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掌握數列求和的幾種常見方法.?【命題預測】?數列的求和在近幾年高考中,填空題與解答題都有出現,重點以容易題和中檔題為主,基本知識以客觀題出現,綜合知識則多以解答題體現,主要是探索型和綜合型題目.復習時,要具有針對性地訓練,并以“注重數學思想方法、強化運算能力、重點知識重點訓練”的角度做好充分準備.第
2025-01-07 07:27
【總結】高三第一輪復習《必修五第二章數列》?第一節(jié)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法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讓學生獨立完成包括例題在內的題目,教師在于對方法和規(guī)律的總結,在于引導。知識點考試大綱說明考情分析數列的概念和簡單表示種簡單的表示方法(列表、圖象、通項公式)
2024-08-16 10:50
【總結】“數列通項公式及數列求和”課例一、設計理念首先通過解剖導學案,讓學生經歷知識網絡的自主構建,然后在匯報和例題解法展示活動中進行知識網絡的完善和思想、方法的總結提升,以導學案為載體、立足過程、增強解決數列綜合題的能力。二、教材分析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數列是高中數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列是函數概念的繼續(xù)和延伸,幾乎每年高考試卷中都會出現一道數列綜合題,且這一部分內容與函數、幾何
2025-04-17 01:43
【總結】數列知識點及方法歸納1.等差數列的定義與性質定義:(為常數),等差中項:成等差數列前項和性質:是等差數列(1)若,則(2)數列仍為等差數列,仍為等差數列,公差為;(3)若三個成等差數列,可設為(4)若是等差數列,且前項和分別為,則(5)為等差數列(為常數,是關于的常數項為0的二次函數)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數的最值;或者求出中的正、負分界項,即:當,解
2024-08-14 09:35
【總結】一般數列的求和471031022222()nnN???????引例求和:答案:42(81)7n??數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方法Ⅰ公式法求和dnnnaaanSnn2)1(2)(111??????、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
2024-11-12 03:04
【總結】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與求和典例分析【例1】在等比數列中,,,則它的公比_______,前項和_______.【例2】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且,則.【例3】設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A. B. C. D.【例4】設是公比為的等比數列,,令,若
2024-08-03 06:33
【總結】數列通項的求法數列是高中代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的銜接點,因而在歷年的高考試題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在這類問題中,求數列的通項往往是解題的突破口、關鍵點。一、觀察法?觀察法就是觀察數列特征,橫向看各項之間的結構,縱向看各項與項數n的內在聯系。?適用于一些較簡單、特殊的數列。例1寫出下列數列的一
2025-01-08 14:05
【總結】第四節(jié)數列的通項基礎梳理:如果數列{an}的________________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那么這個公式叫做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第n項與它的序號n2.數列的遞推公式:如果已知數列{an}的首項(或者前幾項),且任意一項an與an-1(或其前面的項)之間的關系可以______________,那么
2024-11-09 08:08
【總結】?要點·疑點·考點?課前熱身?能力·思維·方法?延伸·拓展?誤解分析第2課時等差、等比數列的通項及求和公式要點·疑點·考點(比)數列中,Sn,S2n-Sn,S3n-S2n,…,Skn-S
2024-08-25 01:47
【總結】數列的通項與求和二輪專題復習(文科)一、真題回訪回訪1 an與Sn的關系1.(2014·全國卷Ⅱ)數列{an}滿足an+1=,a8=2,則a1=________.回訪2 數列求和2.(2012·全國卷)數列{an}滿足an+1+(-1)nan=2n-1,{an}的前60項和為( )A.3690 660845 8303.
2025-03-25 02:52
2024-11-12 18:12
【總結】專題:數列的通項求通項的常見問題:1、特殊數列的通項2、構造特殊數列,間接求通項3、由Sn求an4、由遞推關系求an已知數列{an}中,a1=2。(1)求證:數列是等差數列。(2)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夯仡櫋?/span>
2024-11-09 13:17
【總結】數列的通項公式與求和練習1練習2練習3練習4練習5練習6練習7練習8等比數列的前項和Sn=2n-1,則練習9
2025-06-19 23:52
【總結】等比、差數列前n項和的性質{an}為等比數列,Sn為其前n項和,則SK,S2K-SK,S3K-S2K,···仍構成等比數列,且有(S2K-SK)2=SK·(S3K-S2K)例{an}中,S10=10,S20=30,求S30.例{an}中,S10=10,S20=30,求S30.{an}為等差
2025-04-30 18:12
【總結】數列通項公式①有的數列沒有通項公式②有的數列有多個通項公式一、觀察法(即猜想法,不完全歸納法)例:數列9,99,999,9999,…例:求數列3,5,9,17,33,…注意:用不完全歸納法,只從數列的有限項來歸納數列所有項的通項公式是不一定可靠的,如2,4,8,
2024-11-09 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