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使上體略向上后傾斜,保持上體與大腿間角度在 90176。通常情況下,各關節(jié)之間的距離是不能調整的,但每個關節(jié)的角度可以改變。 (2) 最終姿勢與 座椅外形 人體在座椅上坐著時的姿勢,稱為最終姿勢。 H 點是指人體身軀與大腿的連接點,即跨點( Hip Point),它是與損人方便性及坐姿舒適性相關的車內尺寸的基準點。目前,汽車在設計駕駛室時選用的假人模型,一般為 SAE95 分值假人。靜態(tài)舒適性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是依據(jù)人體舒適坐姿的要求和人體測量數(shù)據(jù),合理布置、優(yōu)化設計和充分考慮座椅的結構、尺寸和調整參數(shù),以及駕駛室內各操作按鈕和駕駛員的視野等。人體對 48Hz 頻率范圍的垂直振動以及 12Hz 頻率范圍的水平振動的能量傳遞率最大,其生理響應也最大。當振動激勵頻率接近于人體主要器官的固有頻率時,將引起相應器官的共振而產(chǎn) 生相對位移,從而使人感到不舒適,嚴重時將危害人的身體健康。改善其動態(tài)舒適性相當重要。汽車本身運轉質量的不平衡或者各種沈陽建筑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 2 作業(yè)載荷的波動也會引起汽車的振動。 通過座椅及車輛等部件,可以隔離、緩各、吸收和衰減行駛及作業(yè)中所產(chǎn)生的各種沖擊和振動,最終使傳給乘員身體的振動強度處于人體所能承受振動的舒適性范圍之內。很多文獻研究表明:人體承受長期的全身振動對于腰脊柱和相關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不良影響是持續(xù)增加的,而通常,這對于人體健康的傷害需要數(shù)年才能產(chǎn)生。人體承受全身振動將產(chǎn)生機械的、生理的、病理的和心理的效應。汽車乘員承受的乘坐振動屬于全身振動,是對乘員可能造成嚴重傷害的主要 振動形式。局部振動一般不會給乘員造成傷害,只對操作的精度和準確度有影響。因此座椅的舒適性越來越多的成為廣大工程科技人員研究的對象。 汽車座椅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駕駛員及乘坐人員的身體,減緩路面不平傳給人體的沖擊并衰減由此引起的振動,給駕乘者提供舒適、安全的乘坐環(huán)境,便于駕駛者操作的良好工作條件。安全、舒適、方便是現(xiàn)代汽車座椅設計的最優(yōu)目標。54 謝辭 52 結 論 48 其它因素對舒適性評價的影響分析 48 舒適性影響因素分析 47 數(shù)據(jù)獲取 47 汽車座椅行業(yè)調研 43 座椅安全性設計 42 座椅舒適度的研究方法 40 汽車座椅隔振機構設計 40 座椅舒適度設計指標 40 汽車座椅舒適性設計 37 振動理論 37 汽車座椅振動研究 36 第四章 汽車座椅的隔振 30 負剛度機構實現(xiàn) 29 正負剛度并聯(lián)機構隔振原理 25 本章小結 24 加權加速度評價法 20 座椅腰托的主觀性評價試驗 18 人體脊骨生理結構與座椅腰托裝置 16 汽車座椅舒適性的主觀和客觀評價研究 6 汽車座椅靜態(tài)舒適性 4 汽車座椅動態(tài)模型 4 汽車座椅舒適性研究現(xiàn)狀 2 操作舒適性 1 靜態(tài)舒適性 1 振動舒適性 HPoint。s anthropometric seat structure size, the design for fort seats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ans. Key words: Comfort。基于人機工程學原理和脊柱測量數(shù)據(jù),研究舒適性汽車座椅的結構設計和適合我國人體測量的座椅結構尺寸,為舒適性座椅的 設計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手段。 另外, 正負剛度并聯(lián)彈簧作為一種新型非線性被動控制減振元件,對提高汽車舒適性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 概述了人體承受全身振動的舒適性評價方法,并建立了汽車人 座椅系統(tǒng)的三自由度模型,針對特定汽車的地板輸入譜特性,運用 Matlab 進行仿真研究該模型的動態(tài)特性,合理設計座椅的動力學參數(shù),結合 ISO 2631 對模型進行人體振動舒適性的定量評價。 為解決現(xiàn)代汽車座椅傳統(tǒng)的經(jīng)驗設計方法中對舒適性分析的不足,本文以人機工程學的理論為基礎,結合計算機技術,對汽車座椅的動態(tài)、靜態(tài)舒適性和評價進行了綜合分析和深入研究,為座椅和其它 類似機械的舒適性設計和檢驗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沈陽建筑大學 畢業(yè)論文 畢 業(yè) 論 文 題 目 汽車座椅舒適度研究 系 專業(yè)班級 交通與機械工程 學院 交通運輸 101 班 學 生 姓 名 隋曉丹 性別 女 指 導 教 師 宋小艷 職稱 助教 2020 年 5 月 23 日 摘要 汽車已經(jīng)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安全、舒適、方便是現(xiàn)代汽車設計所追求的最優(yōu)目標。 汽車 座椅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乘員駕乘的安全、舒適和工作效率。研究結果對于提高中 國汽車座椅的設計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并可以廣泛應用于其它座椅的舒適性設計。 將 人體 H點是汽車駕駛室設計的基準點,將坐姿舒適性要求與坐姿角度相結合,建立人體坐姿桿系模型和數(shù)學模型。本文基于正負剛度并聯(lián)相消原理設計了新型汽車座椅彈性元件 ,并建立了其力學及數(shù)學模型進行分析。 