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謝辭要寫得感情誠懇,言語得體,不要過。 謝辭。 指出進一步研究的方向。畢業(yè)論文的結(jié)論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幾項內(nèi)容: 提出論證結(jié)果??傊巡牧虾陀^點緊緊地糅臺在一起,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為表現(xiàn)文章的中心服務(wù)。為了避免雷同,應(yīng)該有所變化。從總體上說,材料應(yīng)按照各自所要證明的觀點來安排,即把所有的材料分別劃歸到各個小觀點之下,隨著觀點間邏輯關(guān)系及排列順序的明確,材料自然也各得其位了。 為了避免由于內(nèi)容過多而使條理不清,寫作正文時,常在各個層次之前加一些外在的標志,這些外在標志的主要形式有小標題、序碼、小標題與序碼相結(jié)合及空行等幾種。采用混合式結(jié)構(gòu),又有兩種形式:一是在并列的過程中,在每一個并列的面上,又展開遞進(并列中的遞進);一是在遞進的過程中,在每一個遞進層次上,又展開并列(遞進中的并列)。 C.混合式結(jié)構(gòu) 也稱并列遞進式結(jié)構(gòu)或縱橫交叉式結(jié)構(gòu)。 B.遞進式結(jié)構(gòu) 又稱推進式結(jié)樹或縱式結(jié)構(gòu)。 A.并列式結(jié)構(gòu) 又稱平列式結(jié)構(gòu)或橫式結(jié)構(gòu)。 二、結(jié)論嚴謹,條理清楚 正文的篇幅長,容量大,層次較多,頭緒紛繁,如果不按一定的次序來安排文章內(nèi)容,就會層次不清,結(jié)構(gòu)混亂,大大降低表達的效果。 (1)直接反駁,就是運用論據(jù)或推理,直接證明敵論點是錯誤的方法。駁論可分為駁論點、駁論據(jù)和駁論證三種。從文章的整體來看,完整的論證過程也就是歸納、演繹或類比推理的過程;從文章局部來看,在各個論證環(huán)節(jié)中,也可采用這些推理形式。 4)推理論證,推理就是從一個或幾個已知的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過程。通過對所論事物或事理的分析、透視,發(fā)掘出其中蘊含的道理和規(guī)律來,從而很好地證明論點。 采用引證法,所引用的言論要忠實于作者原意,不能斷章取義;引語要準確無誤,最好注明出處;引語要簡潔,避免大段引用、喧賓奪主;對引語要作一些闡發(fā)說明,不要引完即簡單下結(jié)論。 (2)引證法,引用經(jīng)典作家的言論,權(quán)威人士的觀點、理論,或科學上的公理、定律,還有其他格言、諺語、名言、警句等來證明自己觀點的論證方法,也稱“事理論證”。 正文部分的要求,一是論證充分,說服力強;二是結(jié)構(gòu)嚴謹,條理清楚;三是觀點和材料相統(tǒng)一。 A.立論 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證明它的正確性,從而把論點確立起來的過程就叫立論,也叫做證明;常用的證明方法有: (1)例證法,這是一種用事實作為論據(jù),舉例說明的論證方法,就是常說的“擺事實”。論證就是要用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正確性或證明敵對論點錯誤性的過程和方法。作者要千方百計地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可信的。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部分,是分析問題、論證觀點的主要部分,也是最能顯示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學術(shù)水平的重要部分 一篇論文質(zhì)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正文部分寫得怎樣。 3.關(guān)鍵詞 關(guān)鍵詞:又稱主題詞,是為了文獻檢索的需要,從論文中選出的最能代表論文中心內(nèi)容特征的名詞和術(shù)語。一開頭要像放鞭炮,驟然而響,使人為之一震。 第三,摘要要簡潔、有力。開頭要讓讀者對文章產(chǎn)生良好的初始印象,發(fā)生閱讀的興趣。議論性文章通常要求開門見山,一開頭就能讓讀者接觸到文章的中心,了解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是什么,而不能“下筆干言,離題萬里”,帶著讀者在文章中心以外盡繞圈子,使讀者如墮入五里霧中。摘要的不同寫法使畢業(yè)論文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風貌,避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感覺。序論先釋題,闡釋題目中和文中出現(xiàn)的基本概念。例如,本文試就……談一些看法。 (4)提示范圍式。 (3)出示觀點式。一開頭就提出問題,或在簡要交代寫作背景之后隨即提出本文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本文就……方面的問題,談點粗淺的看法。摘要的寫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交代式。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勝,賞心悅目,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三要新穎。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過長了容易使人產(chǎn)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總體評價。 對于標題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要明確。 (2)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nèi)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 ⑤用形象化的語句。