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S網”,并且解算出54系和80系兩套坐標成果。為了消除長度投影變形,在E級GPS網解算之前,首先計算高程抵償面的高程,再以國家三角點“糧庫東”為原點,將其他三角點坐標投影到抵償高程面上,最后使用投影后的三角點坐標進行控制網的平差計算。E級GPS觀測的基本要求如下:1) 衛(wèi)星截止高度角大于15176。連接點上的接收機在不同組的觀測中,重新架設儀器,并改變儀器高,以避免產生系統(tǒng)誤差。控制測量用靜態(tài)GPS測量方式建立E級基礎控制網,該網包括23個E級GPS靜態(tài)控制點和6個國家控制點,它們分別是“xx站(Ⅳ)”、“xx點(Ⅳ)”、“xx西南(Ⅳ)”、“尖山(Ⅲ)”、“糧庫東(Ⅳ)”、“xx北(Ⅱ)”,E級點的編號為ME0ME0…。a 起算數據的來源所有控制點54系、80系坐標成果均由xxx測繪局資料室提供。 方法設計 控制測量1994年初始地籍調查和2003年城區(qū)變更地籍調查時,雖然做過1954年北京坐標系的基礎控制,但隨著城市外延和部分道路的重新硬化,加上當時設置的控制點標志簡單(多為鋼釘),原有的控制點已破壞殆盡,對城市外延部分更是空白,因此不能滿足此次變更地籍測量的需要。15177。177。10177。5177。 完成的實物工作量a ㎞2b 完成地籍調查宗地數3207宗地c 完成變更地籍調查宗地數1152宗地d 填寫地籍調查表1022宗地e 布測GPS E級點23個f 布測圖根控制RTK點156個g 繪制1:500標準分幅圖679幅h 繪制宗地圖3167幅I 繪制控制點點之記161個J 錄入宗地屬性3189宗地k 地籍縮編圖、土地利用現狀掛圖3 遵循的基本規(guī)程、規(guī)范《城鎮(zhèn)地籍調查規(guī)程》(TD100193)《城市測量規(guī)范》(CJJ899)《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規(guī)范》(GB/T183142001)《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guī)程》(TD/T10142007)《xxx第二次土地調查技術補充規(guī)定》《地籍圖圖式》(CH500394)《地形圖圖式》(GB/79291995)《縣級以下行政區(qū)劃代碼編制規(guī)則》(GB/T10114—2003)。在1954北京坐標系轉換成1980西安坐標系成果時,由于每塊宗地的面積較小,因此產生的總體變性不大,對于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宗地內部地物來說已經能夠滿足要求。3) 對于初始地籍調查和變更地籍調查成果中,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界址點解析坐標成果,通過求解的轉換參數,將界址點的1954年北京坐標成果直接轉換為1980西安系坐標成果進行使用。2) 初始地籍測量時的控制點到目前已基本消失殆盡,2003年變更地籍調查時所做的GPS點雖有部分保存下來,但當時多以鋼釘作為標志,近幾年xxx市各行業(yè)測量時設立的標志點也較多,有的路口同時存在幾個標志點,使用時也較為困難(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必須用點之記進行確認。在變更的基礎上,2004年建立了CLC地籍管理系統(tǒng)。此次調查工作比例尺為1:500,圖件采用計算機繪制。圖件采用手工繪制,無電子文檔。 可以利用的已有資料情況 原有地籍調查成果的利用情況a 原有地籍調查成果xxx市的初始地籍調查于1994年完成,采用1954年北京坐標系高斯投影3度帶第39帶,中央子午線117176。1988年,xxx被國家設立為經濟制改革開放試驗區(qū)。全市以濱州鐵路為界分為南、北兩個調查區(qū),南區(qū)用地多為鐵路用地和居民住宅用地,北區(qū)用地種類較多,包括商服、工礦、住宅、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及其他用地。22′22″—49176。20′17″—117176。2 測區(qū)基本概況 測區(qū)概況xxx市北與xxx接壤,南、西、東與xxx為鄰,㎞2。1 工程任務的概述 任務名稱xxx市第二次土地調查技術總結 任務性質 為了全面查清xxx市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掌握真實準確的土地基礎數據。利用南方公司開發(fā)的二調版處理基礎數據、成果分類、分析等。 本次變更調查是在xxx2003年12月完成的xxx市變更地籍調查的地籍資料基礎上進行的,土地調查的比例尺為1:500。土地調查成果直接為國土資源科學管理、社會經濟宏觀決策提供基礎依據,對國民經濟生活影響極為深遠。 CASS two tone urban version.II目錄0 前言 11 工程任務的概述 2 任務名稱 2 任務性質 22 測區(qū)基本概況 3 測區(qū)概況 3 可以利用的已有資料情況 3 原有地籍調查成果的利用情況 3 完成的實物工作量 43 遵循的基本規(guī)程、規(guī)范 54 施工測量基本方法設計 6 精度要求 6 GPS測量精度要求 6 界址點精度要求 6 方法設計 6 控制測量 6 細部測量 8 地籍測量 8 權屬調查 9 原地籍圖的轉換 11 內業(yè)整理 13 資料整理 13 圖件編繪 14 屬性錄入 15 數據統(tǒng)計匯總 18 提交成果 19 儀器、設備等 205 檢查驗收及問題分析 21 檢查驗收的方法 21 實體檢查 21 自檢、互檢、專檢 21 問題分析 216 結束語 23致謝 24參考文獻 25附錄A 26 Xxx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0 前言按照國務院的統(tǒng)一部署,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已全面啟動。 cadastral map。關鍵詞:地籍調查;地籍圖;宗地圖;CASS二調城鎮(zhèn)版。在內業(yè)過程中,采用“CASS二調城鎮(zhèn)版”內業(yè)成圖。:xxx市第二次土地調查技術總結 外文題目:TECHNICAL DESIGN OF THE SECOND LAND SURVEY IN xxx設 計 者:xxx專 業(yè):工程測量技術班 級: xxx指導教師:xxx畢業(yè)設計(論文)共 28 頁 圖紙共 0 張完成日期 年 月 答辯日期 年 月xxx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摘要第二次土地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并對調查成果實行信息化、網絡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調查、統(tǒng)計制度和登記記錄,實現資源信息的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土地宏觀調控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本文結合xxx市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實際情況,介紹了xxx市城鎮(zhèn)地籍調查的技術路線和要求、工作思路以及調查成果應用計劃等,為當前xxx市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開拓了視野,并提供科學的技術支撐。主要繪制地籍圖、宗地圖、街坊圖等。AbstractThe second land survey is a major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trength survey aimed to identify a prehensive national land use, landbased master real data, survey resul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management,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land surveys, statistics system and the registration records, resource information, social services, to mee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land and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needs. This paper xxx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xxx introduced the technical line and Cadastral survey require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