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節(jié)名詞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某事的機會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其他東西。大學中的某些運動員知道自己上大學的機會成本很大,因為如果他們退學而去打職業(yè)比賽的話,能賺幾百萬元。在制定決策時,決策者應該意識到每個可行方案的機會成本。對于絕大部分學生來說,因上學而放棄的工作收入是教育的最大單項成本。其次,這種算法漏掉了上大學的最大成本——你的時間成本。即使你退學,你仍然需要睡和吃。你的這種計算方法存在兩個問題。但上大學的成本是什么?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你也許會將你花掉的學費、書本費、住宿膳食費等費用加在一起。例如上大學的決策。原理2:某事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其他東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由于人們面對著權衡取舍,在做決策時必須比較所有可行方案的成本和收益。本節(jié)名詞效率(efficiency):社會從它的稀缺資源中獲得它能得到的最大收益。但是,只有人們了解他們有哪些選擇時,才有可能制定更好的決策。社會不應該僅因為環(huán)境管制降低了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停止保護環(huán)境。然而,人們面臨權衡取舍的這個事實本身,并沒告訴我們他們將會或應該做出什么樣的決策。當政府將收入從富人那里再分配給窮人時,這種政策減少了努力工作的回報;結果,人們工作得更少,商品和服務生產量減少。例如,很多政策的目標是使經濟財富分配更公平:其中的一些政策例如福利體系或失業(yè)保險的目的,是幫助最需要幫助的社會成員;另外一些政策例如個人所得稅,要求財務成功人士比其他人繳納更高的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