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B 伙伴交往 C 角色學習 D 自我同一性 9。條件性抑制主要有: A 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B 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C消退意志和外抑制 D 分化抑制和超限抑制 7。馮特對心理學最深遠的貢獻是: A對感覺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為實驗科學的心理學 C對神經傳導速度的測量 D 發(fā)展了最小覺差的方法 : A 對無生物學意義的刺激作出反應 B 對具有信號意義 的刺激作出反應 C 對具有生物學意義的刺激作出反應 D 以上都對 4。單項選擇( 1*20=20) 1。 2020 年 普通心理學 一。 3。 2。論述(任選一題, 23 分) 1。沙赫特的激活歸因情緒理論 4。心理學研究通常涉及的三類變量 2。氣質的血型說 四。從眾 2。兒童言語獲得的單詞句階段出現在: A 6個月左右 B 1歲左右 C 18個月左右 D 3歲左右 三。能很好的解釋注意分配現象的注意理論是: A早期選擇模型 B中期選擇模型 C晚期選擇模型 D 單通道模型 8。無脊椎動物的心理發(fā)展基本上處于: A 感覺階段 B 知覺階段 C 思維萌芽階段 D 抽象思維階段 6。馮特隊心理學的最深遠貢獻是: A對感覺元 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為實驗科學的心理學 C對神經傳導速度的測量 D 發(fā)展了最小覺差的方法 4。 下列心理學研究方法中,不屬于相關法的是: A 觀察法 B 調查法 C 測驗法 D 實驗法 2。單項選擇( 1。1 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歷年試題 西南師范大學 (1996,1998,20202020, 2020) 04 年西南師范大學試題(含統(tǒng)計) 一 . 問答題 (10分 /題 ) 1, 撰寫實驗報告必須包括的內容 . 2, 多因素實驗的優(yōu)點 . 3, 情緒研究中的生理指標 . 4, 記不起來了 . 5, 假設檢驗的原理和步驟 . 二 . 實驗設計題 (30分 /題 ) 1, 按信號檢測論原理設計一個實驗 ,自行編寫一系列相關數據 ,并進行統(tǒng)計計算 . 2, 設計一個關于思維的實驗 ,要求有一定創(chuàng)新性 . 三 , 統(tǒng)計分析題 (3分 /題 ) 四 , 計算題 (31分 ) 就是一個單因素完全 隨機設計 ,要求用方差分析幾種實驗處理是否有差異的題目 普通心理學 2020 年 一。概念辨析( 5*3=15) 感應性與感受性 錯覺與幻覺 語言與言語 二。 5*10=15) 1。明確提出: 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 的科學論斷是: A 漢代王充 B 南北朝范縝 C 明代李時珍 D 清代王清任 3。動物出現大腦皮層始于: A 魚類 B 兩棲類 C 爬行類 D 哺乳動物 5。最先把內、外傾向的概念引入人格研究的是: A 榮格 B 格羅斯 C 阿德勒 D 斯普蘭格 7。形狀知覺: A 涉及到無意識推理 B 受到眼睛運動的妨礙 C 涉及到知覺者的主觀構造 D A 和 C : A 置換 B 復原 C 失語 D 整合 10?,F象分析( 5*3=15) 1。醞釀效應 3。簡答 1。注意的生理指標 3。性格評定的常用方法 五。從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興衰史,談心理學的走向。從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遺留問題,談記憶研究的走向。從智力測驗的利弊,談智力理論的走向。概念辨析( 5*3=15) 生理機制與心理機制 注意起伏與注意分散 個性與人格 二?!鹅`魂論》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各種心理現象的著作,其作者是: A 得莫克利特 B 柏拉圖 C 亞里士多德 D 笛卡爾 2。動物大腦兩半球完全分開始于: A 魚類 B 兩棲類 C 爬行類 D 哺乳動物 ,“意識”這個概念通常都是在下列意識的哪一個特征上加以使用的: A 客觀反映性 B 主觀能動性 C 言語知覺性 D 社會歷史制約性 6。萊維特的研究發(fā)現,下列的溝通網絡中 ,溝通速度最慢的是: A 圓形 B 鏈型 C 輪型 D Y 型 8。弗羅姆動機強度公式表明,最可能導致高強度行為動機的主觀期望概率: A 趨于 0 B 在 0。正常情況下,人們產生深度知覺的最重要來源是: A 單眼線索 B 視 軸輻合 C 雙眼視差 D 晶體調節(jié) 11。我們幾乎意識不到的記憶是 A 語義記憶 B 短時記憶 C 情節(jié)記憶 D 感覺記 憶 14。有關系列位置曲線的實驗表明,只影響近因而不影響首位效應的因素是 A 呈現速度 B 單詞頻率 C 單詞關聯性 D 回憶前的插入作業(yè) 17。輕度智能不足的智商范圍是: A 9070 B 7050 C 5025 D 25以下 19??ㄌ貭?16 人格因素測驗( 16PF)屬: A投射測驗 B推理測驗 C客觀測驗 D智力測驗 三。社會促進 2。失控 2 西南師范大學心理學歷年試題 四。類人猿的智能行為表現 2。 3。常用的氣質評定方法 五。 2020 年普通心理學 一。從反映水平看,用以標志人所特有的心理現象的一詞是 A 心理 B 意識 C 自我意識 D 環(huán)境意識 “時距信息的加工機制與其通道效應的實驗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