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于生產現(xiàn)場設備、工具、物料和環(huán)境臟、亂、差現(xiàn)象,有權要求相關班組按要求整改。1積極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其他臨時性工作任務。學習實現(xiàn)新產品質量控制標準的關鍵控制因素和方法。對工人的違規(guī)及野蠻操作,應給予制止,并上報部門主管處理。1執(zhí)行部門主管制定的5S現(xiàn)場檢查整改計劃,確保生產現(xiàn)場干凈、整齊、舒適和合理。按照部門主管制定的取樣要求和方法進行取樣,按規(guī)定對樣品進行處理分析后,正確分類整理保存樣品,并將分析結果記錄在相應臺賬上。成品出庫時,核對發(fā)貨產品批號和合格標志,核對無誤后,在出庫單上簽字。若因領用的前道生產的半成品不良導致品質異常,品管員應及時將異常信息反饋至前道制程,以防前道制程品質問題的延續(xù)發(fā)生。對于來料的品質有一定的認識,并能找出相應的質量缺陷,確保不合格產品不轉下工序,不流轉其他車間。二、工作內容:根據(jù)公司制定的檢驗標準和規(guī)定,實施來料檢驗、過程抽樣檢驗、產品最終檢驗、對不合格產品進行有效控制等任務。管理職能:對生產現(xiàn)場全面質量監(jiān)督檢查。第五篇:品管員崗位職責品管員崗位職責一、概述 崗位名稱:品管員直接上級:質量過程控制主管下屬崗位:班組長、操作工和設備科科長崗位性質:負責生產現(xiàn)場的質量監(jiān)督、檢查、分析、改善和計量管理,控制和預防產品質量問題的發(fā)生。八、積極參與和協(xié)助新產品開發(fā)過程的品質控制,了解和掌握新產品的品質檢驗方法,學習和牢記新產品的品質控制標準和注意事項。六、在檢驗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生產制程異?;蚱焚|不良時,要立即和生產線上的組長溝通解決,特殊情況下有權要求此工位立刻停止生產并向主管反應,等待問題解決后方可繼續(xù)生產。四、生產前,了解當天生產的產品名稱、規(guī)格及數(shù)量,檢查、監(jiān)管生產線開工時,準備生產的產品標準樣板是否齊全和正確,抽查檢驗生產上線物料是否用錯、流轉過來的前道工序生產半成品的品質狀況等。二、熟悉和掌握各型號產品檢驗標準、流程、規(guī)范、注意事項和生產作業(yè)標準等,對來料、過程抽樣、產品終檢和不合格品進行有效地檢驗和控制,并做好相關記錄。質量管理體系發(fā)展史1959 年:美國軍方頒布 MILQ9858A 《質量保證大綱》,是全世界最早的關于質量保證的文件;1979 年:英國頒布國家第一通用標準: BS5750 ;是 ISO9000 的雛形;1986 年 6 月: ISO 正式發(fā)布了 ISO8402 《質量——術語》;質量管理體系發(fā)展史1987 年: ISO9000 : 1987 國際標準;1994 年: ISO9000 : 1994 ;年: QS9000 第一版年: QS9000 第二版年: QS9000 第三版年: ISO/TS16949 第一版2000 年: ISO9001 : 2000 ; 即 2000 年 12 月 15 日發(fā)布2002 年: ISO/TS16949 第二版TC176 簡介“ ISO9000 族”是由 ISO/TC176 制定的國際標準;TC176 即 ISO 中第 176 個技術委員會;TC176 專門負責制定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的標準。1978 年 9 月 1 日,我國以“中國標準化協(xié)會”(CSA)的名義重新進入 ISO。ISO 職能ISO 最高的權力機構是:每年一次的“全體大會”。1947 年 2 月 23 日,ISO 章程得到了 15 個國家標準化組織的承認,ISO 從此宣告正式成立。英文全稱: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標準化組織。裝配圖用來表達機器或部件的 工作原理、各組成部分的相對位置及裝配關系。(4)標題欄、零件序號及明細欄。(2)必要的尺寸。裝配圖 是用來表達機器或部件的圖樣。表達單個零件的圖稱為 零件圖。零件名稱、數(shù)量、材料及必要簽署。確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間隙或過盈 : X= 孔的實際尺寸-軸的實際尺寸 配合: X≥0 間隙 X≤0 過盈 配合 φ 20 φ 20機械制造工藝方法制造機械零件的基本工藝方法 :鑄造、鍛壓、焊接、切削加工等;步驟 :先用鑄造、鍛造、沖壓、焊接等方法制成毛坯,再進行切削加工,然后得到所需的零件。公差大小的理解公差值大就是允許的加工誤差大,加工就容易,零件的成本就低:公差值小就是允許的加工誤差小,精度高,加工困難,零件成本高。公差:允許尺寸的變動量。互換性靠什么保證誤差不可避免 : 由于機床精度、計量器具精度、操作工技術水平及生產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零件的加工誤差(尺寸誤差、形狀誤差、位置誤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是不可避免的。