文章研究對象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面較寬。 ④用判斷句式。 ③交代內(nèi)容范圍。這類標題用設(shè)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nèi)容,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zhuǎn),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于讀者把握全文內(nèi)容的核心。常見的寫法有: ①揭示課題的實質(zhì)。畢業(yè)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標題、摘要,關(guān)鍵詞,正文,結(jié)論及參考書目 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安挥矊憽保坏扔诓荒茉賹?。這時候,應(yīng)該明智地停下來,細心地分析寫不出的原因,回顧寫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 “寫不出”,正好暴露出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不一定是壞事。 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 其實,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無關(guān)大局。有的人寫文章喜歡咬文嚼字,邊寫邊琢磨詞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來查半天字典。 一氣呵成,不重“小節(jié)” 在動筆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下筆之后,則要堅持不懈地一口氣寫下去,務(wù)必在最短時間內(nèi)拿出初稿。第五,安排好寫作時間、地點。在動筆之前先把它想好,如全文分幾部分,各有哪些層次,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哪里該詳,哪里該略,從頭至尾都應(yīng)有個大致的設(shè)想。第三,確定格局。其次,是理清思路。主題是文章的統(tǒng)帥,動筆之前必須想得到十分清楚。 起草初稿應(yīng)注意些什么問題呢? 周密思考,慎重落筆 畢業(yè)論文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在正式動筆之前,要對文章進行通盤思考,檢查一下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緒。初稿雖然只是文章的一個坯子,但卻是下步進行加工的基礎(chǔ)。 (五)論文起草 起草初稿是寫文章最重要的步驟,是按照設(shè)計“藍圖”進行“施工”的階段,是以文字形式實現(xiàn)作者構(gòu)思的過程。 安排結(jié)構(gòu)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圍繞主題安排結(jié)構(gòu);(二)要有明確、清楚的層次;(三)要完整、自然、嚴密。結(jié)構(gòu)是文章的骨架。 第三,要有獨到的見解。第二,反映客觀事物本質(zhì)。 論文立意,要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符合現(xiàn)實需要。主題在文章中處于核心地位,是文章的“靈魂”和“統(tǒng)帥”。要著重搜集第一手材料,對第二手材料要查明出處、核對原著。材料靠自己去搜集。第二來自書本,包括各種文獻資料、報刊雜志等。豐富多采的生活實踐是文章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翱赵掃B篇,言之無物”。 論文參考題目: 1/商務(wù)英語在中國加入WTO后的新趨勢... 2/中英文在生活習語中的差異 3/論英漢翻譯中的外來詞譯法 4/幼兒英語的愉快教學 5/中英文化的背景差異 6/習語的翻譯 7/色彩文化中西語義比較 8/英漢語音比較 001 國別文學研究和地域文學研究 (如:英國文學、美國文學、澳大利亞文學、加拿大文學、新西蘭文學/西方文學、大洋洲文學等)002 文學流派研究 (如: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自然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存在主義,黑色幽默,意識流,女性主義文學等)003 作家研究和文本分析 (如:,海明威研究,狄更斯研究,論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等)004 中外比較文學研究 (如:)005 語言學研究 (如:語言研究,文字研究,詞匯研究,短語和句子研究,語篇研究,語言與文化等)006 語言教學研究 (如:語言研究與語言習慣,教學方法和技巧研究,教材分析和評估研究,測試與評估研究,課堂教學管理研究,教育技術(shù)的使用與開展研究)007 翻譯學理論研究008 翻譯方法個案研究 (如:“從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一個干凈、的地方看簡潔句的翻譯”)009 中外翻譯比較010 文化與外語學習011 中西方文化比較012 地域文化研究 (如:“美國60年代的搖滾學社會的晴雨表”)013 國外教學法研究014 教學方法和技巧研究 (如:語法教學就一定枯燥無味嗎? 交際教學法和學習效果的探討研究)015 教學管理研究016 學生個體差異研究 (如:不同性格的學生的口語能力有何不同?)017 其他 (如:國際關(guān)系類論文等)(二)搜集論文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寫文章不能沒有材料。 追溯驗證的選題方法,是以主觀的“擬想”為出發(fā)點,沿著一定方向?qū)σ延醒芯砍晒讲骄o跟,一追到底,從中獲得“一己之見”的方法。在閱讀文獻資料或調(diào)查研究中,有時會突然產(chǎn)生一些思想火花,盡管這種想法很簡單、很朦朧,也未成型,但干萬不可輕易放棄。