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第4講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四川省1.實驗室制取(1)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①常溫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熱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06-08 22:45
【摘要】遼寧省化學第4講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1.實驗室制取(1)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①常溫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加熱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步驟及注意
2025-06-09 12:03
【摘要】化學第2講走進化學實驗室四川省1.原則(1)“三不”原則①不能___________藥品。②不能_________藥品的味道。③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去聞藥品的氣味(特別是氣體藥品)。(2)節(jié)約原則嚴格按照實驗規(guī)定的用量取用藥品。如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按
2025-06-08 22:59
【摘要】化學第7講水四川省1.水資源的分布:地球表面約_________被水覆蓋。淡水只約占全球水儲量的_________,可利用的只約占其中的____________。2.水資源的短缺:(1)可利用的淡水少;(2)人類生活、生產(chǎn)的用水量不斷增加;(3)水體__________嚴重。71%%%污染
2025-06-10 12:48
【摘要】化學第6講元素四川省1.定義: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即__________)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元素和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元素原子不同點________(即__________)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聯(lián)系
2025-06-08 22:50
【摘要】化學第3講空氣四川省1.對空氣組成的研究(1)法國化學家__________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主要由_____和_______組成的結論,其中__________大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2)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見實驗突破)。拉瓦錫N2O2O278%硝酸和氮肥保護氣21%
【摘要】化學第27講專題五實驗探究四川省一、題型簡介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此類專題通常利用化學的基本知識和實驗基本技能,以實驗為載體設計化學問題,重點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等能力的筆試試題。題型多樣,涉及選擇、填空、簡答、信息、計算等多種題型,全面考查各種能力。二、方法指導1.根據(jù)實
2025-06-08 22:58
【摘要】化學第22講化學與生活四川省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1.營養(yǎng)物質:人類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yǎng)物質有蛋白質、、、、水和六大類。2.營養(yǎng)素的作用及食物來源1.人體內含量超過
【摘要】化學第21講化學肥料四川省1.氮肥:促進植物的生長,使植株枝葉茂盛。2.磷肥:促進植物,增強植物____和____能力。3.鉀肥:促進植物____,增強抗和抗____能力。
【摘要】化學第19講中和反應四川省酸堿指示劑只能測量溶液的,卻無法衡量酸、堿性的強弱程度。酸堿度表示溶液酸性或堿性強弱的程度,常用____表示,可以用測量。1.溶液的酸堿度與pH的關系。pH____7,溶液顯酸性;pH越小,酸性越____。pH___
【摘要】化學第17講溶液的濃度四川省1.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概念:之比。2.溶質質量分數(shù)=×100%。3.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質的質量與溶
【摘要】化學第28講專題六化學計算四川省一、根據(jù)化學式(化合物AaBb為例)的相關計算1.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A的相對原子質量×a+B的相對原子質量×b2.A、B元素質量比=(A的相對原子質量×a)∶(B的相對原子質量
【摘要】化學第20講生活中常見的鹽四川省一般由和組成的化合物通稱為鹽。根據(jù)陽離子不同,鹽可分為鈉鹽、鉀鹽、鎂鹽等;根據(jù)陰離子不同,鹽可分為、、、
2025-06-08 22:49
【摘要】化學第18講常見的酸和堿四川省1.概念:酸堿指示劑是指跟起作用而顯示不同____的物質。2.指示劑在酸、堿溶液中的顏色酸或堿的溶液顏色1.鹽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質:鹽酸可用于制化工產(chǎn)品、除銹、胃液中幫助消化等;硫酸可用于化
【摘要】化學第5講分子、原子和離子四川省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質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2.分子的基本性質(1)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__________。(2)分子間有間隔,且分子間的間隔受熱________,遇冷________,氣態(tài)物質分子間的間隔_________。(3)分子在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