017年9月17日高中地理作業(yè)大湖湖泊與湖岸之間存在著局部環(huán)流,下圖為我國某大湖東湖岸某時刻實測風速(m/s)垂直剖面圖,完成下列各題。1.形成大湖湖泊與湖岸之間局部環(huán)流的根本原因是A.湖、岸地形高低差異B.湖、岸熱力性質(zhì)差異C.湖、岸太陽輻射差異D.湖、岸植被類型差異2.圖示環(huán)流最明顯的時間可能是A.夏季白天B.夏季晚
2024-09-15 04:33
【摘要】高考地理復習(第一輪)第三節(jié)大氣環(huán)境(一)讀右圖,思考問題:1)大氣垂直分層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大氣溫度、密度等物理特征的變化2)各層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與垂直分層有何聯(lián)系?同一垂直層內(nèi),溫度垂直變化的趨勢一般一致。溫度變化轉(zhuǎn)折處,往往也是兩個垂直層之間的分界高度。3)閱讀教材和資料,完成下表內(nèi)容的填充。對流
2025-07-17 08:17
2025-07-15 20:10
【摘要】大氣的受熱過程及應用01基礎知識記牢[主干知識通讀]【主干研讀】1.能量來源(1)根本來源:(圖中A)。(2)直接熱源:(圖中B)。2.兩大過程(1)地面受熱:大部分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射到地面,使
2024-09-15 05:06
【摘要】 大氣受熱過程教案設計 大氣的受熱過程教案【課題】大氣受熱過程【教學內(nèi)容】地理必修Ⅰ(人教版)第二章第二節(jié)第一部分《大氣的受熱過程》【課型】新授課【課程標準】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課標...
2025-01-17 01:19
【摘要】基礎知識回顧一、大氣的垂直分層基礎知識回顧字母名稱溫度變化原因與人類的關系A氣溫隨高度增加而是該層大氣的直接熱源,離地面越高,獲得的熱量越少最密切,云、雨、霧、雪等天氣現(xiàn)象均發(fā)生在本層B氣溫隨高度增加而
2025-01-13 00:31
【摘要】預備:大氣的組成成分及其作用三大組成成分作用干潔空氣氧含量21%、氧化作用氮含量78%、減弱氧化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溫室效應”臭氧吸收紫外線、影響氣溫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強烈吸收長波輻射、溫室效應固體雜質(zhì)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影響大氣溫度和質(zhì)量
2025-01-20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