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赤壁賦蘇軾[譯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氏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贊美)明月的詩句,吟唱婉轉優(yōu)美的樂曲。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后升起,盤桓在斗宿與牛宿之間。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聽任小船飄流到各處,凌于蒼茫的萬頃江面之上。乘著輕風(在江面上)無
2025-08-03 07:12
【總結】課文中出現的通假字(150個)和古今異義詞1.案:通“按”,察看例如:召有司案圖。(《廉頗藺相如列傳》)2.頒:通“斑”例如: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3.板:通“版”例如: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活板》)4.倍:通“背”,違背
2025-08-02 22:40
【總結】第一篇: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匯總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匯總1.項為之強 (jiāng)通“僵”《童趣》僵硬2.不亦說乎 (yua)通“悅”《〈論語〉十則》高興3.誨女知之乎 (rǔ)同“汝”《〈論語〉...
2024-11-09 01:27
【總結】第一篇: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匯總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匯總,這份資料必須收藏! :同“按”,審察,察看。動詞?!罢儆兴景笀D,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通“?!保?。形容詞?!傲T夫贏老易子而咬其骨?!? ...
2024-10-25 14:01
【總結】文言文部分(字詞句)梳理一、文言文字詞。1、通假字(例)肇錫余以嘉名(同“賜”)扈江離與辟芷兮(同“僻”)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幾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過,僅僅;同“又”)斂貲財以送其行(同“資”)亦曷故哉(同“何”,疑問代詞)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同“矣”,
2025-03-23 06:04
【總結】初中語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識一般中考考綱文言文閱讀部分對通假字的考查要求及中考文言文通假字解題策略如下:通假就是二字通用,或用這個字借用那個字的意思。由于通假現象都是因為發(fā)音相同或相近引起的,所以聲音上沒有某種聯系是不能通假的(由于古今語音的變化,少數通假字讀音已完全不同),通假字不能用通假后的那個字的意義來理解和發(fā)音,而要用被代替的正字的含義來理解和發(fā)音。在閱讀文言文時,假如遇到某
2025-08-03 01:09
【總結】星火教育一對多輔導教案學生姓名性別年級學科語文授課教師上課時間年月日第()次課共()次課課時:課時教學課題文言文實詞教學目標1、掌握古漢語中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現象。2、學會通過歸
2025-08-04 00:28
【總結】第一篇:初中新課標文言文通假字、古今異義詞一覽 初中新課標文言文通假字一覽 1、項為之強“強”(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說乎“說”(yua)通“悅”《〈論語〉十則》 3、誨女知之...
2024-10-24 21:26
【總結】第一篇:赤壁賦翻譯以及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等 赤壁賦蘇軾 [譯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氏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贊美)明月的詩句,...
2024-11-16 23:23
【總結】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初中語文文言文通假字匯總 七年級(上冊) 1、項為之強強(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說乎說(yu)通悅《〈論語〉十則》 3、誨女知之乎女(rǔ)...
2025-04-15 01:12
【總結】文言文閱讀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文言文閱讀2022年福建省《考試說明》要求考生能夠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此考點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理解”,實質上就是依據上下文(語境)來判斷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俺R姟?所考查的文言實詞大部分出
2025-06-21 08:29
【總結】第一篇:古代漢語《越王勾踐世家》選段-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總結 其后四年,越復伐吳。吳士民罷弊,輕銳盡死于齊、晉。而越大破吳,因而留圍之三年,吳師敗,越遂復棲吳王于姑蘇之山。吳王使公...
2024-10-24 21:22
【總結】 2021高三語文二輪復習基礎訓練 通假字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馮”同“________”,__________ (2)山川相繆 “繆”同“________”,_________...
2025-04-05 05:44
【總結】與朱元思書一通假字蟬則千轉不窮:“轉”通“囀”,鳥叫聲。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二古今異義①許:古義表示約數,一百許里;今義為應允,或者,可能。②戾:至,到達,鳶飛戾天者;今表罪過,乖張。③經綸:籌劃,治理,經綸世務者;今指政治規(guī)律,如“滿腹經綸”。三一詞多義①絕:獨一無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停,斷,猿則百叫無絕。②上:向上,負
2025-04-06 06:20
【總結】第一篇:山中與裴秀才迪書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一、詞類活用 活用類型 課文例句 解釋名作動 與山僧飯訖而去 吃飯。名作狀 北涉玄灞 向北。夜登華...
2024-10-24 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