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 . 35176。 C . 55176。 第 1 題圖 C 2 . (2 017 ,則 ∠ E 的度數(shù)為( ) A . 56176。 C . 26176。 第 2 題圖 D 3 . (201 7 B . 15176。 D . 25176。 1 . (2 017 , ∠ C = 36176。 B . 44176。 D . 24176。 , E 為BC 延長(zhǎng)線上一點(diǎn), ∠ ABC 與 ∠ ACE 的平分線相交于點(diǎn)D ,則 ∠ D 的度數(shù)為 ( ) A . 15176。 C . 20176。 第 2 題圖 A 3 . 如圖,在等邊三角形 ABC 中,點(diǎn) D 、 E 分別在邊BC 、 AB 上,且 BD = AE , AD 與 CE 相交于點(diǎn) F ,則 ∠ DFC的度數(shù)為 ( ) A . 30176。 C . 45176。 第 3 題圖 D 4 . 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中線把這個(gè)等腰三角形的周長(zhǎng)分成 36 和 63 兩部分,則其腰長(zhǎng)為 ( ) A . 21 B . 24 C . 24 或 42 D . 42 D 【解析】如圖,等腰三角形 ABC 中, AB = AC ,中線為 BD ,設(shè) AB = 2 x ,則 AD = DC = x ,底邊 BC 為 y ,依題意得: ( 1)?????2 x + x = 36 ,x + y = 63 ;或 (2)?????2 x + x = 63 ,x + y = 36 ,由 (1) 得?????x = 12 ,y = 51 ,此時(shí)三邊長(zhǎng)為 24 , 24 , 51 , 不能構(gòu)成三角形,由 (2) 得?????x = 21 ,y = 15 ,此 時(shí)三角形三邊長(zhǎng)為 42 , 42 , 15 ,能構(gòu)成三角形,故三角形的腰長(zhǎng)為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