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 .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總是具體的。”這種觀點是(B ) A .強調認識對實踐的作用B .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檢驗作用C .認為認識可以脫離實踐 D .認為實踐可以脫離認識 20 .承認我們知識的相對性就(D ) A .必然歸結為詭辯論 B .必然歸結為懷疑主義 C .必然歸結為不可知論 D .可以防止認識的僵化 21 .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边@說明 ( B ) A .自然界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B .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C .人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 D .人具有認識自然的能力 8 .科學家尼葛龐蒂說:“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chuàng)造出來。”這兩句詩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D )A .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B .事物是本質和現(xiàn)象的統(tǒng)一 C .事物的發(fā)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tǒng)一 D .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 11 .中國古代哲學家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說的錯誤在于割裂了( D )A .內因和外因的關系 B .矛盾統(tǒng)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 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12 .辯證法的否定即“揚棄”,它的含義是指( D ) A .拋棄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的組合 C .純粹的否定 D .既克服又保留 13 .唯物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 A )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狀態(tài) C .結構和功能 D .源泉和動力 14 .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是( A ) A .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 B .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關系C .抽象與具體的關系 D .唯心辯證法與唯物辯證法的關系15.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這說明( C ) A .意識是主體的自由創(chuàng)造 B .意識不受客體影響 C .意識受主體狀況的影響 D .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 16 .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論的意義是(D ) A .否定了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 B .改變了人類意識活動的規(guī)律性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識的能動活動 D .豐富了物質和意識相互關系內容 17 . “歷史是邏輯的基礎,邏輯是歷史的修正”,這一觀點是( B ) A .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B .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觀點 C .片面強調邏輯重要性的觀點 D .割裂歷史與邏輯統(tǒng)一的觀點18 . “從個別到一般,從一般到個別”的思維方法是( A )A .歸納與演繹 B .分析與綜合 C .抽象到具體 D .實踐到認識 19 .辯證思維方法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是( D ) A .從實踐到認識的過程 B .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C .思維生成現(xiàn)實具體的過程 D .在思維中形成“多種規(guī)定的統(tǒng)一”的過程1 . C 2 . C 3 . A 4 . C 5 . D 6 . B 7 . B 8 . C 9 . A 10 . D 1 1 . D 12 . D 13 . A 14 . A 15 C 16 . D 17 . B 18. A 19 . D1 .馬克思主義認為,從實踐的活動機制看,實踐是( A )A .主體與客體通過中介相互作用的過程 B .道德行為和政治活動 C .科學實驗 D .生活、行為、現(xiàn)實、實事等感性活動 2 .實踐的主體是( B ) A .絕對精神 B .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識 3 .實踐的客體是( D )A .絕對精神的對象化 B .客觀物質世界 C .人的意識的創(chuàng)造物 D .進人主體的認識和實踐范圍的客觀事物 4 .實踐的中介是( A ) A .各種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運用的程序和方法 B .對一事物存在和發(fā)展有聯(lián)系的各種要素的總和 C .構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總和 D .受命于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5 .馬克思主義認為,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是指( D ) A .主體對客體的物質欲望和要求 B .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C .主體對客體的改造和變革的結果 D .客體對于主體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 . “社會上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這首童謠包含的哲學原理是( A ) A .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 B .事物是變化的 C .事物的現(xiàn)象是本質的表現(xiàn) D .事物的量變引起質變10.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李嘉圖 D .威廉 一、單項選擇題 1 .馬克思主義理論從狹義上說是(C )A .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 B .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C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 D .關于資本主義轉化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的學說 2 .馬克思主義理論從廣義上說是( A )A .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fā)展B .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 C .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D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 3 .作為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是指( A )A .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fā)展 B .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 C .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D .列寧創(chuàng)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 4 .人類進人 21 世紀,英國廣播公司( BBS)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千年思想家”網評,名列榜首的是(A ) A .馬克思 B .愛因斯坦 C .達爾文 D .牛頓 5 .在 19 世紀三大工人運動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A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B .英國憲章運動 C .芝加哥工人起義 D .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6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是( C )A .工業(yè)革命 B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C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 D .階級斗爭 7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 B )A .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迫 B .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 C .工人罷工和起義 D .工人運動得到了“農民的合唱” 8 .提出價值規(guī)律是“一只看不見的手”是( B )A .馬克思 B .亞當 斯密 C .大衛(wèi) 配第 9 .馬克思恩格斯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了英國古典經濟學理論是( C )A .辯證法 B .歷史觀 C .勞動價值論 D .剩余價值論 10 .馬克思把黑格爾的辯證法稱為( A )A .合理內核 B .基本內核 C .精髓 D .核心 11.被馬克思恩格斯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諷刺家”的是( B )A .費爾巴哈 B .傅立葉 C .歐文 D .圣西門 1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成為東西方矛盾焦點和帝國主義政治體系最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國家是( D )A .德國 B .奧地利 C .中國 D .俄國 13 . “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這個論斷的含義是( A )A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 .哲學的存在方式是物質 C .無產階級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無產階級掌握哲學就由自為階級轉變?yōu)樽栽陔A級 14 .馬克思主義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 .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tǒng)一 B .與時俱進 C .科學性與階級性的統(tǒng)一 D .科學性15.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 C )A .辯證唯物主義 B .歷史唯物主義 C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D .唯物主義 16 .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根本的本質屬性是( A )A .科學性 B .革命性 C .實踐性 D .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