如果自己的想法與別人完全一樣,就應(yīng)馬上改變“擬想”,再作考慮;如果自己的想法只是部分的與別人的研究成果重復,就應(yīng)再縮小范圍,在非重復方面深入研究。 ②如果自己的“擬想”雖然別人還沒有談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夠的理由來加以論證,考慮到寫作時間的限制,那就應(yīng)該中止,再作重新構(gòu)思。追溯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①看自己的“擬想”是否對別人的觀點有補充作用,自己的“擬想”別人沒有論及或者論及得較少。這種選題方法必須先有一定的想法,即根據(jù)自己平素的積累,初步確定準備研究的方向、題目或選題范圍。把這種想法及時捕捉住,再作進一步的思考,選題的目標也就會漸漸明確起來。 第三步,將自己在研究中的體會與資料分別加以比較,找出哪些體會在資料中沒有或部分沒有;哪些體會雖然資料已有,但自己對此有不同看法;哪些體會和資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體會是在資料基礎(chǔ)上的深化和發(fā)揮等等。當然,手抄筆錄并不等于有言必錄,有文必錄,而是要做細心的選擇,有目的、有重點地摘錄,當詳則詳,當略則略,一些相同的或類似的觀點和材料則不必重復摘錄,只需記下資料來源及頁碼就行,以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瀏覽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廣泛地瀏覽資料。而應(yīng)冷靜地、客觀地對所有資料作認真的分析思考。這就需要對收集到的材料作全面的閱讀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觀點的都應(yīng)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資料,有了一點看法,就到此為止,急于動筆。瀏覽,一般是在資料占有達到一定數(shù)量時集中一段時間進行,這樣便于對資料作集中的比較和鑒別。下面介紹兩種常見的選題方法。大學生應(yīng)根據(jù)自己的志趣和愛好,盡快從上述兩大類中確定一個方向。 選題的具體方法 盡快確定畢業(yè)論文的選題方向 在畢業(yè)論文工作布置后,每個人都應(yīng)遵循選題的基本原則,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把選題的方向確定下來。學畢業(yè)生在選擇畢業(yè)論文題目時,必須考慮自己的主、客觀條件,量力而行。第二條是可行原則選題時要充分考慮主客觀條件。論文價值有理論價值和應(yīng)用價值之分,選題時,要把應(yīng)用價值擺在首位。否則,就可能走許多彎路,費許多周折,甚至南轅北轍,難以到達目的地。能否選擇恰當?shù)念}目,對于整篇畢業(yè)論文寫作是否順利,關(guān)系極大。例如:Flaubert, Gustave,M adame Bovary. Trans. Gerard Hopkins.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Company, lne., 1959.2. 文章例如:①BursillHall, G. L. “Levels analysis: J. R. Firth’ s theories of linguistic analysis I.” The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Linguistic Association 6, no. 2 (1960) : 124 135.②在百科全書、詞典中:“Drama Stories on the Stage, ”Compton’ s Pictured Encyclopedia. (1967) , IV , 169 192.3. 報紙例如: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7, 1972, Sec. 4, P. 3.附: 論文提綱和參考書目示例:Effect of in struction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Ⅰ. Introduction——“Does instruction promote second language leaning?”Ⅱ. Developmental Sequence/accuracy order——It investigatesw hether instruction enables learners to acquire a devlopmental feature,whichmay or may not interfere with the natural process of acquisition.——Early morpheme studies support Chomsky’s “Universal principles” “Innate abiliry” and Krashen’s natural order.——There are constraints on the effect that instruction has on the accuracy order of acquisition.Ⅲ. Acquisition Processes——Comparative morpheme and syntax studies in obligatory contexts.——Mixed results ( instruction is not influential influential mixed results).Ⅳ. Rate of acquisition——Two arguments:——Instruction has no effect on the acquisition of linguistic rules. Some studies claim that L 2acquisition involves certain natural oredr 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