、校準結果通常是發(fā)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檢定結果合格的發(fā)檢定證書,不合格的發(fā)不合格通知書。、校準的依據(jù)是校準規(guī)范、校準方法,可作統(tǒng)一規(guī)定也可自行制定;檢定的依據(jù)是檢定規(guī)程。、計量器具必須實行定點、定周期檢定;校準和檢定的主要區(qū)別、校準不具法制性,是企業(yè)自愿溯源行為;檢定具有法制性,屬于計量管理范疇的執(zhí)法行為。說明:、檢定具有法制性;、檢定的依據(jù)是按法定程序審批公布的計量檢定規(guī)程,企業(yè)無權制定檢定規(guī)程;、檢定的結果必須作出合格與否的結論,并出具證書或加蓋印記。2 3 要求線 L2 使用要求 L1 1 2 偏離許可 準定義:在規(guī)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所指示的量值,或實物量具或標準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測量標準所復現(xiàn)的相應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o o 2 3 要求線 L2 使用要求 L1 2 3 返修的概念53.■ 雖是不合格品,但卻能夠滿足使用要求,考慮到經濟上的原因,允許使用或放行到下一工序,叫做讓步?!?對于不合格品或 采取措施,使其越過要求線 L2,變到,就成為了合格品,叫返工。降級或改做它用。返修。 167。 167。記錄評審隔離處置不合格品處置的方法 o 167。 167。 167。對采取措施的結果進行驗證。做好產品狀態(tài)的標識。 o o o o o o o : 只有質量計劃中規(guī)定的所有檢驗項目都完成且合格之后 , 產品才能轉序或入出貨檢驗(OQC)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主要職責 :按質量策劃的結果(如質量計劃、出貨檢驗指導書)實施檢驗。對生產線提交的成品進行外觀、功能、包裝等方面抽樣檢驗;做好記錄、貼上狀態(tài)標識、隔離并保存好檢驗結果。不制造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統(tǒng)計和控制、跟蹤。負責所有工序在制品檢驗;關鍵、特殊工序的控制、監(jiān)督;做好記錄并保存好檢驗結果。 o o o o o o o o o o oIQC : Ining Quality Control 主要職責 : ◆ 按質量策劃的結果(如質量計劃、進貨檢驗指導書、國家或行業(yè)標準等)實施檢驗。做好產品狀態(tài)的標識。、缺 陷:未滿足與預期或規(guī)定用途有關的要求。抽樣檢驗風險性36.、合 格:滿足要求?!?抽樣檢驗是利用樣本進行的檢驗 , 所抽取的樣本只占批中的一小部分 , 樣本的o o o 質量特性結果只能相對地反映整批產品的質量◆ 不能把樣本的不合格率與整批產品的不合格率等同起來。抽樣檢驗抽樣檢驗適用于:◇ 檢驗是破壞性的;◇ 被檢對象是連續(xù)批 o o o 167。 167。 167。 167。 167。四不放松原則不放松每一個班次;小時;不放松每一道工序;問題;現(xiàn)場質量管理三大基石 記 錄檢驗的分類、按 檢驗數(shù)量 分:全數(shù)檢驗、抽樣檢驗;、按 流程 分:進貨檢驗、過程檢驗、最終檢驗、出貨檢驗;、按 判別方法 分:計數(shù)檢驗、計量檢驗;、按 產品檢驗后是否可供使用 來分:破壞性檢驗、非破壞性檢驗。三、不落實改進的措施不放過。二、不查清責任者不放過。質量檢驗必備條件第一:檢驗人員第二: 備第三:檢測手段第四: 準第五:管理制度檢驗的基本職能、把關職能;、能;、報告職能;、能;質量檢驗的“三性”公正性科學性 o o o o o o o o o o三不放過原則一、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過。根據(jù)比較結果,判定被檢產品是否合格,或一批產品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第四步 : 處理。把度量結果與質量標準進行對比,確定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測量與測試,可借助一般量具,或使用機械、電子測量儀器。檢驗主管的職責檢驗步驟 常用的判定標準如:國家或行業(yè)標準檢驗規(guī)范(質量計劃、作業(yè)指導書等)技術評定(限度樣本、圖片等)o o o質量標準。 167。167。 167。浪費時間、人力、物資,這是不必要的代價。四項基本原則:克勞士比:四項基本原則原則一:什么是質量? o o o o oo o o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原則二:質量是怎樣產生的?預防產生質量,;原則三:什么是工作標準?工作標準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原則四:怎樣衡量質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