關鍵詞 : 舒適性 ; 隔振 ; H點 ; 人機工程 學 Abstract Vehicles are be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people’s daily life. Safety, fort and efficiency are the main objective of directly guarantee the driver’s safety, fort and work efficiency. In order to overe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experiential design method for vehicle seat in fort. Ergonomics theory is used in this thesis, with the help of puter technology, the dynamic, static fort and evaluation index are explor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 seat. In this thesis, some new conceptions about fort design and testing are suggested,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for the design of a vehicle seat. The contents of this study includ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uman body vibration fort under evaluat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 the car seat system for certain three dof model car, the floor input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research this model,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reasonable design of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seat, bined with ISO 2631, the model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body vibration fort. Will human H point is the benchmark, automobile cabin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posture will posture fort is established by bining the human body Angle of model and sitting stem mathematical model. In addition, plus or minus stiffness parallel spring as a new nonlinear passive control to improve vibration isolation ponents, automobile fort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Based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iffness parallel destructively principle designed a new type of car seat elastic ponents, and established its mechanics and mathematical model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ergonomic principles and spinal measurement data, a study of automobile seating fort of structural design and suitable for China39。 Vibration isolation。 Ergonomic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舒適性 8 基于人機工程學的汽車座椅舒適性設計要求 10 合理的體壓分布 10 維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彎曲 12 橫向振動的抵抗能力 14 本章小結 14 第二章 人體承受振動的舒適性評價 16 人體承受振動的分類 19 座椅腰托的客觀性評價試驗 22 人體動態(tài)舒適性評價 24 加速度劑量法 28 第三章 正負剛度并聯(lián)隔振研究 29 正負剛度概念及其載荷變形關系 31 正負剛度彈簧并聯(lián)力學建模與分析 33 本章小結 37 力學模型 38 數(shù)學模型 39 求解方法 39 汽車座椅設計 41 汽車座椅舒適度影響因素 41 汽車座椅舒適性設計的重要性 42 預壓彈簧設計 45 第五章 經(jīng)濟技術分析 49 本章小 結 53 參考文獻 55 附錄一 中文 譯 文 ? ???????????????????????????? ⅰ 附錄二 外文資料原文 ??????????????????????????? ⅱ沈陽建筑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