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肢體語言相結合,讓學生全身活動,手腦并用,即加深了記憶,又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重視雙向交流,中西方文化知識的滲透,在教學內容中選編了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中西方文化知識。以學生為中心,設置場景,表演對話。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篇4:小學三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一、新課標對本冊教材的要求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fā)展需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四五年級學生基本掌握一定的英語日常用語,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因此對他們而言,英語基礎知識需要繼續(xù)深入的滲透,把重點放到聽、說、讀、寫的要求上。篇6:小學三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一.學情分析三年級有兩個班,這些學生因初步接觸英語,對它有些陌生也有些好奇,學生中大部分的人都積極主動的學習英語,但學習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三.教學目標三年級英語上冊教材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激發(fā)起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樹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基礎,幫助他們具備初步的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七、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Unit1Hello單元教學目標與要求:能聽懂,會說Hello./’m?.What’syourname?Myname’s?.并能在實際情景中進行運用。三個單詞中的字母a都含有相同的音[?],提示學生找共同點,使學生簡單了解一些語音知識。三、教學措施:,學習《新標準英語》教材,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掌握課堂內容。著重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yǎng)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fā)展的空間;注重中小學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每單元須六課時左右,約40課時。能完成 8 個自我評價活動。,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所以,在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始終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通過大量地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地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地基礎,并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39。,加強學科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Unit4Weloveanimals教學重點:學習表達Ihavea?(我有??)。六、實施方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設計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物,在學中學會交際。采用循環(huán)式編排方法,較好地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擴展、點面結合、不斷復現”的原則。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3 歌曲與歌謠教學。(二)教學重、難點能掌握26格外字母的正確書寫方法和格式。教師可自由地選擇并靈活地布置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印象會特別深。四、教學措施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形成學習對話的良好氛圍。每個單元的話題都是圍繞學生日常生活展開,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語言的交際功能,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全部動作反應法”讓學生在有節(jié)奏的說唱中體驗語言。讓學生在比中學,猜中學,玩中學,唱、跳中學。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6 重視靈活擴展運用有效的編排形式,使教師充分發(fā)揮特長,使學生能夠各得其所。教師可自由地選擇并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四、教學目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和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他們聰明活潑、勤奮好學,這些學生基本上都未曾接觸過英語,他們對英語感到好奇,對英語都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教材重點難點:教材重點:1、能聽、說、讀、寫英語字母AaZz。)這樣,通過不斷再現,學生在無意識中便牢固地記住了字母順序。在詞匯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A、巧用實物和卡片巧用實物和卡片意義在于不是單純地利用實物和卡片進行反復領讀、跟讀練習,而提倡巧用,即利用游戲形式使用實物和卡片。上好導言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開端至關重要。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對新學科的誘惑與困惑三年級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英語這一學科,由于英語是一種全新的語言,加上社會與家庭的渲染與影響,學生對這新的課程充滿了好奇,想了解英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注重中小學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 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本冊教材分為六個單元,兩個復習單元。這也是學生從對英語的無知向求知發(fā)展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Wele to English”一圖展開導言課。B、融詞匯教學于會話教學中力求做到在復習已學語言過程中學習新詞,用舊詞練習新語言,努力使會話與詞匯相輔相成,教師在詞匯教學中除了可以使用教學用書中所羅列的游戲之外,(注:教師用書在每單元的結尾處都安排有供教師選擇的游戲類活動)應該創(chuàng)優(yōu)性地設計交際性游戲,大膽設計深受學生喜愛的課堂交際性游戲。新舊教材一對比,新教材在語音教學方面的科學性可見一斑。2、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規(guī)范、整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guī)范、正確地書寫。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fā)展的空間。二、教材分析本冊是小學開設英語的第一學年第一學期使用,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全書配有彩色卡通式插圖,設計新穎活潑,生動有趣。7 實現整體設計運用整體系統(tǒng)的合理編排力求達到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自然銜接,以確保各階段的順利過渡。四、主要針對性的措施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形成學習對話的良好氛圍。如:藏卡片、快看快說、快聽快指等。貫穿“學會學習”的主題,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的能力。通過復習與新授對話內容有聯(lián)系的已學過的對話,為新對話教學作好輔墊,并可以以此導入新對話教學。注重在教學中,運用手勢。由于課時量的缺乏,上個學期未能教完所有的課程,因此,對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布置如下:內容布置:Unit 1 Wele back to schoolUnit 2 My familyUnit 3 How many?Recycle 1Unit 4 Do you like pears?Unit 5 Where is my ruler?Unit 6 At the zooRecycle 2總目標要求:1)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2)能聽說、認讀(包括動物、食品、數字、同學、家庭成員、數字等6個話題)的單詞,并能簡單的運用;3)能聽、做、演游戲;4)能聽、做TPR活動;5)能學會書中的小制作;6)能唱書本里的英文歌曲;7)能聽、說、唱書中的歌謠;8)能完成8個形成性評價活動;9)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10)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fā)音正確。在每節(jié)課中滲透,靈活運用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唱演結合,培養(yǎng)藝術素質。能在情景中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四會句子。在安排詞語和語法項目時采用了“早滲透”和“重積累”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學生多說多練。常見的動物單monkey,rabbit,panda,cat,dog。,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交流活動。二、教材分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供三年級起使用。五、教學進度表20xx學年第一學期三年級上冊英語進度表周次日期教材內容課時1始業(yè)教育、學生注冊、教師自主選課2Unit133Unit234Unit235Unit236Unit237Unit338Unit339Recycle1310Recycle1311Unit4312Unit4313Unit5314Unit5315Unit6316Unit6317Recycle2318—Recycle23